隆吐山戰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隆吐山戰役
英國侵藏戰爭的一部分

英國繪製的錫金遠征態勢
日期1888年3月20日-10月
地點
扎魯英語Dzuluk(Dzuluk, Zuluk),
隆吐山(Lintu, Lungthung),
納塘英語Gnathong(Gnathong, Nathong Vally)
結果 英軍獲勝
參戰方

 英國

 清朝

指揮官與領導者
托馬斯·格拉漢姆上校(戰役期間升任准將) 清朝 駐藏大臣文碩
噶倫伊喜洛布旺曲
隆吐山
Lungthung
Lintu
隆吐山在Sikkim的位置
隆吐山
隆吐山
最高點
座標27°16′00″N 88°48′00″E / 27.266667°N 88.8°E / 27.266667; 88.8座標27°16′00″N 88°48′00″E / 27.266667°N 88.8°E / 27.266667; 88.8
地理
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隆吐山戰役是1888年英屬印度陸軍藏軍之間因為錫金、西藏邊界糾紛而發生的戰爭,英國方面稱為「錫金遠征」(英語:Sikkim Expedition),藏人稱為「土鼠年戰爭[1],中國大陸稱為「第一次英國侵藏戰爭」,與「第二次英國侵藏戰爭」相對。結果英軍擊潰了駐守爭議領土隆吐山的藏軍,並佔領入藏的交通要道春丕河谷等地,清廷派駐藏大臣升泰印度與英國簽訂了《中英藏印條約》和《中英藏印續約》,劃定藏錫邊界,承認錫金為英國的保護國

背景[編輯]

19世紀,大英帝國發動多次戰爭,控制了尼泊爾緬甸、錫金(古名是哲孟雄)和布嚕克巴(不丹)等國家,對中國西南邊疆形成包圍之勢。1861年2月英國入侵錫金,占領錫金首都庭姆隆英語Tumlong,錫金國王在3月28日和英屬印度簽訂了庭姆隆條約英語Treaty of Tumlong,錫金事實上成為英國的保護國,但法律上並沒有排除西藏對錫金的影響力。[2]錫金卻嘉(國王)圖多南嘉不滿英屬印度政府介入錫金內政,因此避往亞東春丕河谷,並與西藏結為同盟。孟加拉政府邀請他出訪大吉嶺,但是他通知孟加拉政府,他於1886年簽訂了《嘎棱條約》,錫金承認只臣服於西藏與清廷,若出訪英屬大吉嶺必須西藏政府同意。[3][4][5]

為阻止外國勢力的滲透,西藏一直禁止西方人入境遊歷與探路。1875年馬嘉理事件後,李鴻章英國公使威妥瑪於1876年9月13日簽訂《煙臺條約》,其中《入藏探路專條》允許英國人開闢印度與西藏間的交通。1884年,孟加拉省財務部長馬科雷率使團到錫金勘查入藏道路,之後開始修築從錫金到西藏的道路。[6]1885年,英國發動第三次英緬戰爭,滅亡緬甸貢榜王朝,緬甸成為英國殖民地。依據中英《煙臺條約》的規定,清政府在1885年11月給以馬科雷為首的入藏使團成員頒發了護照,允許英人從印度到西藏進行考察。1886年,總理衙門大臣奕劻與英國公使歐格納簽訂《中英會議緬甸條款》,中國承認緬甸為英國屬地,英國則允許緬甸繼續向中國納貢,並同意馬科雷使團暫緩入藏。西藏噶廈政府獲悉馬科雷使團事,認為這是英國入侵的前奏,決議不允許英人入藏,1886年,二百名藏軍越過聯繫西藏和錫金的則里拉山口,在隆吐山修築堡壘炮台(隆吐山是從印度大吉嶺入藏的必經之路)。[7][6]藏軍甚至威脅要攻下大吉嶺,造成當地人驚慌失措。[8]:33[9]

錫金、西藏邊界爭議[編輯]

藏軍士兵在練習火繩槍
藏軍在納塘(Gnathong)的工事

馬科雷使團取消入藏後,藏軍仍然駐守隆吐山,阻斷藏印之間的貿易,引起英國不滿。[10][11]英政府認為隆吐山是在英屬錫金境內,藏軍駐守隆吐山是「越界戍守」,向清政府要求藏軍撤出隆吐山,否則英國將出兵驅逐。1887年5月,英駐華公使華爾身照會清政府說:「若西藏兵丁不肯受屢次諫勸之語,仍在界外據守地方,則印度節度大使(即印度總督)勢不得已,唯有自行設法,迫令(藏軍)退出。」[12]駐藏大臣文碩調查後奏報,隆吐原屬西藏熱納宗(又名「日納宗」)營官管轄,因錫金是西藏屬國,八世達賴喇嘛後將熱納宗一部分地方賜予錫金,並將熱納宗事務交予錫金王管理,文碩認為熱納宗仍屬西藏領土。[13]華爾身依據1861年的《庭姆隆條約》,多次照會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指責藏軍越界戍守,限藏軍於1888年3月15日以前撤出隆吐,否則出兵驅逐。[13]清政府三月將主戰的文碩撤職[9],命主和派大臣升泰出任駐藏幫辦大臣。升泰到任後清查舊檔,奏報隆吐山實屬錫金,獲得清廷認可。[13][14][15][8]:37查爾斯·阿爾弗雷德·貝爾1904年從藏人得知,藏錫邊界過去曾依高山森林—低地森林(即松樹林帶以上屬西藏,竹林帶以下屬錫金,分界線約海拔11,500英尺)畫界,而不是依山脊畫界,這可能是西藏主張隆吐山屬於西藏的理由之一。[16]

隆吐山戰役[編輯]

隆吐山高地碉堡素描
隆吐山高地碉堡1900年照片
倫敦新聞畫報》上的托馬斯·格拉漢姆上校與英軍官兵

英國所定藏軍撤兵最後期限是1888年3月15日,英軍寬限五日後藏軍仍未撤兵,1888年(光緒十四年)3月20日,英國軍官納爾率兵四、五百名,進攻駐守隆吐山(位於現在錫金印度西孟加拉邦邊境)下扎魯英語Dzuluk隘口的藏軍。守衛隆吐山的藏軍僅有一個營約200人,在隆吐山高地碉堡配置的生鐵鑄造的稱之為「色石」的兩尊大炮轟擊下,手持土槍、刀、弓箭、矛等兵器的藏軍,將英軍擊退。3月21日晨,英軍再度發動進攻,英軍陣亡約百餘人,藏軍五團甲本歐珠次仁等18人也在這次戰鬥中陣亡。3月25日,英軍調來大批援軍,托馬斯·格雷姆(英語:Thomas Graham)上校率隊再次進攻,並運來了大炮等重型武器,接連用密集的炮火轟炸隆吐山陣地,造成藏軍很大傷亡,藏軍陣地工事全摧毀,損失慘重,情況危急。此時噶廈攝政德木·阿旺洛桑赤列繞傑派來的錫金邊境藏軍總司令噶倫拉魯·伊喜洛布旺曲親臨前線,繼續指揮戰鬥,頑強地守御隆吐山陣地。然而,藏軍終因寡不敵眾,無奈突圍,隆吐失守,「色石」也被英軍繳獲。藏軍退至捻納附近的卓瑪依等地。4月21日,英軍佔領隆吐山以北的納塘英語Gnathong(Gnathong,現在屬於印度錫金),在當地構築防禦工事。[17]:21

升泰到西藏後,忠實執行清政府的主和政策,命令藏軍於帕里待命,不得反擊英軍。但西藏噶廈仍下令僧俗1萬多人赴前線,在6月到10月間與英軍多次作戰,試圖收復隆吐山。拉魯·伊喜羅布汪曲為了收復該地,積極部署力量,不斷組織反攻。1888年6月,藏軍3000人向隆吐山第二次反攻,企圖收復該地,但結果又遭失敗。一批批從康區工布波密等地徵調的軍隊經過拉薩開往前線,十三世達賴親自為每個藏軍戰士摩頂祝福。8月,援軍到達亞東前線,集結軍民武裝一萬餘人,與英軍對峙。9月,拉魯·伊喜羅布汪曲指揮藏軍在捻納山都納山兩山頭紮營扼守,部署第三次反攻。

1888年9月,藏軍第三次反攻開始,這次藏軍乘英軍夜晚駐紮在距納塘一英里半的地方,於一夜之間,在海拔4115米的提俄可嶺上築起了一道長三里、高三、四尺的屏障[18]。到第二天拂曉,被英軍發覺,「驚詫為鬼工」,英軍分左中右三路進攻,向聚集在此的七千名藏兵「開炮轟擊,藏人終至大敗塗地」,納塘就此落入英軍手中,英軍乘勝追擊,藏軍「連夜奔逃,以致咱利、亞東、朗熱等隘同日失去」,「統帶噶布倫公爵伊喜洛布汪曲於二十日敗回仁進岡[17]:23-24(仁進岡現在叫仁青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亞東縣下亞東鄉下轄的一個村),遇江孜守備都司蕭占先,「伊喜洛布汪曲倉皇面告蕭占先雲,洋兵火炮甚利,萬難抵敵,趕緊迅速同走逃命為是」,「言語之間,槍聲不斷,(英軍)旋踵而至」,「伊喜洛布汪曲見洋兵已近,飛竄而去」。 江孜守備蕭占先奉四川總督劉秉璋命,往止藏軍無妄動,聞敗,立江孜泛幟於道。英兵見之,乃止不攻。占先與英將薩海會於仁進岡,占先曰:「奈何涉吾境?」薩海曰:「藏番來攻,追之及此。」占先曰:「藏番,吾屬也。亂番可誅,良番何罪,受此屠戮?君獨不念中英兩國之誼乎?」薩海曰:「惟然,故入境無所犯。天氣漸寒,今歸耳。」乃退師。[19]

據《泰晤士報》估計,在藏軍三次反攻這三個多月的戰事中,藏軍和平民傷亡1,000多人[20][21][22][23]

影響[編輯]

戰爭結束之後,清政府派升泰赴亞東與英國方面會談。1890年,升泰與英印官員在亞東簽訂《中英藏印條約》,承認哲孟雄(錫金)為英國保護國,開放亞東為商埠,英國在亞東享有治外法權。此後,1893年,清政府又與英國在印度大吉嶺簽訂《中英藏印續約》(《中英藏印條款》),在西藏開亞東關通商,「聽任英國諸色商民前往貿易」,英印政府可派員駐紮亞東關查看貿易,亞東關開關之後,五年內藏印貿易互免關稅。

紀念碑[編輯]

英軍1909年在納塘(Gnathong,現在屬於印度錫金邦)立碑紀念在此役陣亡的英軍。[6]

參考文獻[編輯]

  1. ^ 王家偉; 尼瑪堅贊. 中国西藏的历史地位. 五洲傳播出版社. 1997年: 68頁. ISBN 978-7-80113-303-8. 
  2. ^ James Minahan. Encyclopedia of the Stateless Nations: S-Z. Greenwood Publishing. 2002年: 1729頁. (英文)
  3. ^ Blackwood's Edinburgh Magazine. William Blackwood. 1890年: 662頁 [2018-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英文)
  4. ^ Bengal (India). Secretariat; Sir Herbert Hope Risley. The Gazetteer of Sikhim. Bengal secretariat Press. 1894年: xiv頁 [2018-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英文)
  5. ^ Rajiv Rai. The State in the Colonial Periphery: A Study on Sikkim's Relation with Great Britain. Partridge Publishing India. 2015-08-05: 16–17頁 [2018-03-01]. ISBN 978-1-4828-48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英文)
  6. ^ 6.0 6.1 6.2 S. C. Bhatt, Gopal K. Bhargava. Land and People of Indian States and Union Territories: Sikkim. Gyan Publishing House. 2006年: 23頁. ISBN 978-81-7835-380-7. 
  7. ^ 清末悲壯的西藏抗英鬥爭:五百藏兵跳崖自盡. [2017-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8). 
  8. ^ 8.0 8.1 V. G. Kiernan. India, China and Sikkim: 1886-1890. The Indian Historical Quarterly (Calcutta Oriental Press). 1955年3月,. vol. 31. (英文)
  9. ^ 9.0 9.1 王堯. 中国藏学史: 1949年前.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3年: 71頁. ISBN 978-7-105-03521-2. 
  10. ^ Julie G. Marshall. Britain and Tibet 1765-1947: A Select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British Relations with Tibet and the Himalayan States Including Nepal, Sikkim and Bhutan. Psychology Press. 2005年: 212頁. ISBN 978-0-415-33647-5. (英文)
  11. ^ Paget, William Henry. Frontier and overseas expeditions from India. 1907年: 50頁. (英文)
  12. ^ 李蓉. 隆吐山设卡之争及其对清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的影响. 《西藏研究》. 2005年, (第二期). 
  13. ^ 13.0 13.1 13.2 朱昭華. 藏锡边界纠纷与英国两次侵藏战争. 《歷史檔案》. 2013年, (第1期): 第96—104頁 [2017-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8). 
  14. ^ 趙爾巽. 連結至維基文庫 《清史稿·卷154·志一百二十九·邦交二·英吉利》. 維基文庫 (中文). 
  15. ^ 皇朝掌故彙編: 內編60卷, 卷首1卷 : 外編40卷, 卷首1卷. 求實書社. : 10–11頁. 
  16. ^ Charles Bell. Tibet Past and Present. Motilal Banarsidass. 1992年: 5–6頁. ISBN 978-81-208-1048-8. (英文)
  17. ^ 17.0 17.1 No. 3 Mountain Battery, R.A. Records of No. 3 Mountain Battery, R.A.. Andrews UK Limited. 2011-12-21. ISBN 978-1-78149-163-8. 
  18. ^ Francis Edward Younghusband. India and Tibet. London: J. Murray. 1910年: 49.  中譯本《英國侵略西藏史》[失效連結]中,將英文原文的9月改成10月
  19.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獻: 異辭錄/卷二
  20. ^ 顧浙秦. 西藏抗英斗争歌谣评析. 中國西藏信息中心. 2003-03-17 [2003-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15). 
  21. ^ 丹奔昂珠. 西藏百年. 民族風. 2003-03-17 [2003-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02-25). 
  22. ^ 楊公素. 所谓“西藏独立”活动的由来及剖析. 西藏文化網. 2008-02-25 [2008-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5). 
  23. ^ 劉體仁. 异辞录. 是何年. 2013-06-20 [2013-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