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上海專題 (獲評初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上海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上海市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這個條目有問題吧~ =[編輯]

如條目中所述的話,「上海醫學院」這個單詞現在指的應該是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原上海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可是條目中敘述的都是原上海醫科大學的內容,僅就條目來講的話有些文不對題,與其這樣不如把條目整體移動到上海醫科大學條目下。

要說上醫確實很慘,叫復旦吞的骨頭都不剩了,聽說行政序列完全打散,連原來自己的醫院都徹底歸了復旦管;說起來無論是北醫-北大;上醫復旦;協和-清華;華西-川大,這些醫科院校被吞掉大多是拉郎配,醫科院校很虧,醫科院校的學僧校友也都很鬱悶,包括我到現在根別人說都只說我是北醫畢業的,雖然最後給我的是北大的證。但是百科全書畢竟是百科全書,寫百科全書還是應該以客觀事實為基準,即便這個事實讓人不爽--有組織無紀律 (talk) 看看雪夜貓子是個啥 16:41 2005年2月13日 (UTC)


Eastsea,你好!感謝你的修改。要說明的是,有些修改多餘,像已經有了「全名為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再加上「現隸屬於復旦大學」就畫蛇添足冗長了。其他的一些必要內容,也請不要刪除。還有,因為上醫(上海醫學院,上海醫科大學)除了基礎醫學院,還有公共衛生、護理、藥學院等等,所以上醫的網絡連接不只是shmc.shmu.edu.cn,而是www.shmu.edu.cn,www.shmu.edu.cn是上醫的網站域名。再次謝謝您的關切和貢獻。 --- Shmu

  • 我想說明幾點:
  1. 『合併』就是『合併』什麼『合併辦學』,看起來像兩所學校合作辦學一樣,但事實上是兩者合併成一所學校。官方也是說合併並沒有合併辦學之說。
  2. 外部聯結中的『上海醫科大學』現已經不存在了,既然不存在名稱已經改了為什麼還要這樣寫呢,你自己連接該網址就知道現已是『復旦大學醫藥衛生版』,如果要使用該聯接的話也應該名字寫成『復旦大學醫藥衛生版』而不是『上海醫科大學』。而上海醫學院另有自己的網址是shmc.shmu.edu.cn,既然該條目是上海醫學院就應該使用該網址,而名字最好也應該寫成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英文名為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Fudan University,因為這就是它的正式名稱。
  3. 希望寫條目的時候是以中立的原則,不是在宣傳或帶有任何感情色彩,我們不是要在發表觀點而是在描述事實。Eastsea 16:54 2004年6月23日 (UTC)
  1. 合併辦學不是合作辦學,這個意思很清楚,沒必要加什麼隸屬,讓人感覺很不舒服,而且多餘。
  2. SHMU是上海醫科大學,也就是以前的上醫(上海醫學院),包括公共衛生、護理、藥學院等等,都是一體。shmc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目前上海醫學院的包含內容並沒有完全最後確定,當初承諾的是上海醫學院就是原上海醫科大學,上醫本來就是一個整體,無法分割。www.shmu.edu.cn是Shanghai Medical University,也就是上海醫科大學,網站上應該標明上海醫科大學。目前合併後的復旦大學官方並沒有恪守承諾,也並沒有採取中立的態度。上醫是一個整體,只有充分的融合,對醫學的發展才有促進的意義。 --- Shmu
  1. 合併=合併辦學嗎?事實上上海醫學院現在是不是隸屬於復旦大學呢,我們是在陳述事實,不是以是否舒服為標準來評判。
  2.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目前的官方網站是什麼?不是shmc.shmu.edu.cn嗎
  3. 我們要說的是目前是什麼現在是什麼現在事實是什麼。現在目前事實是上海醫科大學已經不存在了,該名稱不管是英文名還是中文名都已不再使用了,那你為什麼還要把它作為目前網站的名稱呢,官方也都不使用了。我們所要描述的不是它本來應該怎麼樣怎麼樣,怎樣才對它有利有意義,或它應該怎麼樣怎麼樣,或復旦是否中立,這都不關我們的事,也不應該我們來做。我們所要做的是描述事實,中立的描述事實。維基不是上海醫學院的百科全書,不是上海醫科大學的百科全書也不是復旦大學的百科全書,它是屬於全人類的。寫條目的時候不應該已上海醫學院、上海醫科大學或復旦大學的視角來寫。Eastsea 05:08 2004年6月24日 (UTC)
  • 建議你在編輯之前仔細看一下維基的一些原則和政策,如中性的觀點(NPOV)、守則與指導等。Eastsea 17:25 2004年6月23日 (UTC)



永存的上醫[編輯]

  • 我來談談我經歷的合併。

本人95年考進上醫,2000年畢業,轟轟烈烈的高校合併浪潮正好被我趕上了。上醫和復旦5月份合併,6月份我們畢業的時候就被迫接受了復旦的學位證書。(確實是被迫,當時我們沒有一個人想要復旦的學位證書,為此還搞了個聯名上書,當然胳膊擰不過大腿,沒有成功)。

其實合併的事情也吵了不少時候,在我的印象中怎麼也有兩年左右的時間,上醫沒有二醫的底氣,合併是一定要合併的。人窮志短這個詞用在這裡倒是很合適——上醫窮,身為衛生部直屬高校,跟北醫協和比起來,沒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勢,跟近在咫尺的二醫相比,又缺少上海市政府的扶持,所以窮得叮噹響。關鍵問題是跟誰合併。說白了,上醫是看不起復旦的,一個本來就沒有什麼瓜葛,再就是在上醫看來,復旦實力還遜一點。上醫雖然近年來實力縮水,但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中國醫學界的老大,解放後評定教授,小小的上醫有12個一級教授,占了醫學界的大半,復旦的數目連這個的一半都不及。(餘生也晚,沒有碰到那個輝煌的時候,想起來無限神往。) 況且復旦跟二醫一直關係不錯。當時上醫和二醫7年制的學生第一年都在復旦上課,可是就在合併前一年,據說二醫的學生是復旦派車送回去了,上醫的學生是自己去車拉回來的——當時謠言滿天飛,這個說法還有待考證。所以,一開始上醫和復旦好像都對不上眼。據說(據說,因為從來沒有官方消息),開始上醫和交大倒是兩情相悅,我們這些學生也對身邊的交大頗有好感。在我們看來,交大比復旦好的地方有三點:一是近,二是交大很有錢(可見上醫有窮瘋了的跡象),三是交大在生物醫學這一塊幾乎是空白,上醫合併之後必然受重視。

這樣吵了不知多久,終於有官方消息出台:要跟復旦合併!一時間群情激憤,尤其是我們被告知要拿復旦的文憑之後。有小道消息說,這個結果是因為復旦統計學高才生李嵐清同志的干預。在換牌子之前,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到校門口去留了影。畢業典禮上出現了戲劇性的場面:一個留學生代表發言,最後說了句「在我心中,永遠是上海醫科大學」,結果全場掌聲雷動,經久不息,不少人大有掉淚的架勢,反正我鼻子還是酸了一酸的。不知坐在主席台上的王生洪校長和秦紹德書記作何感想。

後來的結果,合併之後的上醫完全是一副任人宰割的姿態,名字換了幾換,從「復旦大學醫學院」到現在的「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據說這個還是一幫附屬醫院的醫生們爭取來的),領導也換了幾茬。原有的學院建制也做了調整:基礎醫學院和幾個臨床醫學院合併為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和藥學院獨立出來——完全模仿美國,「上海醫學院」只不過是個對外的名義,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了。

下面說說合併之後的改變:教師的工資漲了(這是好事情,原來的那點錢可以餓得死人的);一幫老教授被要求退休(不知結果到底如何);自習教室少了,新建了一個教學樓,卻是晚上9點就關門;學生數增加了約50%,食堂從三個變成兩個;新浴室開放;鯉魚池(一個小小的池塘,算是上醫幾大標誌之一,我們飯卡的正面就是它)被掀了,原址上據說要蓋樓。當初看著上醫的名字考進來的那些學生卻從感情上始終不能接受復旦(包括本人在內),這一點與北醫截然相反。


合併合併,要水到渠成才好。上醫跟復旦合併的結果充分說明了包辦婚姻很難幸福。理論上,兩校合併應該是再好不過,「強強聯合」,「優勢互補」,但是復旦對上醫心存猜忌,上醫對復旦心懷不滿,後果就是復旦對上醫採取胡蘿蔔加大棒的政策,一邊對一些院長進行拉攏,一邊對廣大師生採取鐵腕,我不知道這樣的心態怎麼會搞得好——況且現任校長王生洪不過是個政客而已。

拉拉雜雜寫了這麼多,也不知道有人看沒有。不過我還想再糾正樓主的一個小bug:華山醫院不管在上醫還是在全國都不能算是最好的(雖然華山醫院很多專科是國內最好的,象腦外科,手外科,神經內科,皮膚科——其中手外科還是世界領先的, 但是這個醫院偏科比較厲害)。在上醫人的眼裡看來,自然中山醫院是最好的。中山醫院是顏福慶先生(上醫創始人,中華醫學會第一任會長)一手創辦,與上醫是一脈相承,作風嚴謹,與華山醫院風格大不相同。(中山醫院是上醫嫡子,華山是從紅十字會過繼來的螟蛉子。)中山醫院不僅認為自己是上醫最好的,而且還認為自己是全國最好的醫院,雖然醫生掙錢並不多。上醫的臨床學生也是分三六九等:中山班最好,以下依次是華山,市一、華東,為此,每年分班的時候都有一番明爭暗鬥。



  • 和復旦相比,上醫有更優良的傳統和校風,光輝的出身和歷史就更不必說不說,這也是上醫瞧不起復旦的地方。合併下來,看著硬被貼上復旦標籤的上醫校風漸漸變得比以前一天一天差。合併的痛楚所有上醫的人都感受過。不管怎樣,我們都覺得,上醫是一個永遠的牌子。復旦的有點小人作風,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有很多文章。這裡摘一個


新復旦大學三年之癢

石扉    「我進校時是上海醫科大學,讀書時是復旦大學醫學院,畢業時是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不知道將來又會是個什麼牌子?」 ——「楓林視點」

  校名之爭

  2000年4月27日,創建於1905年的復旦大學與創建於1927年的上海醫科大學正式合併,成立了新復旦大學,原上海醫科大學成為新復旦大學醫學院。

  然而在三年後的新復旦大學楓林路校區——上海市醫學院路138號的原上海醫科大學校門上還掛著的卻是「復旦大學」和「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兩塊牌子。

  教育部一位官員在總結高校合併的經驗時曾說,高校合併的核心問題是「三子一情」,即牌子、位子、票子和「歷史情結」。首先就是牌子,也就是校名,這是名分,也是無形資產,是你吞併了我,還是我們共同組建新校名。

  原上海醫科大學和原復旦大學合併後首先碰到的也是這個問題,兩校合併後新成立的大學由邯鄲路校區(原復旦大學)和楓林路校區(原上海醫科大學)兩部分組成,新校沿襲復旦大學的校名似乎沒有多大爭議,但原上海醫科大學被拆分,2000年7月27日組建了復旦大學醫學院,上海醫科大學的牌子從此從楓林路校區大門上消失了,這讓很多原上醫的教授職工以及上醫畢業的校友們感覺心裡不是滋味。

  在原上醫以及附屬華山、中山醫院的一些教授們的強烈要求和多方努力下,合併兩年後,復旦校方終於同意在校門口掛上「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的銅牌。

  其實後來發生的這個校名之爭在合併之初便可尋端倪。

  當初兩校合併時,在合併大會後召開的原上醫校區院士教授座談會上,復旦校方承諾同意在「復旦大學醫學院」校名後用括號註明「原上海醫科大學」字樣。

  據記者查閱教育部辦公廳編發的2000年第33期《高教管理體制工作動態》文件,當時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上海醫科大學的智慧財產權不致流失。而上醫的教授們則表示「括號中原校名保留的期限定在復旦醫學院的成就超過原來成就的時候,讓我們為儘快拿掉括號而努力。」

  是什麼使教授們終於又念念不忘「上海醫學院」這幾個字呢?

  「掛這塊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的牌子,裡面還是經過了一些曲折和風波的。」 雖然並沒有直接參與改名事件,病理學專家、博士生導師朱世能教授回憶起來還是有些激動。朱擔任過近十年原上海醫科大學副校長,現在是復旦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對兩校合併前後的一些情況有相當了解。

  朱世能認為,「當時有一些特殊情況,可以說是大勢所趨,所以不能說兩校合併就一定是個錯誤,但還是要承認,在合併工作上還是走得過於倉促了,之前準備時間不夠,之後磨合得也不盡如人意。」

  「上醫和復旦是兩個學科形態和歷史傳統有很大不同的學校,醫學學科有他自己的歷史積澱和發展規律。也並不是強行劃撥在一塊牌子底下就能解決問題的。」

  朱世能說,就為了掛「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這塊牌子,這些老教授們通過各種方式向上面反映情況,不屈不撓。有一位任政協委員的原上醫教授曾直接向當時分管文教的上海市某位副書記反映這個意見,這位副書記認為不妥,理由是「復旦」小「上海」大,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這塊牌子本末倒置不倫不類。

  教授們於是開始發起簽名,著名胸外專家,中山醫院88歲的石美鑫先生領銜起草簽名信,在徵集得原上醫以及附屬醫院600多名教授簽名後,這封要求恢復上醫校名的公開信還被寄往海外,通過上海醫科大學波士頓校友會和西雅圖校友會又徵集到了200餘名校友簽名。

  「這這封最後徵集了917名教授簽名的信通過相關途徑送到了教育部、衛生部以及復旦校長王生洪、黨委書記秦紹德等處。」石美鑫並不介意跟記者提起這件往事。

  記者拿到了這封簽名信,在信中教授們從上醫的歷史淵源、醫學學科生態、智慧財產權等無形資產上陳述了6點更名的理由。

  不僅如此,教授們認為,「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這塊牌子決非本末倒置,裡面的「上海」二字並不簡單的是地名,而是一塊人稱「北協和、南上醫」的著名醫學品牌。

  信中質問:「既然武漢的同濟醫科大學與華中理工大學合併後命名為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學院;湖南醫科大學(解放前原湘雅醫學院)與中南大學合併後命名為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華西醫科大學與四川大學合併後命名為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這些醫學院都恢復了以前洋人們開辦時用的校名,惟獨中國人自己創辦的上海醫學院校名卻不予保留,實在難以理解為何復旦大學就無此雅量?」

  與此同時,秦伯益、陳灝珠、湯釗猷、顧玉東、聞玉梅、桑國衛、侯惠民、池志強顧建人等10名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院士,向時任上海市長的徐匡迪院士上書,請求上海市委市政府「慎重研究,參照『同濟』、『華西』、『湘雅』等醫學院合併後的命名原則,將原上醫正名為『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這些行動還是收到了效果。2002年4月9日,復旦大學召開校長辦公會議,作出決定:為充分發揮原「上海醫學院」無形資產的作用,「復旦大學醫學院」正式更名為「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石美鑫並不滿意這個結果,他認為名字雖然改了,但只掛了個牌,事實上復旦校方並不太情願改名,所以更不願意對外宣傳改名這個事情。

  他的夫人,原上醫病理學教授陳忠年說,當時復旦校方對更名這個事情內部傳達了「幾個不許」的紀律,包括不許宣揚,不許鬧獨立等,所以基本上很多單位都不知道這個更名的事情。「你看一直到現在,很多報紙提到我們的教授還是叫復旦醫學院某某教授。」陳一邊說,一邊隨手翻開一份今年6月23日的《文匯報》指點給記者看。

  「石先生是我的老師,原上海醫學院老院長。你想連這樣高齡的老先生都要站出來發話了,這一定是有理由的。」

  在朱世能看來,這些老教授們要求恢復上海醫學院這塊牌子,這個舉動既飽含75年名校感情的歷史情結,也意味著對兩校合併三年來學科生態和行政管理體制的一個反思。

  單一制還是聯邦制

  上海主要有四所醫科大學,其中第二軍醫大學是直屬總後的軍隊院校;上海鐵道醫學院已經併入同濟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是市屬高校,一直為上海市青眼所加;相比較而言,按照當時國務院和教育部的高教資源戰略調整部署,原來直屬衛生部管理的上醫大脫鉤併入其他教育部部屬高校,幾乎是難以避免的。

  姚泰教授現在是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生理系一名普通教授,作為上醫大最後一任校長,他也許心裡最有理由感覺到委屈,據說兩校剛合併的時候在楓林路校區食堂用餐,甚至很少有人願意和他同桌。

  姚是贊成合併的,記者注意到姚泰的名片上印的是復旦大學醫學院,而朱世能的名片上則是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姚泰認為自從上醫併入復旦後,資源更豐沛,有利於學科發展,上級部門投入多,教職員工的收入福利等都有所提高;另外,一個培養了衛生部長及眾多兩院院士的醫學名校成為一個出了蘇步青、謝希德、談家楨等世界級專家以及無數著名學者的綜合性大學的醫學院,走一條高校綜合建設之路,也可謂珠聯璧合,兩不辱沒。

  作為上醫大曾經的校領導,石美鑫和朱世能都當過家也知道柴米貴,和姚泰一樣,他們並不反對合併。同樣,和其他眾多的原上醫教授一樣,他們有意見的是《高教管理工作動態》中提到的「關於合併後的管理體制,大家一致認同實質性合併的原則」。

  教育部一位司長曾經提出,高校一旦合併就必須一步到位,宣布合併後必須做到一個班子、一套機構、一套制度、一個財務、一個發展規劃,實現人、財、物、教學科研和管理的「五統一」。一個學校只能有一個教務處、一個團委,更不能有兩個專業類似的院系存在。

  原上醫大很多教授對這點有自己的看法。

  「什麼是實質性的合併?醫學有自己的學科特點和發展規律。如果不尊重高等教育的歷史文化生態,不考慮學科的自然演進過程,強行在短時間內大規模的打亂原有體系,進行全新的重組,把權力集中起來,我覺得這種實質性的合併,效果不見得會理想,甚至還不如鬆散型的聯合」。

  朱世能指出目前存在的幾個問題。首先是原上海醫科大學的學科體系被完全打亂拆分了。一所有70多年歷史的醫學院本已經形成了自己相對穩定成熟的學科體系,形成了和附屬醫院、臨床基地等互動的教學聯合體。但原上海醫科大學學科體系中幾個學院現在都已拆分出來,成為和復旦上海醫學院平級的學院,如復旦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藥學院等。

  陳忠年對預防醫學也從上醫分拆單列出來百思不得其解。「我國醫療基礎特別薄弱,很多窮人看不起病,所以上醫創始人顏福慶先生特別強調的就是預防醫學,將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結合起來,立足疾病預防。這早已經成為了上醫的教學特色。」這位白髮蒼蒼的女教授說

  原上海醫科大學有中山、華山、腫瘤、兒科、五官科、婦產科等幾所著名的附屬醫院,在臨床教學和科研上已經形成了非常高效的良性循環。

  「其他的不說。我實在搞不懂合併後這個附屬醫院管理體制將如何理順?」朱世能說,中山、華山醫院都是三級甲等醫院,院長屬於副局級,業務上由衛生部委託上海市衛生局管理,合併以前上醫大本身是正局級,派一名副校長兼任院長,在行政上和業務上都名正言順。現在復旦校方和衛生系統沒有半點淵源,如果由他們直接管理很難管好。如果由醫學院來管,合併後醫學院本身已經降為處級,如何去管理比它還高半格的附屬醫院?

  「現在中山、華山等原上醫附屬醫院都已經改為復旦大學附屬醫院,實際上正確的做法應當叫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附屬醫院。醫學院和附屬醫院的教學與實踐本身是渾然一體的,怎麼可能分開呢?」石美鑫說,他本人也是中山醫院的著名胸外科醫生。

  其他的一些做法也有點讓人看不懂。憑空多了很多程序,一位曾負責外事工作的老師說,以前上醫大國際交流事務非常頻繁,經常有很多老師被邀請出國,做訪問學者等。合併後辦理相關手續麻煩多了,多了很多程序,有時侯都來不及辦理手續就誤了會期。

  被很多醫學教授詬病的還有出版社的問題。

  按照教育部和新聞出版署的相關規定,一個高校只能有一家出版社。合併後原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就併到了復旦大學出版社裡。「一個原來在醫學出版界名氣很響的出版社就這麼消失了。這樣做對醫學院的科研教學究竟是有好處還是有弊端?我建議你去查查這三年來的科研成果和論文專著發表數量,和三年前比較比較。合併的步驟有必要這麼匆忙麼?」

  「最重要的是兩個學校的校風和學科傳統是迥然有異的。醫學講究謹慎、細緻、認真、小心又小心的反覆求證,每個醫生手底都是無數條人命啊!這些個5年甚至7年、10年漫長的猶如修行般的醫性醫術醫品修煉,你能想像這個和復旦文學院裡慷慨激昂的詩人風格突然並存麼?」一位教授說,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併入清華大學後,也碰到過這個校園文化融合的問題。

  「其實並非權力越集中就管理得越好。也並非綜合性大學才能出成果。比如日本的大學就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借鑑。誕生出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的東京齒科大學甚至不是一家完全的醫科大學,這並不妨礙它一樣出成果。」

  當過6年上海醫學院院長的石美鑫先生更是指出,其實當初上海醫學院都沒有必要改成上海醫科大學。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其實也是一個單科性的學院,並不妨礙它成為可與哈佛媲美的世界名校。

  「學院改大學,大學兼併、合併。這些都應該是遵循教育規律慢慢演進的。可惜我們這裡主管官員急著要出政績,他們有任期,是等不及的。」石美鑫自嘲,他說這些並不怕什麼,「現在說錯話又不打右派」。

  朱世能說,凡此種種,歸根結底想說明一點,高校之間的合併、兼併與資源重組,希望更多的是一種遵循高等教育客觀規律的自發演進,而不是有形之手的拔苗助長。因為這樣做最後的結果往往是欲速則不達。

  原上海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合併後復旦專職工會主席、現上海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熊仿傑認為,事實上有許多歷史遺留問題,所謂實質性合併後單一制體制下簡單的一刀切辦法並不一定能奏效的。

  如合併前衛生部投資5000萬元的紅旗小區分房問題,屬於上醫分房制度的歷史遺留問題,使新復旦領導非常頭痛,最後的處理措施也讓沒分到房的教職工意見不小。

  有教工在BBS上發言提出:「既然由復旦校方處理起來有難度,那麼解鈴還需系鈴人,為什麼不願意放權下來,讓楓林校區教代會來討論這個問題呢?更何況,學校做出要沿用邯鄲校區97年的分房標準也是未經楓林校區教代會(甚至是教代會主席團)討論的。如果在楓林校區召開教代會,即使這個不公正的標準再次通過,那我們中青年教師無話可說,因為畢竟它已經合法化了。」

  在一些行政處理細節上,甚至有為了體現實質性合併的成果,刻意將分處兩個校區的教職工互相交錯安排上班的做法,使合併後校園本已分處兩地的辦學成本更加高昂。

  「這是典型的算政治帳不算經濟帳,為什麼就不能安排得更人性化更經濟一點呢?」一位原復旦教師說。

  合併還是兼併

  我國許多大學保持著自己一定的特色與優良的文化品位,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他們的辦學理念。如北大的兼容並包原則,浙大的求是精神等,這些不僅成為他們的傳統和風格,而且對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

  浙江大學高教研究專家王勝橋認為,一所成功的大學,必然有一種良好的大學文化。我們常說:大學是一個大染缸、大熔爐,都是指大學的環境對人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和薰陶作用,這種環境主要是大學的文化格調和氛圍。因此要使高校合併獲得成功,不可忽視合併後的大學的文化整合與重構,如果忽視這種大學文化的變遷和對原有文化的整構,那麼後果將是嚴重的。

  原上醫人最耿耿於懷的就是合併後上醫的迅速「復旦」化。「幾乎所有與上醫有關的東西都在慢慢淡出記憶。這是不是一種強迫遺忘?」對一些老教授和學制橫跨兩校合併史的原上醫學生來說,更是感覺一夜間變成了復旦人,而且是被「邊緣化」的復旦人。

  其實復旦和上醫是幾乎沒有任何淵源、呈平行發展的學校。不象北京醫科大學原來就是老北京大學的醫學院,再合進來還可以說得過去。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為復旦公學。「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中「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的名句,意在促人自強不息。1937年抗戰爆發後,學校內遷重慶北碚,並於1941年改為「國立」。1946年,學校又遷回上海江灣原址。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復旦大學成為文理科綜合性大學。復旦創始人是馬相伯、李登輝先生。

  上海醫科大學創建於1927年,原名"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1928年更名為江蘇大學醫學院、中央大學醫學院;1932年定名為國立上海醫學院;1936年楓林新校舍和中山醫院同時建成,全校全遷至楓林新址;1949年由重慶遷回上海;1952年改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上海醫科大學。上醫創始人是顏福慶先生。

  「1927年前中國的醫學院都是洋人在華創辦的,英美辦協和、湘雅、齊魯、華西;德國人辦同濟;法國人辦震旦;日本人辦南滿。」石美鑫說,他最念念不忘的就是由醫學教育家顏福慶先生創辦的上醫則是第一所由中國人自己創辦的醫學院。

  兩校在歷史傳承和學科生態、文化脈絡上都自成一體,這一點從兩校的校歌和校訓上也可見一斑。

  復旦校歌開始便是壯志高歌「復旦復旦旦復旦」;上醫校歌則始終小心謹慎的詠嘆「可喜,可喜,病亦新兮醫亦日進;可懼,可懼,醫亦新兮病亦日進」。

  復旦校訓是「博學而篤志 切問而近思」;上醫校訓是「正誼明道」,辦公樓就叫「正道樓」……

  在合併後似乎被復旦光華遮蔽的日子裡,上醫人似乎更小心翼翼地維護著原來屬于楓林路的那些榮光。不論是在復旦的日月光華BBS上,還是在原上醫的楓林在線論壇上至今都保留有「楓林視點」欄目甚至「兩校合併」專題。

  上醫人最引以自豪的就是兩校合併前後的一些數據,上醫教職工人數甚至比復旦規模還要大一倍以上。新學校16名兩院院士中上醫就有6名,29個國家重點學科上醫占據了13個。1994年10月,上醫通過了衛生部"211工程"部門預審,上醫人念念不忘這是上海高校中第一所通過預審的大學。

  上海市防治非典專家諮詢組名單中,從顧問到組員全部是清一色的原上醫專家,讓上醫人驕傲不已。

  2000年合併後召開的一次學代會上,開幕式在邯鄲路校區,在上醫學生的強烈要求下,為了平衡,閉幕式只好轉移到楓林路校區。在閉幕式上復旦學生合唱「復旦復旦旦復旦」,上醫學生一個個緊閉雙唇,眼含淚光。

  原上醫黨委書記彭裕文是復旦現任黨委副書記,在幾次講話中他強調必須認識到文學、理學、醫學是復旦三大支柱,總是被上醫人解讀為老領導對上醫的重視;而現任復旦黨委書記甚至要為當年合併時的三點承諾,時不時面對醫學院老教授們的當面質詢。

  朱世能教授還有一個職務是上海醫科大學校友會總會長,他很樂意被人稱為朱會長。對於那些老人們來說,最難解開的是校慶的結。在上醫大校友會上,他告訴海外校友:上醫合併入復旦後,復旦曾宣布有兩個名稱不變:一是上海醫科大學派出所;一是上海醫科大學校友會。

  但情況還是慢慢在變的,朱說,現在上海醫科大學和復旦大學在美國休斯敦市的校友會也已經決定合併,成立了「休斯敦復旦上醫校友會」。

  5月5日是復旦校慶,10月27日是上醫校慶。既然已經合併了,上醫的校慶自然就消散於無形,無從提起。

  「2005年是復旦百年校慶,你說我如何去說服這些海內外的校友們給復旦校慶捐錢?」朱世能說,「復旦能不能象北大一樣給上醫一個自己的校慶空間?或者給更多一點自主權,象北大醫學部那樣的空間?」

  「上醫78歲就有了自己的百歲校慶,看來22年光陰是虛度了啊。」石美鑫諷刺道,「我就不懂,為什麼不能象國外的大學一樣,學院有學院自己的校慶紀念日?好比將來台灣和大陸統一了,國慶還是一樣的,台灣作為特別行政區也好,什麼也好,難道不能有自己的建區紀念日麼?合併了這個問題就提都不准提了,我覺得這完全是一個氣量大小的問題。」

  原刊於《中國改革》2003年第八期




  • 上醫人的心聲

楓林在線論壇精華區>>楓林視點 [81893]主題:新復旦的三年之癢-上醫和復旦的合併的前後

作者:绝情幽谷   
标题: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转载]   
来自:61.142.*.*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6日 23:11:04   
长度:15370字   

作者:剑之心*风林火山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03.95.*.*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6日 23:26:02   
长度:180字   
  
刚想动手转载,老兄快了一步。sp。 

又:文中的觀點值得我們每個楓林人思考。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作者已於2003-08-0623:28:22修改本文※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 * * * * * ========== 

作者:绝情幽谷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61.142.*.*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6日 23:31:28   
长度:94字   
  
不好意思,其实谁转载都没关系了。只是这篇文章真的写出了很多上医人的心里话,便转来供大家分享了。   
========== * * * * * ========== 

作者:cb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61.171.*.*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6日 23:41:40   
长度:42字   
  
生是上医人,死是上医鬼!!!!!!!!!!   
========== * * * * * ========== 

作者:晨·风怀古心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8.78.*.*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6日 23:42:14   
长度:390字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寫文章!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作者已於2003-08-0623:44:03修改本文※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 * * * * * ========== 

作者:蛋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8.79.*.*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6日 23:42:36   
长度:258字   
  
看了,非常地感动!感动于老教授们的一片上医情,感动于学生们的的一片上医情,看到学代会闭幕式上上医人满含泪光,很想哭。。。我是经历了这一转变的一代人,而至今不能忘记上医的70周年校庆,复旦里我很远,我不会唱复旦的校歌,但我会背上医校歌的歌词。。。原上医精神永存!   
========== * * * * * ========== 

作者:绝情幽谷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61.142.*.*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7日 00:03:31   
长度:106字   
  
很多时候,这些东西都不是我们说了算的。我们能做的很大程度上是感慨。北医、中山医的合并,都经历了不少少风雨。   
========== * * * * * ========== 

作者:拳拳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1.141.*.*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7日 08:51:49   
长度:250字   
  
好想唱上医校歌!"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服务价值何在乎为人群解除痛苦可喜可喜

病亦進兮醫亦日進可懼可懼醫亦進兮病亦日進矣其何以完我醫家責任斜埔兮湯湯古塔兮朝陽 院之旗兮飄揚院之宇兮輝煌詡在諸君利何有功何有其有此亞東幾千萬人託命之場!"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作者已於2003-08-0708:54:07修改本文※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 * * * * * ========== 

作者:小老鼠-新的开始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8.80.*.*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7日 12:26:10   
长度:152字   
  
含着泪水看完了 

永遠都熱愛上海醫科大學 我不知道在醫學這條道路上我能堅持多久 但是上海醫科大學給予我的 將使我終身受用無窮 一種做人的態度。 一輩子……

========== * * * * * ========== 

作者:绝情幽谷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61.142.*.*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7日 12:59:53   
长度:46字   
  
我是没经历过合并的新生,但我能体会那种心情的。   
========== * * * * * ========== 

作者:爱我九九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61.170.*.*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7日 13:09:02   
长度:56字   
  
上医没被合并以前,偶在复旦 

上醫被合併以後,我回到了上醫

========== * * * * * ========== 

作者:mutton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61.171.*.*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7日 13:31:07   
长度:16字   
  
但愿上医精神永存   
========== * * * * * ========== 

作者:milky·要去武夷山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61.169.*.*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7日 15:06:05   
长度:453字   
  
我们01级的脸校歌都没教过,更不用说唱了,惭愧…… 
=================[編輯]

拳拳在其大作中寫道: 好想唱上醫校歌!"人生意義何在乎為人群服務服務價值何在乎為人群解除痛苦 可喜可喜病亦進兮醫亦日進可懼可懼醫亦進兮病亦日進矣其何以完我醫家責任斜埔兮湯湯 古塔兮朝陽院之旗兮飄揚院之宇兮輝煌詡在諸君利何有功何有其有此亞東幾千萬人託命之場!"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作者已於2003-08-0708:54:07修改本文※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 * * * * * ========== 

作者:粉红猪猪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61.151.*.*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7日 17:39:03   
长度:108字   
  
的确说出了上医人的心声啊!!!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粉紅色的小豬蹦來啦................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 * * * * * ========== 

作者:益*--1eE...zzZ*潜航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61.152.*.*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7日 17:46:17   
长度:181字   
  
复旦前身"复旦公学"除了介绍复旦历史外从来没听说过. 

感覺復旦是個暴發戶, 後來1952年變成一個綜合性大學,好像那個時候某個大學從綜合性大學變成理工類,可能是浙大. 現在又是上醫,還是合併.

========== * * * * * ========== 

作者:不爱学习爱睡觉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8.91.*.*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7日 18:24:42   
长度:177字   
  
52年时浙大损失是大了一点.很多专业都是整个剥过来的.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不排出上醫復旦分手的可能啊.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就這樣被你征服!吞下你藏好的毒!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 * * * * * ========== 

作者:牛*牛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1.144.*.*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7日 19:22:25   
长度:16字   
  
让复旦见鬼去吧!   
========== * * * * * ========== 

作者:孤独之魂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61.169.*.*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7日 20:53:11   
长度:102字   
  
我实习的地方不是医院但有着太多的上医校友,我只对他们说我是上医的,却听到无数的感慨,我们的上医不在了。   
========== * * * * * ========== 

作者:罗洁爱尔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8.79.*.*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7日 21:07:21   
长度:18字   
  
复旦实在是欺人太甚   
========== * * * * * ========== 

作者:绝情幽谷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61.142.*.*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7日 21:31:54   
长度:262字   
  
其实我觉得上医大最后一任校长也挺可怜的,要背负这么大的压力和这么多的骂声,合并后据说连司机也给脸色他看。这也全怪不了他,毕竟合并是大势所趋嘛!他也是照上面的意思办罢了。其实像上医这样的单科学校已经很少能幸存的了。可能以后我们会用平常心和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作者已於2003-08-0721:33:14修改本文※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 * * * * * ========== 

作者:skyline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1.138.*.*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8日 00:26:22   
长度:564字   
  
文章感人!不过有句话!我赞同从上医大知识产权、整个学术发展来以及教育革新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而不是什么简单的校名的争取问题,那无非不过是一种个人的情结而已,可以说是自私和狭隘的。当然不是说你有这个感觉是错误,而且恰恰相反,这也是一种有理性的人的正常想法,放到国家来说,是民族情。不过如果就是局限所谓你并我,还是我并你,或者联合办学;你的校歌我为什么要唱;不是我的校庆为什么给你捐钱等微小问题,确实有点无聊。现实点说那些都是领导们的私事。我想那些一心为上医好的上医的资深教授们看了这文章除了感觉有点激情以外,恐怕更多是觉得在把他(她)们的名字加在了一些无聊的评论中。   
========== * * * * * ========== 

作者:影子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0.78.*.*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8日 08:34:17   
长度:154字   
  
既然已经成为事实,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 

在懷念上醫光輝歷史的同時 我們新的一代人是不是應該更努力 讓我們心目中的上醫依然輝煌 讓人們永遠記住 上醫就是上醫

========== * * * * * ========== 

作者:Cannavaro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8.242.*.*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8日 12:12:39   
长度:666字   
  
靠! 

捐錢還是小事?

你沒搞錯吧。

=================[編輯]

skyline在其大作中寫道: 文章感人!不過有句話!我贊同從上醫大智慧財產權、整個學術發展來以及教育革新方面來討論這個問題。而不是什麼簡單的校名的爭取問題,那無非不過是一種個人的情結而已,可以說是自私和狹隘的。當然不是說你有這個感覺是錯誤,而且恰恰相反,這也是一種有理性的人的正常想法,放到國家來說,是民族情。不過如果就是局限所謂你並我,還是我並你,或者聯合辦學;你的校歌我為什麼要唱;不是我的校慶為什麼給你捐錢等微小問題,確實有點無聊。現實點說那些都是領導們的私事。我想那些一心為上醫好的上醫的資深教授們看了這文章除了感覺有點激情以外,恐怕更多是覺得在把他(她)們的名字加在了一些無聊的評論中。


========== * * * * * ========== 

作者:沉睡苍穹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8.79.*.*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8日 20:00:11   
长度:278字   
  
一个从未到过的地方竟是故乡 

回眸時激起胸中飛騰的陽光 上醫啊上醫 那名字是我心中永遠的痛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我身上終於布滿沼澤 內心的痛楚顫慄著生出大片大片的荊叢 是誰的淚水流成小溪改變我血管的顏色 又是誰絕望的呻吟漫過土地的胸膛匯成鹼湖泊浸泡我的肝臟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 * * * * * ========== 

作者:cancertail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1.136.*.*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8日 21:23:19   
长度:208字   
  
以前别人问我是什么学校,我出于虚荣心说自己是复旦的,通过在枫林的一年生活,我可以自豪地对任何人说,我是上医的我怕谁 

希望上醫不要被復旦的官僚之氣所影響,復旦你也真應該照照鏡子看看你現在還有哪個系能排在全國第二

========== * * * * * ========== 

作者:skyline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1.138.*.*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8日 23:06:07   
长度:185字   
  
Cannavaro先生: 

不知道你是不是學校的校長、某院實權人士或者是捐贈者,如果是那捐錢對你確實是大事了。我所說的捐錢是指如果討論該捐給誰?新復旦還是上醫就沒有意思了,而不是你指的意思。見諒!

========== * * * * * ========== 

作者:阿白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8.78.*.*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8日 23:44:05   
长度:323字   
  
看了搂主的文章,我确实很感动,太有道理了!! 

說一件小事,每次我乘計程車到楓林校區,跟司機說去復旦醫學院,司機總是覺得有點奇怪,問我是不是在邯鄲路那裡,然後我馬上改口我去上海醫科大學,司機馬上就能領會了,哎,這就以上醫和復旦的區別!! 愛我上醫!!上醫精神永存!!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Schattenjager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 * * * * * ========== 

作者:笑看风云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61.151.*.*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9日 00:00:07   
长度:341字   
  
1、学医的还相信有鬼? 

2、這是什麼氣量?

3、如何解釋每年有那麼多「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復旦大學藥學院、 復旦大學公衛學院、 復旦大學護理學院」。。。 的學生轉繫到復旦大學其他院系?

=================[編輯]

牛*牛在其大作中寫道: 讓復旦見鬼去吧!


========== * * * * * ========== 

作者:乱窜的猫咪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1.95.*.*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9日 00:12:03   
长度:168字   
  
我到现在还不太习惯说自己是负担的。我们近来那年正好是合并的那年,我们对于合并都持反对态度,合并后负担的好处没享受到,反而负担用他们的一堆条条框框来显示他们的威风,真无聊   
========== * * * * * ========== 

作者:Cannavaro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8.242.*.*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9日 12:01:05   
长度:301字   
  
捐给谁还是有必要讨论的。 

因為這涉及到誰用這筆錢。

=================[編輯]

skyline在其大作中寫道: Cannavaro先生: 不知道你是不是學校的校長、某院實權人士或者是捐贈者,如果是那捐錢對你確實是大事了。我所說的捐錢是指如果討論該捐給誰?新復旦還是上醫就沒有意思了,而不是你指的意思。見諒!


========== * * * * * ========== 

作者:动感超人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61.154.*.*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9日 13:49:20   
长度:14字   
  
上医光荣!!!   
========== * * * * * ========== 

作者:青青细胞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61.241.*.*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9日 14:59:49   
长度:88字   
  
每次上复旦的高中同学对我讪笑着说“咱们是校友”时,我都没好气的反驳:“谁跟你是校友!!”   
========== * * * * * ========== 

作者:Cannavaro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8.242.*.*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9日 15:48:55   
长度:56字   
  
回楼上的。 

你和他不是高中同學嘛。當然是校友嘍。呵呵。

========== * * * * * ========== 

作者:上医人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128.249.*.*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9日 16:25:39   
长度:697字   
  
虽然对医学院的再次改名持保留意见,而且对文章中提到的老教授的话不能完全赞同,但我绝对反对两校合并.

沒有必要把兩所完全不相干的學校硬湊在一起,而且這樣做,後患無窮.不過不能怪姚校長, 大勢所趨,不是一個人的力量能改變的.

國外其實有些醫學院是完全獨立的,照樣在醫學領域處於領先地位.跟並不並校完全沒有關係. 但是現在已經並了,那也就只好少發些牢騷,多想想如何能改善兩校的關係,多利用合併的優勢, 儘量避免合併帶來的負面影響.這需要兩校的共同努力,不僅需要復旦人的度量,也需要上醫人的氣量, 大家說對嗎?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夢中常常回到這所令我感激,令我心痛,令我懷念的學校.這裡有我一輩子無法忘懷的恩師, 有我現在正擔任救死扶傷天職的同學和朋友,有我六年青春年華留下的足跡...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 * * * * * ========== 

作者:绝情幽谷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61.142.*.*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09日 22:21:09   
长度:157字   
  
的确,这需要大家的互相适应与谅解。相信复旦和原上医终能和睦融洽的相处,这也是我们上医人和复旦人的心愿。要争创世界前500所大学,连这个都容忍不了,如何走得更远?   
========== * * * * * ========== 

作者:影子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0.15.*.*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10日 08:54:36   
长度:326字   
  
两校的文化差异实在太大了 

無數前輩們的努力給上醫創造了光輝歷史 有些還名位世界前列

而我覺得我們現在似乎抱著這個歷史,沉浸在回憶中 我們不應該只是在這裡嘆息

雖然上醫和復旦合併了 但我們要讓「上醫」這個響亮的稱號 不僅在我們上醫人的心中 更要讓世人永遠的記得

不要隨著時間慢慢地流逝而漸漸淡去 更不能讓「二醫」取代了我們

========== * * * * * ========== 

作者:Cannavaro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8.242.*.*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10日 10:45:52   
长度:397字   
  
少说多做。 
=================[編輯]

影子在其大作中寫道: 兩校的文化差異實在太大了 無數前輩們的努力給上醫創造了光輝歷史 有些還名位世界前列

而我覺得我們現在似乎抱著這個歷史,沉浸在回憶中 我們不應該只是在這裡嘆息

雖然上醫和復旦合併了 但我們要讓「上醫」這個響亮的稱號 不僅在我們上醫人的心中 更要讓世人永遠的記得

不要隨著時間慢慢地流逝而漸漸淡去 更不能讓「二醫」取代了我們


========== * * * * * ========== 

作者:sunnyshu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9.233.*.*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10日 11:29:30   
长度:26字   
  
还是习惯说自己是上医人啊!   
========== * * * * * ========== 

作者:影子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0.15.*.*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10日 11:59:20   
长度:511字   
  
同意 

那大家的牢騷就少發發 多一點相互激勵的話吧

=================[編輯]

Cannavaro在其大作中寫道: 少說多做。

=================[編輯]

影子在其大作中寫道: 兩校的文化差異實在太大了 無數前輩們的努力給上醫創造了光輝歷史 有些還名位世界前列

而我覺得我們現在似乎抱著這個歷史,沉浸在回憶中 我們不應該只是在這裡嘆息

雖然上醫和復旦合併了 但我們要讓「上醫」這個響亮的稱號 不僅在我們上醫人的心中 更要讓世人永遠的記得

不要隨著時間慢慢地流逝而漸漸淡去 更不能讓「二醫」取代了我們



========== * * * * * ========== 

作者:海之蓝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61.151.*.*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10日 22:35:33   
长度:456字   
  
小时候,就对上医如雷贯耳。一直很想往这个学校,因为一生是我的梦想。谁制等我要考大学了,他忽然之间就并给了复旦,于是我报考了复旦。可是对别人说起来,我还是会说我是上医的。因为我第一次说我是复旦的学医的,别人的眼神就不一样了。我不明白,上医那点不入复旦了,不管怎么说,我们是全国第二,负担呢? 

在復旦的一年,怎麼都感覺像邊緣人。 媽媽問我,如果兩校沒有合併,你會考什麼,我很肯定地告訴他,我會選上醫,不悔改 我絕對不後悔坐上醫人,我們都應該為了上醫的榮譽而努力

========== * * * * * ========== 

作者:Cannavaro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8.242.*.*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11日 00:00:22   
长度:563字   
  
我相信大多数向往或热爱上医的人都是这么想的。 
=================[編輯]

海之藍在其大作中寫道: 小時候,就對上醫如雷貫耳。一直很想往這個學校,因為一生是我的夢想。誰制等我要考大學了,他忽然之間就並給了復旦,於是我報考了復旦。可是對別人說起來,我還是會說我是上醫的。因為我第一次說我是復旦的學醫的,別人的眼神就不一樣了。我不明白,上醫那點不入復旦了,不管怎麼說,我們是全國第二,負擔呢? 在復旦的一年,怎麼都感覺像邊緣人。 媽媽問我,如果兩校沒有合併,你會考什麼,我很肯定地告訴他,我會選上醫,不悔改 我絕對不後悔坐上醫人,我們都應該為了上醫的榮譽而努力


========== * * * * * ========== 

作者:小玉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8.79.*.*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11日 00:13:45   
长度:532字   
  
讨论来讨论去就是一句话 

上醫在本學科成就排名要比復旦的排名高,可是上醫卻不幸犧牲給了復旦作為提高其國際競爭力的砝碼,於是氣不打一處來。 我以為 只要作名好醫生依舊是我們的理想,我們完全可以照舊為此奮鬥亞。倒是那些半當中退縮改行的同志們更對不起顏伯伯。我們為什麼要在此嘮叨冠名問題呢,兩校合併出了這麼多漏洞是歷史遺留問題、體制問題。資本主義就是靠兼併搞托拉斯強大起來的,我們中國的大學要想在全球有所作為這未必不是可行之路。看看全球大學排名情況吧,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只要leafok永存就行啦 可能是我沒有學過上醫校歌還沒體驗到上醫精髓吧

========== * * * * * ========== 

作者:饼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61.170.*.*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11日 01:31:46   
长度:1233字   
  
1、学医的还相信有鬼?哪位?是您吗?不能否定,再优秀的群体中也是会有败类的。不知您是否是上医的?如果是的话,我想“您”就属于这类人! 

2、這是出於憤怒的氣量!我們不是上帝,別人打你左臉時,我無法將我的右臉也讓出來讓他打! 3、我是97七年制的學生,在我報考大學的時候我壓根就沒把復旦列入我的參考中,當初我們的成績比復旦任何一個專業都要高出好多。根本就沒有人會屑於向現在所謂的轉系。然而合併之後,由於其名氣和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七年制專業竟然從原來的最高分變成了調劑專業!這根本就是七年制最大的恥辱!試問,這上醫如何就變得如此沒落,進來的學生成了復旦最差的?合併了?吞併了?一個如此名校一夜間成了過眼煙雲?一個曾經讓一代人自以為豪的專業卻成了名符其實的「調劑專業」?誰之過?再看看以上醫招生進來的七年制學生和以復旦名譽招生進來的七年制學生的差別吧。好多人本來就不想讀醫,也受不了這個苦,卻要把人家活生生拽進來,有了機會不逃才怪!


=================[編輯]

笑看風雲在其大作中寫道: 1、學醫的還相信有鬼?

2、這是什麼氣量?

3、如何解釋每年有那麼多「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復旦大學藥學院、 復旦大學公衛學院、 復旦大學護理學院」。。。 的學生轉繫到復旦大學其他院系?

=================[編輯]

牛*牛在其大作中寫道: 讓復旦見鬼去吧!



========== * * * * * ========== 

作者:上医人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128.249.*.*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11日 06:22:57   
长度:182字   
  
我也万万没有想到当年的名牌专业七年制竟会沦落到调剂专业.真是痛心.不过,除了两校合并的因素以外,

現在中國醫療體制的不健康發展,導致大家不願意選擇醫生作為自己的職業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吧.

========== * * * * * ========== 

作者:绝情幽谷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61.142.*.*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11日 11:57:13   
长度:102字   
  
见到了这么多独特的见解,超出了我发贴时的预料,也大大扩展了我的眼界。感谢各位使我更进一步的认识了上医。   
========== * * * * * ========== 

作者:sibuia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20.113.*.*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11日 13:58:38   
长度:24字   
  
国都两制了校还不两制乎!   
========== * * * * * ========== 

作者:Sally.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61.165.*.*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11日 14:59:09   
长度:92字   
  
记得当年填志愿时是义无返顾地填了上医,可才进校就成了复旦。心里一直都认为上医才是我正真的家!   
========== * * * * * ========== 

作者:笑看风云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61.151.*.*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11日 22:05:12   
长度:1766字   
  
1、语无伦次、逻辑混乱。急于把对手一棍子打倒,这就是已经读了6年的七年制学生的水平? 

2、誰打你了?你被打的「左臉」指什麼?不讓打的「右臉」又指什麼? 快說清楚,不然,你還有臉嗎?

3、「七年制專業竟然從原來的最高分變成了調劑專業!」


親身經歷如此巨變你應該多少知道一些其中的原因,坦率地說出來呀。為什麼用一連串的「?」把自己裝扮得像03級的小弟弟?

「一個曾經讓一代人自以為豪的專業卻成了名符其實的「調劑專業」?」


「自以為豪」中的「自」字用得真妙!

=================[編輯]

餅在其大作中寫道: 1、學醫的還相信有鬼?哪位?是您嗎?不能否定,再優秀的群體中也是會有敗類的。不知您是否是上醫的?如果是的話,我想「您」就屬於這類人! 2、這是出於憤怒的氣量!我們不是上帝,別人打你左臉時,我無法將我的右臉也讓出來讓他打! 3、我是97七年制的學生,在我報考大學的時候我壓根就沒把復旦列入我的參考中,當初我們的成績比復旦任何一個專業都要高出好多。根本就沒有人會屑於向現在所謂的轉系。然而合併之後,由於其名氣和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七年制專業竟然從原來的最高分變成了調劑專業!這根本就是七年制最大的恥辱!試問,這上醫如何就變得如此沒落,進來的學生成了復旦最差的?合併了?吞併了?一個如此名校一夜間成了過眼煙雲?一個曾經讓一代人自以為豪的專業卻成了名符其實的「調劑專業」?誰之過?再看看以上醫招生進來的七年制學生和以復旦名譽招生進來的七年制學生的差別吧。好多人本來就不想讀醫,也受不了這個苦,卻要把人家活生生拽進來,有了機會不逃才怪!


=================[編輯]

笑看風雲在其大作中寫道: 1、學醫的還相信有鬼?

2、這是什麼氣量?

3、如何解釋每年有那麼多「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復旦大學藥學院、 復旦大學公衛學院、 復旦大學護理學院」。。。 的學生轉繫到復旦大學其他院系?

=================[編輯]

牛*牛在其大作中寫道: 讓復旦見鬼去吧!




========== * * * * * ========== 

作者:离离·沧浪之水~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8.78.*.*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11日 22:26:55   
长度:240字   
  
楼上的,有观点就请亮出来吧 

犯不著從細枝末節和語詞上挑人的毛病 這樣挺沒意思的

(每次都這樣……-_-#)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清斯濯纓,濯斯濯足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智者樂水,仁者樂山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作者已於2003-08-1201:47:45修改本文※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 * * * * * ========== 

作者:刁刁的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8.78.*.*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12日 00:57:35   
长度:196字   
  
今年我刚毕业,我记得五年前我收到录取通知书是上医的。所以我认为我过去是上医人,现在也是,将来也是,永远是。 

我含淚看完這篇文章,我為有如此多和我一樣上醫情節的同志而感動。 生是上醫人,死是上醫鬼!

========== * * * * * ========== 

作者:桃花部落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0.22.*.*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12日 01:32:20   
长度:376字   
  
历史的车轮啊!无奈!人都有怀旧情结,但也必须面对现实。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后做一名好医生。上医和复旦的名称之争,从发展的眼光看,我认为没有太大的意义。也许现在只是不习惯,或者由一所大学降格为学院感到不太舒服,但不管怎样,木已成舟。上医也不太可能再从复旦分出去了,还是多讨论讨论合并后的路该怎样走。就让上医的辉煌历史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吧,永远都只是辉煌的历史!   
========== * * * * * ========== 

作者:离离·沧浪之水~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218.78.*.*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12日 01:42:03   
长度:531字   
  
其实,我觉得,原文希望深入讨论的并不是简单的感情归属和校名之争 

而是究竟有沒有達到實質性的合併,合併以後所體現出的體制上的弊端,當初的構想和現實的差距,等等。我覺得這是更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此外,作者顯然忽略了並校以後調劑制度對醫學院的危害這一問題

另:文中的一些錯誤,相信大家都看出來了: 1,醫學院的辦公樓是「治道樓」,不是「正道樓」 2,文章開始處把日月光華和楓林在線的「楓林視點」混為一談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清斯濯纓,濯斯濯足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智者樂水,仁者樂山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作者已於2003-08-1201:48:42修改本文※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 * * * * * ========== 

作者:上医人   
标题:Re: 新复旦的三年之痒-上医和复旦的合并的前后   
来自:128.249.*.*   
发贴时间:2003年08月12日 07:23:51   
长度:632字   
  
看来在这里发言的不仅仅是枫林的学生,还有复旦本部其他专业的学生.不知道复旦的领导们,

有沒有到過這裡來看一看呢?既然上醫已經並給了復旦,那麼關於並校後的總總怨言的出現, 不能不說是作為當家人和決策者的復旦領導的一種失敗.建議到這裡來看過的復旦本部其他專業的同學, 有機會可以向你們在本部的復旦老師和領導們建議到楓林視點來看一看,讓他們能針對各種怨言無則加勉, 有則改之,這可是以正面的態度為加速復旦早日能進入世界一流大學的排行榜作貢獻啊!

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15:01 2004年6月24日 (UTC)

這個條目有問題吧~[編輯]

如條目中所述的話,「上海醫學院」這個單詞現在指的應該是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原上海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可是條目中敘述的都是原上海醫科大學的內容,僅就條目來講的話有些文不對題,與其這樣不如把條目整體移動到上海醫科大學條目下。

要說上醫確實很慘,叫復旦吞的骨頭都不剩了,聽說行政序列完全打散,連原來自己的醫院都徹底歸了復旦管;說起來無論是北醫-北大;上醫復旦;協和-清華;華西-川大,這些醫科院校被吞掉大多是拉郎配,醫科院校很虧,醫科院校的學僧校友也都很鬱悶,包括我到現在根別人說都只說我是北醫畢業的,雖然最後給我的是北大的證。但是百科全書畢竟是百科全書,寫百科全書還是應該以客觀事實為基準,即便這個事實讓人不爽--有組織無紀律 (talk) 看看雪夜貓子是個啥 16:41 2005年2月13日 (UTC)

你不知道,上海醫科大學=上海醫學院,上海醫科大學原本就叫上海醫學院。還是用上海醫學院的名稱好,沒必要改名醫科大學,無論怎樣,都是上醫 Ncumc-shmc

上醫校史[編輯]

作者: zxwlmm 標題: 上醫校史講座 暱稱: 無拍子·思鄉進行時 來自: 192.168.*.* 經驗值: 10737 發貼時間: 2005年05月20日 23:03:50 等級: 博大精深 長度: 6854字


主題:漫話上醫的傳統與精神

主講人:刁承湘


之所以說是「校史講座」,因為老奶奶的確是在講上醫七十四年的校史。1開場ppt上就 寫道:

              不忘历史     传承精神 
              开拓创新     再铸辉煌 
                                       (上医 1927-2000) 

最後那個括號讓我莫名感動了一把。

我按當時抄的ppt還有自己的記憶整理的,有些資料不完整。


第一部分:學校沿革


1927年9月,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南京大學的前身)醫學院成立,顏福慶先生任校長,指 定上海吳淞前國立政治大學為院址。

1928年2月和5月,隨學校分別更名為 江蘇大學醫學院 和 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同年, 中國紅十字會總醫院(即現在的華山醫院,成立於1907年)收歸成為學校的第一所教學 醫院。同時創辦了吳淞衛生所,作為公共衛生學院的實習教學區。

1932年,由國民黨教育機構批准,學校獨立,更名為 國立上海醫學院。

1933年6月,在江灣、某葉姓大官捐贈的私家花園上建起澄衷療養院(以其父的名字命名 ),作為學校的第二所教學醫院。後劃歸上海市衛生局管理。

1934年六月,由當時的校長朱恆璧先生提出老校訓:正誼明道。取意西漢董仲舒所謂之 「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具體意義有請達人解釋。(老奶奶說,這句校 訓明顯比新校訓有型嘛。)

1936年,現在的東一號樓和中山醫院建成,學校遷至現在的楓林路校址。中山醫院成為 第三所教學醫院。藥學院和護理學院成立。

1937年五月,沈家浜路 更名為 醫學院路。(講到這裡老奶奶不無感慨地說,雖然我們 的學校沒有了,但是醫學院路還在,我一陣唏噓啊……)

1939年夏,學校轉移至雲南昆明白龍潭,僅小部分師生留在上海。

1940年底,學校再次轉移,至重慶歌樂山。(老奶奶說,他為了變小織曾去重慶尋找舊 址,已經完全找不到了。)

1946年5月至8月,師生分三批遷回上海。(途中曾有一艘裝載儀器設備和檔案資料的船 在長江中沉沒,導致部分歷史資料丟失。老奶奶說,重慶的校友會很好的,知道她編校 志,還特意到重慶檔案館去幫她搜集資料。)

1949年7月,上海解放,上海軍事管制委員會正式接管學校;9月,學校更名為上海醫學 院。

1950年,上醫地下黨公開。(老奶奶說,當時上醫是上海學生運動的急先鋒,即使學校 主體向西南轉移了,留在上海的學生仍然積極組織地下工作。我們上醫地下黨的第一任 支部書記,曾經接受周總理的資助出國留學,後來做了中央保健局的局長。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大調整。公共衛生學院成立。2月,中共上海醫學院委員會正式成 立。5月,婦產科醫院、兒科醫院(這兩所醫院的前身是西門婦孺醫院,後來各自自立門 戶)和五官科醫院正式成為學校的附屬醫院。10月,學校更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上 海第二醫學院為原震旦大學醫學院。)

1956年9月,重慶醫學院成立。56至59年間,重慶醫學院的校長一直由上醫校長兼任,學 校計有四百多名教職員工赴渝支教。三年後,上醫當時的副校長錢悳先生轉任重慶醫學 院校長。此後上醫亦陸續有教職員工赴渝。老奶奶說,當年中央的意思是讓上醫前往重 慶發展,當時的校長考慮再三,覺得學校還是應該留在上海,而提出以上醫的力量在重 慶另建一所醫學院的想法,並且實行了。重慶醫學院就像上醫在重慶下了一個蛋,這種 血緣關係是無法切斷的。每次重慶醫學院校慶,只要是上醫的領導去講話,台下總是掌 聲雷動。到現在,重慶醫學院的人仍然將上醫視為他們的根。

1956年12月,學校有16位老師被評為一級教授。這個數目在全國所有大學(並不限於醫 學類)裡邊僅次於北大(20位)。

1957年9月,30周年校慶的時候,舉辦了建院以來最大規模的學術報告會。

1959年3月22日,學校正式被評為全國16所重點高校之一。

1966年5月6日至1976年,文革時期……………………………………………

1977年,恢復高考。

1978年,學校被批准成為全國首批(22所)碩、博授予單位之一。

1985年1月,研究生院正式獲批准成立。5月,學校更名為上海醫科大學。

1987年9月,60周年校慶,新校訓「嚴謹 求實 團結 創新」出台。32級校友張治道先生 為學校捐款100萬美元(老奶奶說,這個人對學校的感情不是一般的。1並不是經商的, 就憑著在米國行醫,能為學校捐這麼多錢。這位牛人現在就住在治道樓12樓)。

1989年11月,學校有13個學科被國家教委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整個醫學體系總共53個 ,我們占了將近四分之一)。

1991年,學校獲得國家「211工程」(面向21世紀,建設100所世界一流大學)的信息, 開始著手準備工作。

1994年10月,通過「211工程」預審。上海市同批通過的只有復旦和交大,而且都比我們 晚。

1997年10月,70周年校慶,江總書記題詞:嚴謹 求實 團結 創新,顏福慶塑像落成揭幕 。(我估計這時候已經有合併的風聲了……)

1998年,學校被評為XXXX無菸環境。(這個的ppt一閃而過,不過我比較感慨……)

2000年4月27日,正式合併。


最後請大家記住,上醫的校慶日是10月27日,合併紀念日是4月27日。


第二部分 傳統與精神


名師雲集,學科齊全:

顏福慶校長是耶魯大學博士學位亞洲第一人;

建校初就強調教師專職,反對開業(當時醫生開也是很普遍的,不像現在要層層審批) ,並且建立了教師學術休假制度(執教滿4年者可休假外出進修一年)以培養師資,同時 有很多上醫畢業生拿到「庚子賠款獎學金」外出進修後回校任教,包括十六位一級教授 中的林兆耆、王淑貞、陳翠貞、沈克非和黃家駟五位;

50年代,學校擁有16位一級教授,22位二級教授,在學校確定的55名重點師資中有5位院 士;

(老奶奶有句話沒說,就是現在的老師比起當年,不行鳥~)

學校有國家重點學科13個、衛生部學科重點建設項目20個、上海市醫學領先學科8個、教 委重點學科6個、「211工程」支持項目9個;

碩士點44個,博士點30個;

嚴謹求實,勤奮進取:

重視三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提倡三嚴(嚴格要求,嚴肅態度,嚴密 方法),學生淘汰率高(汗一記);

33年開始實行獎學金制(平均分90以上1剛),優秀畢業生頒發金質獎章並有機會出國深 造(一年就1個名額……);

畢業生以作風嚴謹、工作踏實、勤奮刻苦、好學上進、愛國為民廣為稱道,出了43位院 士;

艱苦創業,追求創新:

我們的「第一」:

全國—— 首個衛生實驗區、第一本藥理學教科書、第一例腦腫瘤開顱手術(中山)、第一台靜立 垂屏人工心肺機(以及)第一例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第一個多道程控電子耳蝸 and

so on… 

世界—— 真絲人造血管應用於臨床、游離足趾再造拇指(華山,楊岳東教授)、飲水與肝癌的關 系(蘇德隆教授)、小細胞肝癌早診早治新概念(以及)裸鼠肝癌轉移動物模型(中山 ,湯釗猷教授)、手功能重建及臂叢根性撕脫傷的修復(華山,顧玉東教授)、B肝病 毒持續感染及免疫耐受(聞玉梅教授);

服務人群,愛國奉獻:

在學校的辦學宗旨、校歌及畢業生誓詞中「為人群服務」都是核心;(老奶奶說,人群 的概念和人民是有些微不同的,我強烈懷疑是因為建校時是國民黨執政)

學校始終非常重視預防醫學專業的教學和培養;

學校教師帶頭捐獻遺體,截至2000年4月累計有八百多具;

積極組織抗日、援朝醫療隊;

除承擔建設重慶醫學院的任務外,還支援了新疆醫學院、大連醫學院(我們家!!!! !!!!!!!那個爛學校……)、上海鐵道醫學院和軍事醫學科學院的建設;

ps一下:老奶奶說,當時建重慶醫學院的時候,純粹就是在戈壁上開墾。當時重慶和上 海的條件,那是一個天一個地。可是上醫的老師還是一批一批地到重慶去了。一位重慶 醫學院的老校長,(可惜名字我沒記住...><...),愛人和母親也都是上醫人,當 學校問他願不願意到重慶去的時候,全家一致同意,義無反顧的遷往大西南。後來奶奶 去採訪這位老先生,才得知由於水土的原因他的母親到了重慶沒幾年就去世了,後來他 的老愛人也先他而去。但是這位老校長對上醫的感情這麼多年都沒有變過,他甚至對他 的後人說,他死後,無論如何要把他的心帶回上醫。狂感動阿Ncumc-shmc

中外交流,博採眾長:

……


報告完畢,嗯。

--

  世界之大,为我所变                            

-- ※作者已於 2005-05-21 10:08:27 修改本文※


========== * * * * * ========== 

作者: caoshen 標題: Re: 上醫校史講座 暱稱: 風蕭蕭兮易水寒 來自: 192.168.*.* 經驗值: 3517 發貼時間: 2005年05月20日 23:17:12 等級: 對答如流 長度: 141字

感動ing

========== * * * * * ==========  

作者: liuxuscorpio 標題: Re: 上醫校史講座 暱稱: 日尼禾爾*前生來世 來自: 192.168.*.* 經驗值: 30665 發貼時間: 2005年05月20日 23:18:12 等級: 論壇砥柱 長度: 68字

贊啊 可以看出,老人們還是都不大喜歡合併的。 雖然我不老,我也不喜歡

========== * * * * * ==========  

作者: sunfield 標題: Re: 上醫校史講座 暱稱: KID~風雨秋窗花月春江 來自: 218.82.*.* 經驗值: 5067 發貼時間: 2005年05月20日 23:28:34 等級: 精於此道 長度: 97字

最後請大家記住,上醫的校慶日是10月27日

========== * * * * * ==========  

作者: DANGDANG 標題: Re: 上醫校史講座 暱稱: 懷念筆架山…… 來自: 192.168.*.* 經驗值: 2704 發貼時間: 2005年05月20日 23:36:42 等級: 對答如流 長度: 70字

對的,眼睛有點濕


========== * * * * * ==========  

作者: IloveShangYi 標題: Re: 上醫校史講座 暱稱: 老人家 來自: 202.120.*.* 經驗值: 102 發貼時間: 2005年05月21日 08:42:38 等級: 初來乍練 長度: 22字

上醫我心中永遠的愛!!

========== * * * * * ==========  

作者: doctorjack 標題: Re: 上醫校史講座 暱稱: 小老鼠-清茶怡人 來自: 61.173.*.* 經驗值: 3933 發貼時間: 2005年05月21日 14:58:02 等級: 對答如流 長度: 430字

錢惪教授,一級教授,傳染病學家。重慶醫科大學校長。 估計現在已經過世了。kidney cancer 游離再植 楊東嶽教授,好像不是楊岳東。:)

上醫給了我很多,在我心中,儘管覺得她有這樣或者那樣的不讓我滿意的地方,但是我 依然非常愛她。今天的我依然在為我的母校工作。這點,讓我覺得很自豪。:)

也許將來有一天,或許這天不會很遠,我會離開這塊土地,離開我熟悉的環境,離開東 一號的草坪,我曾經居住過的老宿舍。但我不會忘記這裡,不管是到哪裡:)


========== * * * * * ==========  

作者: thbthb 標題: Re: 上醫校史講座 暱稱: 山抹微雲 來自: 192.168.*.* 經驗值: -17 發貼時間: 2005年05月21日 18:18:00 等級: 新手上路 長度: 131字

「上醫」中國人辦的第一所醫學院。。。。。。可惜啊。。。志不同道不和。。。為什 麼要和××合併啊。。。。要合看來也應該和南京大學合併啊

========== * * * * * ==========  

作者: ceciliashine 標題: Re: 上醫校史講座 暱稱: 清風 來自: 61.173.*.* 經驗值: 585 發貼時間: 2005年05月21日 23:50:41 等級: 略懂一二 長度: 173字

偶進上醫第二個月就有幸參加了70周年校慶,大家都很高興,並想像著多少年後80、90 年校慶再相聚,結果盡然就再也沒有了,連75校慶也沒等到,取而代之的是復旦100校慶 ,傷心ing08:42 2005年6月6日 (UTC)Ncumc-shmc 08:42 2005年6月6日 (UTC)

========== * * * * * ==========  

暱稱: SMU993295 來自: 128.125.*.* 經驗值: 0 發貼時間: 2005年06月06日 07:59:59 等級: 新手上路 長度: 55字

1927年--2027年 百年上醫


2027光復上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