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梁山伯與祝英台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中國文化遺產專題 (獲評初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文化遺產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文化遺產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浙江專題 (獲評初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浙江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浙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文學專題 (獲評初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文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文學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何占豪與陳鋼編寫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否應列入此條目中? ~ 鳥達 11:57 2005年7月11日 (UTC)

你覺得不適合放在這個條目中嗎?(簽名可用工具列由右數來第二個icon)--KJ (talk) 15:33 2005年7月11日 (UTC)
抱歉,之前沒看到已經列入--鳥達 00:38 2005年7月18日 (UTC)

關於故事大綱[編輯]

此傳說真正起源與河南汝南縣,請作者更正次文檔.--130.88.134.3

有關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編輯]

本人番查了en: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發覺中國在2003年和2005年並沒有把梁祝故事申報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申請的只是崑曲藝術、古琴藝術、新疆木卡姆、蒙古族長調民歌等而已。也只有在2006年國家文化部把其列作國家級非物質遺產而已,想問有沒有證據顯示中國曾把梁祝故事申報入聯合國教科文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蜜蜂 (Talk) 2007年9月17日 (一) 13:47 (UTC)[回覆]

顯然我過去的寫作習慣很不好,沒有附上參考出處。此文是在國家圖書館撰寫,撰寫時參考了至少兩本學術論文,要我再去把這兩本學術論文找出來也是可以的,我還記得它們放在國圖的哪個架上。不過在我重新附上資料之前,不反對將可能是錯誤或是讓人起疑的內容直接移除。—KJ(悄悄話) 2007年9月17日 (一) 15:33 (UTC)[回覆]
可參考這個Stewart~惡龍 2007年9月18日 (二) 16:37 (UTC)[回覆]

祝氏名字的古代文獻記載[編輯]

@Yumeto關於閣下的移動,請問是哪一個古代文獻記載了祝氏的名字?該文獻對於祝氏的名字具有「主人」的權力嗎?--Matt Smith留言2023年4月26日 (三) 02:06 (UTC)[回覆]

如《通俗編》引較早有記載此故事的《宣室志》作「英臺」。--紺野夢人 2023年4月26日 (三) 06:24 (UTC)[回覆]
這些文獻不像是祝氏的主人,可能不適用NC:NFM。--Matt Smith留言2023年4月26日 (三) 07:30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