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紹興和議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關於59.115.79.223加入的內容[編輯]

但是此說忽略了南宋初期在宋金富平之戰(1130年)中,曾動員數萬騎兵參戰仍然戰敗的事實(最高記載數字是七萬騎兵)。富平之戰使得金國佔領了關中和附屬的養馬場,雖然後來南宋一度以外交手段收回關中(1138年),但到1140年仍然守不住而被金國永遠佔領。所以紹興和議只是確認南宋軍力守不住關中的事實,把此和議歸罪是後來北伐失利的原因,有倒果為因的嫌疑。

這和「《紹興和議》使宋朝永久失去了原來北宋的山西和關中養馬的馬場,從此岳家軍的背嵬戰士萬騎馬軍成為南宋一朝的絕唱,宋朝直至覆滅,都只能靠步兵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精騎對陣。後來南宋的「隆興北伐」和「開禧北伐」,以步兵逆擊金國精騎大敗而歸,原因之一就是這個《紹興和議》導致南宋騎兵力量可以忽略不計,無法和紹興年間的南宋軍隊相提並論。」並無矛盾。
建炎四年1130年富平之戰時的西軍騎兵的實力,那是不能和紹興十年1140年岳家軍的背嵬騎兵相提並論的。西軍騎兵無法和金國騎兵對陣,結果是必敗,沒贏過一次。而岳家軍的背嵬騎兵和金國騎兵對陣,贏多負少。除了將領士兵的素質差異之外,其馬匹質量也是不同的。西軍騎兵的馬匹來源,是北宋時代在洛陽一帶少量次等戰馬,以及不斷累積的從大理、西夏、遼國交易來的次等馬匹,無法和金國的上等戰馬相提並論。而1140年岳家軍背嵬騎兵的馬匹主要來源,則是1136年楊再興從偽齊順州馬監俘獲的萬匹金國給予偽齊的上等戰馬。偽齊和北宋一樣,除了一個出產次等戰馬的洛陽地區,沒有好馬可用,上等戰馬要靠金國從北方補給。1140年岳家軍的百戰不殆的背嵬馬軍,是1136年楊再興的運氣加上岳飛善於訓練騎兵的結果。其它宋軍的騎兵部隊,主要以偵察為主,或者多用於後勤運輸,能對陣搏殺的戰鬥騎兵幾乎沒有,這和8000鐵騎用於戰鬥的背嵬馬軍根本不是一回事。1141年為簽《紹興和議》殺岳飛,派張俊部將田師中搞垮岳家軍,是斷送了南宋維持主力戰鬥騎兵的最後機會。(注意紹興和議後南宋的地盤連洛陽都沒有了,一塊像樣的草場也沒有了,1140、1141年背嵬馬軍的那萬匹上等好馬就是可以延續後代,這下也全無著落)

但南宋初期也有李成、孔彥舟、酈瓊這些依附齊國投降金朝的宋朝叛將,此三人都是河北漢人,接受的也是宋朝教育,可是卻舉兵反宋投降金朝,不但造成宋高宗的北伐失敗,也是南宋無法收復失地的原因之一。

這和「從此北方漢人不但完全在名義上成為金國臣民,而且不能南逃,否則將被遣返。這造成了北方漢人沒有選擇地成了宋的敵國子民」不是一個話題。一個活體能生存下去而不被消滅,靠的是身上的健全機體那一部分,而不是考慮那些爛肉腐爛機體那一部分。內部奸細永遠有可能存在,但因為這個,你就要把自己身上的好肉也都一起割了?這是什麼邏輯?孩子和洗澡水一塊都倒掉,確實省事。
至於什麼「造成宋高宗的北伐失敗」,可算是奇談怪論了。宋高宗什麼時候北伐過?玩笑不是這麼開的。
宋高宗不是不想收復失地,多點統治地盤對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但他不想通過軍事收復失地,而是想通過和議能保住多少算多少。宋高宗從來都是被動防禦的,你來打我了,我忙不迭地拼命抵擋。主動出擊的南宋將領,多被高宗用金牌制止。這個什麼「宋高宗的北伐」的說法,對宋史研究者來說,真有點太過匪夷所思了。

age317: 基本上,原文把岳飛、韓世忠等受過宋朝忠誠教育的華北漢人,與後來沒有受過宋朝忠程教育而降蒙、滅宋的張柔、張弘範父子做對比,明顯是想對照出宋朝教育的成功,才有岳飛等人保住南宋的成果。但原文卻忽略另一批受過宋朝教育卻反對宋朝、打死不降宋的河北漢人(李成、孔彥舟、酈瓊都是偽齊的將領,在齊國被取消後,卻寧願投降金朝而不隨著河南、陝西一起回到南宋手中,可證他們對宋朝已無任何感覺,酈瓊後來還極力貶低南宋將領並大拍兀朮馬屁)。加上苗劉之變的影響,這些都是讓高宗接受紹興和議的重要原因--南宋將領無法讓人放心信任,故高宗用和議來完成收兵權的目的。

另外,宋高宗確實想過要北伐,但是因為酈瓊的叛變而放棄此念,更因此從主戰轉為主和,認為必須接受屈辱的和議,才能抑制這些驕兵悍將以收回兵權,集權中央:

中研院院士陶晉生(專長宋遼金元)在他的《中國近古史》139頁寫到: 「自紹興四年趙鼎入相,五年趙鼎、張浚為左右相,與高宗積極準備北伐。六年,趙鼎與張浚不和,求去。張浚薦秦檜。七年,朝廷用呂祉督師江上,準備對偽齊用兵。不料呂祉與諸將不和,制馭無方,酈瓊以軍隊四萬人叛歸劉豫。張浚因此罷相,不再被高宗重用。這一事件似乎是高宗從主戰轉而主和的一個關鍵。」

韓世忠何時接受過「教育」?[編輯]

從維基百科的〈韓世忠〉條目可知,韓世忠「少時出身貧寒,嗜酒無賴,1105年從軍,時年十七,擅長騎射」、「韓世忠早年不識字,解職後開始自學文化,詩文不多,但是豪氣十足」,說明韓世忠是升官後慢慢自學,並未受過外來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