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討論:2012年首頁設計建議/草案/Ericmetro/2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設計簡介[編輯]

  • 內容位置略作調整,以改善低解析度顯示,增加DYK關注程度。
  • 增加社群信息。

--Ericmetro留言2013年1月18日 (五) 14:51 (UTC)[回覆]

意見收集[編輯]

  • |非常不錯的一個文案,各人覺得是不是可以把「已有638,140篇中文條目」的字號在放大點,以及給頂欄部的文字加樣字體「雅黑、黑體、麗黑、文泉」雖然大部分用戶的默認字體已經是這些了可是XP在國內的用戶群……。還有就是我覺得頂欄上的「維基百科」「人人可編輯的百科全書」不用加上連結也可以。--Jyu..(عشق، مانند لوتوس). 2013年1月18日 (五) 16:31 (UTC)[回覆]
  • 最好不要這麼做(但作者已經這麼做了)。你需要明白的是指定字體當然以各平臺最優秀的字體爲佳,故 Mac 爲 Hiragino Sans(而不是華文細黑),Linux 爲文泉驛微米黑(而不是文泉驛正黑),至於 Windows,我不認爲微軟雅黑是一款值得選用的字體。說實話,對 font-family 沒必要操那麼多心——特別是你竟將「雅黑、黑體、麗黑、文泉」歸納在一起——除了這樣可以顯得你比較專業。——Lek留言2013年1月18日 (五) 21:19 (UTC)[回覆]
初衷是標題使用非襯線體,開始只是定義了Sans-serif。Mac和Linux系統默認是非襯線體,對Windows是按優先使用順序排序,不過許多簡體用戶只擁有華文細黑、黑體、微軟雅黑等非襯線字體,只好退而求其次了。--Ericmetro留言2013年1月19日 (六) 05:33 (UTC)[回覆]
  • 哈?Mac 和 Linux 什麼時候變成「默認非襯線體」了,難道根據 font-family 的指定順序指定字體不是瀏覽器的事而是系統做的決定?「對Windows是按優先使用順序排序」,什麼意思?以及,根據「簡體用戶」來區分對象有點蛋疼,而「許多簡體用戶只擁有華文細黑、黑體、微軟雅黑等非襯線字體」就更奇怪了,華文細黑是 Mac 用戶的系統字體(但既然是 Mac,就代表用戶也有 Hiragino Sans),黑體又是指的什麼黑體?——Lek留言2013年1月19日 (六) 13:11 (UTC)[回覆]
這裡主要是避免一些舊版本Windows使用系統默認宋體或細明體顯示標題,故選擇了Windows下常見的非襯線體,簡體Office安裝時會帶有華文細黑。Mac與Linux系統默認字體為非襯線體,因此不再具體指定了。--Ericmetro留言2013年1月19日 (六) 14:41 (UTC)[回覆]
  • 其一,你所指的「黑體」的名字叫「中易黑體」,而「黑體」等同於你口中的「非襯線體」,這兩者不能混爲一談;其二「簡體Office安裝時會帶有華文細黑」,關於這個,一般的 Office 用戶(即使是正版用戶)在安裝時很有可能會忽略安裝(安裝模式爲「典型」時是不會安裝的),而大多數的用戶又是盜版用戶,我不認爲討論一個如此小的安裝基數的字體是否必要是有意義的;其三,「Mac與Linux系統默認字體為非襯線體」這句話似乎與我們所討論的無關,因爲瀏覽器上的字體是由 font-family 指定的,與系統默認字體無關——補充:我大概明白了你的意思,但 Mac 與 Linux 的瀏覽器顯示系統默認字體的情況僅在 font-family 沒有指定中文字體時(例如只有 sans-serif)才會出現——;其四,你的 font-family 寫錯了(sans-serif 也不能放在非末尾的地方,因爲它並不是一款字體)。——Lek留言2013年1月19日 (六) 19:00 (UTC)[回覆]
  • 關於設置字體只是個人想法,覺得會更加的美觀點。但是關於條目數據的那段文字適當的增加下字號到是應該的。還有感覺配文的圖片有點小了,改成250-300px是不是更好點。--Jyu..(عشق، مانند لوتوس). 2013年1月19日 (六) 14:18 (UTC)[回覆]
目前統計的字號還是暫時參考當前首頁的,可惜大圖在解析度較低的環境下可能會影響一些布局效果。--Ericmetro留言2013年1月19日 (六) 14:55 (UTC)[回覆]

「特色條目」四個字鎮不住這個欄目了,想點辦法…… --達師261442 2013年1月19日 (六) 10:34 (UTC)[回覆]

「特色條目」文字的顏色換成「特色內容之星」的主色是否更好?Luthefirst 2013年3月19日 (二) 08:30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