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緣 (中道僧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隨佛尊者,2008年在其編著的《相應菩提道次第》及2014年公開發表的、《十二因緣之原說與奧義》中,根據漢譯《雜阿含經》、南傳《相應部》當中七事修多羅的古老共說,提出其自稱的原始佛教教義,指出十二因緣是「以六處為分位」,不是部派所傳說的「以識為分位」,不同於《舍利弗阿毘曇論》、 《發智論》、《大毘婆沙論》 、《俱舍論》、《清淨道論》、與《大智度論》、 《瑜伽師地論》等論之定義。此說法與傳統詮釋有所出入,而未普遍認可。

內容[编辑]

  1. 無明,不如實知五陰六入處如何生起及如何滅盡,因此而不知五陰六入處是因緣緣生,因緣緣生則非恆常而是敗壞磨滅之法,如是對於因緣法與緣生法不如實知見則為無明。無明不是發生在過去世,而是在當前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觸入處不如實觀察如何緣起,所以無法如實知五陰如何生起,而有無明。[1]
  2. 行,妄見五陰六入處是我、是我所擁有,是名為行,又名為「我見」。[2]
  3. 識,為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即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意覺等此六種知覺),是緣名色(六根六境的因緣)而生,即「名色緣識」。
  4. 名色,色指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和五境(色境、聲境、香境、味境、觸境);名即是受、想、行,亦即為法境,指只有名相而非形質。由於有情眾生對於識食(對於可引發欲貪的知覺經驗)之欲求,因此六根追逐六境而再度產生六根六境的因緣,即「(愛)識緣名色」。[3]
  5. 六入,又稱六入處,為每一生之始,指六種感覺器官(視覺系統、聽覺系統、嗅覺系統、味覺系統、觸覺系統、意覺系統)與六境(可見光、可聽聲波、可嗅氣味、可嘗分子、可觸對象、可知覺的情緒感受、聯想比對憶持歸納、與意志意向決斷)為緣而生六識的當下實況(眼色為緣生眼識、耳聲為緣生耳識、鼻香為緣生鼻識、舌味相緣生舌識、身觸為緣生身識、意法為緣生意識)。
  6. 觸,指根境為緣生識,根境識為緣時的代名詞,即眼根與色境為緣生眼識,稱眼觸;耳根與聲境為緣生耳識,稱耳觸;鼻根與香境為緣生鼻識,稱鼻觸;舌根與味境為緣生舌識,稱舌觸;身根與觸境為緣生身識,稱身觸;意根與法境(受、想、行)為緣生意識,稱意觸。觸可分為無明觸與明觸,無明觸即為凡夫「不如理作意,不如實知見之下的六根六境為緣生六識」的代稱詞,而明觸則為入流聖者「如理作意,如實知見之下的六根六境為緣生六識」的代稱詞。
  7. 受(想、行),指在六根六境為緣生六識(六處入處之六觸)時,所生之情緒感受,以及聯想、比對、憶持、歸納,以及意志意向決斷。
  8. 愛,由於對於因緣緣生的現實不如實知見不如理作意,故在六根六境為緣生六識的當下,對此六識有著不切實際的欲求:這是「我」,這是「我所」擁有的,這是「我所欲求貪愛」的或「我所嗔恚厭離」的,於是產生「我見」。[4]
  9. 取,也就是以為五受陰六入處是我、是我所擁有的。
  10. 有,即為「識緣名色,(愛)名色緣識」的繫縛。名色為緣(六根與六境為緣)生起六識,貪愛識食而又使六根追逐六境,使六識與六根六境的因緣宛如結縛一般被貪愛綁在一起。[5]
  11. 生,指因「識緣名色,(愛)名色緣識」的繫縛未斷,而持續有六根再有再生之因緣。
  12. 老死,即為生的過程當中,由於六根六境六識的因緣是一個自我敗壞磨滅,無法永久持續維持現況的過程;而凡人渴望妄可以生而不死常樂我淨,但有生的過程必定有老病死,因此 佛陀說緣生有老死正是提醒一般世俗大眾這個不願面對的真相。

註釋與引用[编辑]

  1. ^ 見雜阿含經第251經:尊者舍利弗言: 「所謂無知,無知者是為無明。云何無知?謂:眼無常不如實知,是名無知,眼生滅法不如實知,是名無知;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如是,尊者摩訶拘絺羅!於此六觸入處如實不知、不見、不無間等,愚{闇}[癡]、無明、大冥,是名無明。」
  2. ^ 見雜阿含經第57經:「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是我;若見我者,是名為行。」
  3. ^ 見雜阿含經第39經:「…彼五種子者,譬:取陰俱識;地界者,譬:四識住;水界者,譬:貪喜四取攀緣識住,何等為四?於色中識住,攀緣色,喜貪潤澤,生長增廣;於受、想、行中識住,攀緣受、想、行,貪喜潤澤,生長增廣,比丘!識於中若來、若去、若住、若沒、若生長增廣。比丘!若離色、受、想、行,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
  4. ^ 如雜阿含經第57經所記載: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是我;若見我者,是名為行。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轉?無明觸生愛,緣愛起彼行。
  5. ^ 如雜阿含經第239經所記載:云何結所繫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結所繫法。云何結法?謂:欲貪,是名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