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蘇友好合作條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印度-蘇聯關係
雙方在世界的位置

印度

蘇聯

《印蘇友好合作條約》印度蘇聯於1971年8月9日簽署的條約,定立了兩國相互戰略合作的基礎。這條約與印度在冷戰前期的不結盟立場有着重大差別,是對中美在孟加拉國獨立戰爭立場的回應,也被視為1971年印巴戰爭爆發的一個重要因素。[1]

背景[编辑]

孟加拉人民聯盟在1970年巴基斯坦大選勝出,總統葉海亞·汗及人民黨(PPP)拒絕接受結果,引起東巴基斯坦地區(現孟加拉)人民的強烈抗議。其後,為遏制當地日益激烈的分離思想,軍方發動「探照燈行動」,血腥清洗孟加拉的知識分子、民族主義者及印度教徒,導致大約1000萬人逃往印度成為難民。[2]大量外國人口的湧入為印度帶來了經濟、社會及國家安全的擔憂,加上邊境旁的重大人道主義災難,令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希望以軍事介入的方式,阻止巴基斯坦軍隊的行動,讓難民返回家園,並幫助穆克蒂巴希尼將東巴基斯坦從聯邦中分離出來。[3][4]

可是,巴基斯坦與中美兩國關係密切,葉海亞汗與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有私人的交情,冷戰背景下也使巴基斯坦在地緣政治上具重要地位,因此美國和中國都拒絕進行干預及批評,尼克松還曾試圖壓制相關報導。[5][6][7]這種情況下,甘地在向東巴基斯坦派兵的決定上猶豫不決。蘇聯這時與印度進行了接觸,隨後於1971年8月簽署了《印蘇友好合作條約》,條約的內容非常寬鬆,但卻對北京及華盛頓發出了強烈的信號,中美擔心這會把印度推向蘇聯陣營,而且尼克森也需要勃列日涅夫來結束越南戰爭,於是最終採取了不插手的立場,印度也在巴基斯坦發動成吉思汗行動後直接軍事干預內戰[8][9]

條約內容[编辑]

條約涵蓋了雙方在科學、藝術、旅遊及體育等領域的合作共識,也承諾不參加任何針對對方的軍事同盟,並承諾在對方遭到襲擊時會提供軍事支持。該條約的期限為20年,印蘇雙方於1991年8月8日再延長條約20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在1993年訪問新德里,簽署了更新的《印俄友好合作條約》,時效同為20年。

另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1. ^ Hanhimaki 2004,第165頁
  2. ^ Southwick, Katherine. Brad K. Blitz; Maureen Jessica Lynch , 编. Statelessness and Citizenship: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Benefits of Nationality.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11: 119. 
  3. ^ Bangladesh Islamist leader Ghulam Azam charged. BBC. 13 May 2012 [13 Ma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5). 
  4. ^ Bangladesh sets up war crimes court – Central & South Asia. Al Jazeera. 25 March 2010 [23 June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5 June 2011). 
  5. ^ Remarks of President Richard M Nixon on 10 April 1971 at State Department signing of Biological Weapons Convention.

    Every Great Power must follow the principle that it should not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llow any other nation to use force or armed aggression against one of its neighbors.

    . USIS Text, pp 1–2.
  6. ^ Mishra, Pankaj. Unholy Alliances. The New Yorker. 23 September 2013 [31 March 2016]. ISSN 0028-792X. (原始内容存档于19 March 2016). 
  7. ^ US, China suppressed genocide reports during Bangladesh liberation war. Zee News. 25 March 2015 [31 March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8 December 2020). 
  8. ^ Bangladesh: Out of War, a Nation Is Born. Time. Vol. 98 no. 25. 1971-12-20 [2008-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January 12, 2007). 
  9. ^ Southwick, Katherine. Brad K. Blitz; Maureen Jessica Lynch , 编. Statelessness and Citizenship: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Benefits of Nationality.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11: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