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虛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宇文虛中(1079年—1146年),初名黃中宋徽宗親改其名為虛中,字叔通,別號龍溪居士成都廣都(今成都雙流)人[1],歷仕宋徽宗、欽宗、高宗三朝。其兄宇文粹中亦為宋官。

靖康前夕[编辑]

宇文虚中的祖先是太和年间的谏议大夫宇文籍,辅佐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有功,宇文籍的儿子宇文从礼担任渠州司马,因此定居在益州,宇文从礼四代孙宇文真绪迁徙到广都,宇文真绪四代孙就是宇文虚中[2]。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年)進士,歷官州縣,政和五年(1115年)入京為起居舍人、國史院編修官,官至資政殿大學士。

宋軍參議官宇文虛中上書指朝廷失策,用童貫王黼為主帥是用錯了人,預言「將有納侮自焚之禍」,多次建策防邊,王黼卻不理。1125年十月,金完顏宗望軍南攻,宇文虛中勸宋徽宗下詔罪己,改革弊政,來挽回人心。徽宗要宇文虛中和吳敏起草罪己之詔書,號召各地駐軍勤王入援京師,其中主要是召西軍(宋朝征防西夏的邊防軍,是宋當時最精銳部隊)熙河經略使姚古、秦鳳經略使种師中領兵入援。[3]

使金被扣[编辑]

南宋時任黃門侍郎建炎二年(1128年)出使金朝,被軟禁。宋朝使臣王倫回宋後,說:「虛中奉使日久,守節不屈。」降金後與禮部尚書、翰林學士韓昉具掌詞命,金人冊封宋高宗為皇帝的詔命就是虛中撰寫的。金天眷年間,累官翰林學士、知制誥,兼太常卿,封河南郡國公;以書《太祖睿德神功碑》,進階為金紫光祿大夫。皇統四年(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虛中仕為翰林學士承旨,加特進,遷禮部尚書,承旨如故。皇統六年(宋紹興十六年,1146年),虛中以所據位柄,暗中聯絡中原東北豪傑義勇舉事復宋,又密謀帶被俘的宋欽宗南歸,事泄被殺,全家百餘口同日被金人烹食。不過,元代蘇天爵在撰寫《三史質疑》時論述說宋朝方面的記載可信度不高,而虛中則是因慢侮權貴被殺。

後世紀念[编辑]

宋孝宗淳熙六年(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79年),即虛中卒後32年,宋廷以虛中忠死,贈開府儀同三司,諡肅愍,賜廟仁勇,又以其族人宇文紹節為後代。開禧九年(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即虛中卒後59年,加贈少保,賜其子師瑗寶謨閣待制,賜國姓趙氏。

工詩文,《金史》《宋史》俱稱其有文集行世,今早佚,金人趙秉文稱「本朝百餘年間以文章見稱者,皇統間宇文公、大定間無可蔡公、明昌間則党公(懷英)。」[4]吳激齊名,今存詩50餘首,《宋代蜀文輯存》錄長文短簡十二篇。

注釋[编辑]

  1. ^ s:宋史/卷371#宇文虛中》称其为“成都华阳人”。《s:金史/卷79#宇文虛中》称其为“蜀人”.元好问s:中州集_(四庫全書本)/卷01》载宇文虚中《滕傲礼斋心阁》诗,全题为《姑苏滕懒礼榜所居阁日斋心,成都宇文某作诗以广其意》。可見宇文虚中本人亦自称成都人。
  2. ^ 晁公遡宇文蜀州墓志銘》稱宇文虛中家族「唐太和間有諱籍者為諫議大夫,佐武元衡節度劍南西川有功」
  3. ^ s:續資治通鑑/卷095
  4. ^ 趙秉文著《閑閑老人滏水文集》卷十一,《中大夫翰林學士承旨文獻黨公神道碑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宋史·卷371》,出自脱脱宋史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金史·卷79》,出自脱脱遼史

參考書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