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靈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崔靈恩(?—?),清河郡东武城县[1][2]南北朝北魏南梁官員與儒者

崔靈恩少年好學,經學習精通《五經》,尤其關於《三禮》、《三傳》。他在北魏曾擔任太常博士天監十三年(514年)回到南梁,梁武帝以他懂得儒學,擢升拜任員外散騎侍郎,累遷步兵校尉,兼官國子博士[1][2]。他聚眾講學,經常有數百人聽講;他個性真率無表情,解釋經書道理十分仔細,建康的儒者十分敬重他,而他的助教孔僉也很好學。崔靈恩首先熟悉《左傳》服解,但不在江東流行;之後改說杜義,文句通常難以信服,就寫作《左氏條義》理順分明。他的另一位助教虞僧誕精通杜學,就寫作《申杜難服》答謝崔靈恩,並行於世[3][4]

最初儒者論述天總是秉持「渾」、「蓋」其中一種意思,兩種論點不相容,崔靈恩將兩者融合立義。之後他出任長沙內史,再任職國子博士,很多人都找他聽講;外任明威將軍、桂州刺史,在任內去世。他有著作集注《毛詩》二十二卷,集注《周禮》四十卷,制《三禮義宗》四十七卷,《左氏經傳義》二十二卷,《左氏條例》十卷,《公羊穀梁文句義》十卷[5][6]

引用[编辑]

  1. ^ 1.0 1.1 梁書·卷四十八·列傳第四十二》:崔靈恩,清河武城人也。少篤學,從師遍通《五經》,尤精《三禮》、《三傳》。先在北仕爲太常博士,天監十三年歸國。高祖以其儒術,擢拜員外散騎侍郎,累遷步兵校尉,兼國子博士。
  2. ^ 2.0 2.1 南史·卷七十一·列傳第六十一》:崔靈恩,清河東武城人也。少篤學,遍習五經,尤精三禮、三傳。仕魏為太常博士。天監十三年歸梁,累遷步兵校尉,兼國子博士。
  3. ^ 《梁書·卷四十八·列傳第四十二》:靈恩聚徒講授,聽者常數百人。性拙朴無風采,及解經析理,甚有精緻,京師舊儒咸稱重之,助教孔僉尤好其學。靈恩先習《左傳》服解,不爲江東所行;及改說杜義,每文句常申服以難杜,遂著《左氏條義》以明之。時有助教虞僧誕又精杜學,因作《申杜難服》,以報靈恩,世並行焉。
  4. ^ 《南史·卷七十一·列傳第六十一》:靈恩聚徒講授,聽者常數百人。性拙樸,無風采,及解經析理,甚有精緻,都下舊儒咸稱重之。助教孔僉尤好其學。靈恩先習左傳服解,不為江東所行,乃改說杜義。每文句常申服以難杜,遂著左氏條義以明之。時助教虞僧誕又精杜學,因作申杜難服以答靈恩,世並傳焉。
  5. ^ 《梁書·卷四十八·列傳第四十二》:先是儒者論天,互執渾、蓋二義,論蓋不合於渾,論渾不合於蓋。靈恩立義,以渾、蓋爲一焉。出爲長沙內史,還除國子博士,講衆尤盛。出爲明威將軍、桂州刺史,卒官。靈恩集注《毛詩》二十二卷,集注《周禮》四十卷,制《三禮義宗》四十七卷,《左氏經傳義》二十二卷,《左氏條例》十卷,《公羊穀梁文句義》十卷。
  6. ^ 《南史·卷七十一·列傳第六十一》:先是儒者論天,互執渾蓋二義,論蓋不合渾,論渾不合蓋。靈恩立義,以渾蓋為一焉。出為長沙內史,還除國子博士,講眾尤盛。又出為桂州刺史,卒官。靈恩集注毛詩二十二卷,集注周禮四十卷,制三禮義宗三十卷,左氏經傳義二十二卷,左氏條例十卷,公羊、谷梁文句義十卷。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梁書·卷48》,出自姚思廉梁書

参考文献[编辑]

  • 梁書》·卷四十八·列傳第四十二
  • 南史》·卷七十一·列傳第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