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煜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煜全(1879年—1953年),字昶雲,生于广东广州, 祖籍廣東南海[1],就读过天津北洋大学堂东京帝国大学、美国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拥有耶鲁大学法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在1918年7月至1920年1月期间出任清华学校校长, 北洋政府外交部参事, 北平图书馆馆长等职。

生平[编辑]

张煜全曾在福州英华书院、 香港皇仁书院、天津北洋大学堂 就读, 1898年9月北洋大学堂创始人盛宣怀令该学堂从学生中各挑选数人赴日本留学,1899年春,北洋大学堂将头等学堂(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本科)「工程生」黎科、 与「律例生」 张煜全、王建祖以及二等学堂(相当于大学预科)学生张奎金邦平周祖培派往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留学。[2] 张煜全在日本期间和孙中山梁启超相识。 1900年8月梁启超去香港时派他去请清末革命家陈少白去酒店和梁会面,两人商谈了合作事宜。[3]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8月)张煜全官费到美国留学,在加州大学法律科就读一年后,1902年2月,张煜全、严锦荣薛颂瀛王宠惠等4名学生,联名写了封信给盛宣怀,要求转学到东部。信中提到「生等游学是邦,以商律、商务为专科,卜忌利(Berkeley)大学堂创办伊始,学科多未完备,与美国东方各省所设诸学堂其程度相去甚远。」 「 生等公顷在学堂中已居毕业之列,学堂所教授之书,类多在北洋大学堂时经已习闻,欲求新学,实无几矣,…」。 这封信的原件现存于上海图书馆所藏盛宣怀档案之中。[4] 盛宣怀后批准这些学生转学到东部,张煜全于1902年转入耶鲁大学法律科就读。1902美《排华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 由十年的法案变成永久法案,张煜全当年将此法案译出后在旧金山的华文报纸登出。梁启超将此文大致整理,并加上按语收入《美国华工禁约记》(1904)。[5] 张煜全于1903 和1904年从耶鲁大学分别获法学学士和以优异的成绩(with honor [6])获得了 法学硕士, 他的硕士论文题为,“International Law: China's Position in International Law (国际法:中国在国际法中的地位)”,现收藏于耶鲁大学图书馆。 此后,他在耶鲁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906年应招在清朝五大臣考察宪政代表团访美时成为随员,随团访问欧洲多国后回国。[7]

光绪三十二年九月(1906年10月),清廷举办了第二次回国游学毕业生考试,共32人及第,其中最优等9名:陈锦涛颜惠庆谢天保颜德庆施肇基李方徐景文、张煜全、胡栋朝给予进士出身,张煜全被授予法政科进士, 翰林院庶吉士[8], 时称「洋翰林」[9]。 光绪三十二年九月(1906年10月29日)光绪召见游学毕业生,随予陈锦涛施肇基李方、张煜全法政科进士;予颜惠庆译学进士。[10] 张同年赴山东、山西、直隶、河南各省视学,三十三年(1907年)担任驻日公使馆二等秘书。 宣统二年(1910年)担任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北京交通大学的前身)所长。

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国元年(1911)张煜全曾任北洋政府大总统府秘书,外交部参事,二年(1912年)出任江苏安徽两省交涉使,五年(1916)出任外交部秘书。六年十二月(1917年)出任外交部秘书。[11] 张煜全和外交部同事雷孝敏于1917年和1918年间编了《平时国际公法》和《战时国际公法》两本专著。

清政府1909年6月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在北京设立一所留美预备学校,"游美学务处",隶属于外交部。张煜全曾担任清华学堂第一届董事会董事。1912年民国成立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 1918年,他被任命为该校校长。其间,他注重学生道德训练,继续推动清华学校改办大学,改善教务工作以提高效率,重视体育,并关心留美学生生活和回国就业安置。五四运动期间,默许甚至一定程度上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终因不能适应五四运动后剧变的学生心理,反对学生成立学生会,引发学潮,他1920年1月28日提出辞职。 外交部为尽快平息此次风潮,曾预备批准张煜全辞职并同时开除几个带头学生,张表示反对,30日张的辞职获批。[12] 离开清华后,张煜全转任国务院调查局长[13],出任1921年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团技术顾问。此后,他多次参与各国谈判。[14] 一九二四年他担任中俄会议顾问,先后获得不少勋章。

1932年1月28月上海发生一二八事变,张煜全1月31号晚通过外交部北平档案保管处处长王承传从北京给南京外交部发电建议「沉船捕截敌舰」。[15] 隔日,外交部次长回电: “沪事乃自卫,并未宣战”,沉船堵截军舰的建议,当备日后参考。[16]

张昶云(曾用名,昶云是张煜全的字)1932年3月参与接待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随顾维钧,萧成章三人负责接待英国代表。[17] 该调查团由国际联盟派遣、英国人李顿爵士(The Earl of Lytton)任团长, 包括30名多国代表和随员,去中国东北实地调查九一八事变。1932年9月4号结束调查并在北平签署了报告书(李顿报告)。[18] 1933年2月24日,国联大会通过该报告书,日本拒不接受,并于3月27日正式退出国际联盟

张昶云也曾在盐务学校[19]、国立北平大学法学院、北平大学预科英文讲师、北平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系任讲师。1935年他任燕京大学教授及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筹备委员会专门委员会顾问,为伦敦中国艺展写展览英文目录。[20] 这次展览是中国艺术品第一次由官方组织走出国门去西方的展览。从1935年11月28日开幕,到3月7日结束,故宫博物院史无前例地在伦敦中国艺展上展出1000多件藏品。这是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史诗级的展览,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全世界超过240个博物馆、机构、学者、藏家和古董商参与,观众达四十余万。[21]

张煜全在1939年至1940年间用英文分段发表了一篇关于王守仁王阳明)的271页的长文[22], 详细叙述王阳明作为一位政治管理官员、军事上的指挥和作为一位 教育者是如何运用他的思想的。 张煜全也翻译了王阳明关于边防和推行乡约的奏折。张煜全的文章至今仍被许多学者引用。[23]

1940年5月4日张煜全被任命为汪精卫国民政府华北政务委员会法制局代理局长,1940年6月18日派任华北政务委员会审查资历委员会委员,9月30日派任主席委员。[24]

1943年1月6日,由汪精卫国民政府秘密下令在行政院内组织接收租界及撤废治外法权委员会。11日复下令将该委员会一分为二。 接收租界委员会以外交部长褚民谊为主任委员,李圣五吴颂皋、吴凯声、汤良礼周隆庠张超、王仲豪为委员;撤废治外法权委员会由司法行政部长罗君强为委员,乔万选吴颂皋、张煜全、裴复恒、周隆庠、徐维震、王敏中为委员。分别主持接收。 [25]

1945年3月13日,华北政务委员会任命张煜全为「国立北京图书馆」馆长。

他1946年退休移居上海,1953年因病于沪去世。

张煜全后代在2017年把他的耶鲁大学大学本科和硕士文凭原件捐给清华大学档案馆。[26]

家庭[编辑]

父张锦, 祖籍广东南海,出生于1850年3月12日,1876年12月1日加入海关,担任候补文员。 他先后两次在广州任职共七年,在汕头任职七年,在福州任职六年多,在汉口任职近六年,在上海任职四年。 1906 年 8 月 31 日,他被分遣到税务处,并一直留在那里直至 1920 年 6 月 30 日辞职。 1911 年,张锦先生被选中前往加尔各答监查印度鸦片销售并根据1911 年《中英鸦片协定》转交鸦片运输许可证副本给中国政府或中国海关当局。张锦曾经获得三级嘉禾勋章、二级大瑶带勋章、二级嘉禾勋章[27][28]

妻关慧贞(关瑶楣),祖籍广东南海,父亲关蔚宸, 伯父关蔚煌是光绪二年举人[29];三个堂兄弟关应麟、关庆麟(关霁)、关赓麟分别为北京大学教授;外交部司长;和京汉铁路局长、交通大学校长、诗人等[30]

二人共育有五男二女: 长子张汝良(张伯纯),美国卡尔顿学院(Carleton College)英文硕士,北京外贸大学英语教授;次子张汝经,三子张汝伦,四女张翠雯,五女幼年早逝,六子张汝澄,1918年生于北京,1940年从中央航空学校第十期驱逐组毕业后,加入中华民国空军第四大队。时任中尉三级飞行员的张汝澄于1942年11月24日在成都驾机练习高空飞行中因战机故障坠落牺牲,被授予中华民国烈士,年仅二十四岁;七子张汝煐1925年生于北京,1948年从上海交大航空系毕业,曾经是民航飞行员、高级工程师、中国航模运动的先驱之一,和开创中国滑翔机设计和制造的专家。

參考文獻[编辑]

  1. ^ 游美同学录, https://wk.100ke.info/zh-hans/%E6%B8%B8%E7%BE%8E%E5%90%8C%E5%AD%B8%E9%8C%84/%E5%BC%B5%E7%85%9C%E5%85%A8
  2. ^ 吴骁,“中国第一所现代公立大学考辨”,《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年第4期,第122-140页
  3. ^ 李吉奎,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所记若干史事辨正 ”,岭南文史, 2021, (04): 29-51
  4. ^ 吴骁,“120年前,北洋大学堂高材生如何吐槽加州伯克利”,https://new.qq.com/rain/a /20221215A03ZH800
  5. ^ https://www.dolc.de/thread-196946-1-1.html
  6. ^ YALE UNIVERSITY, CATALOGUE OF YALE UNIVERSITY, 1904-05 572, 584 (1904).
  7. ^ 戴鸿慈,《出史九国日记》
  8. ^ 王键,“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第1版,第119页
  9. ^ 洋翰林 https://baike.baidu.hk/item/%E6%B4%8B%E7%BF%B0%E6%9E%97/1806951
  10. ^ 《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五六四:三十二年九月丙午(1906年10月29日 )
  11. ^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 793-1-2 清末民初中国官绅人名录 共2本.文海出版社
  12. ^ 金富军,“张煜全在清华学校的教育实践考察”,《教育史研究辑刊》2014年第3期32-36页
  13. ^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14. ^ 唐启华, 《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出版
  15. ^ 〈一二八事变-日人在沪挑衅(三)〉,《外交部》,国史馆藏,数字典藏号:020-010113-0004,p.8; https://ahonline.drnh.gov.tw/index.php?act=Display/image/3920178wj3h5yY#Jrfb
  16. ^ 一二八事变-日人在沪挑衅(三)〉,《外交部》,国史馆藏,数字典藏号:020-010113-0004,p.9,https://ahonline.drnh.gov.tw/index.php?act=Display/image/3920178wj3h5yY#Jrfb
  17. ^ 《益世报》,1932 年3 月29 日第2 版
  18. ^ 陈海懿,屈胜飞,吴佳佳,张生,《国联调查团访谈与调查(精)/李顿 调查团档案文献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
  19. ^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d3d621a0102wmwm.html
  20. ^ 上海《申报》,民国24 年3 月14 日第4 张
  21. ^ 1935 Royal Academy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 Burlington House London / 伦敦1935,史上最大中国艺术展览!https://www.artsaca.com/post/1935london
  22. ^ Chang Yü-chüan, "Wang Shou-jen as a Statesman," Chinese 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23(1939-40) pp. 30-99, 155-252, 319-375, 472-517
  23. ^ George Israel,Discovering Wang Yangming: Scholarship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ca. 1600–1950, Monumenta Serica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 66(2):357-389(2018 )
  24. ^ 南海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南海文史资料 第18辑.海南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1年05月第1版.第114页
  25. ^ 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06月第1版.第534页
  26. ^ 张煜全校长重要档案史料捐赠清华, https://xsg.tsinghua.edu.cn/info/1002/2076.htm
  27. ^ https://www.chinafamilies.net/records/chinese-maritime-customs-service/125-customs-careers/
  28. ^ 番书与黄龙:香港皇仁书院华人精英与近代中国,page 2
  29. ^ 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81册,关蔚煌的《慎独斋在七十年谱》. 
  30. ^ 《南海院士风采录》系列—关肇邺(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家)https://www.nanhai.gov.cn/fsnhq/rwnh/nhfz/gjnh/content/post_4493475.html

外部链接[编辑]

教育職務
前任:
赵国材
(代理)
清华学校校长
1918年7月 - 1920年1月
繼任:
严鹤龄
(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