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友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友仁
传统音乐
罗马拼音Lin Youren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1938-08-11)1938年8月11日
 中華民國上海
逝世2013年10月11日(2013歲—10—11)(75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
职业古琴演奏家、音樂學家
母校上海音樂學院
儿女林晨
音乐类型中國傳統音樂
演奏乐器古琴
代表作品Music for the Qin Zither
《雪夜聞鐘》
相关团体今虞琴社

林友仁(1938年8月11日—2013年10月11日[1]),上海人,中國廣陵派古琴演奏家,音樂學家,曾任上海音樂學院教授,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

生平[编辑]

林友仁祖籍臺灣,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出生於上海。小時候住南京,曾學習小提琴合唱指揮[3]1956年,在友人父親張正吟的介紹下,開始師從夏一峰學習古琴,但在三個月後因夏一峰中風而中止。1957年,在張正吟的介紹下,改向廣陵派琴家劉少椿習琴。[3]1958年進入上海音樂學院,和劉赤城同為首屆古琴專業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師從劉景韶衛仲樂[4]亦曾向顧梅羹沈草農學習。[5][6]自認受劉少椿和衛仲樂影響最大。[7]自學生時代起便積極參與今虞琴社活動。[8]

大學時期曾和成公亮龔一討論如何使用五線譜及減化的符號改進古琴記譜法,並用「上海音樂學院七弦琴小組」的名義發表〈對改進七弦琴記譜法的一點意見〉,刊載於《琴論綴新》第二集。然而後來卻堅定反對新的記譜法,提倡要回歸傳統,去除五線譜,只用減字譜,而且要以直行書寫;而成公亮則是改用琴人間通用的減字譜、簡譜對照方式記譜;僅龔一一人繼續使用新式記譜法。[9][10]

1963年畢業後留校任職,在音樂研究所的民族音樂研究室工作,擔任夏野的助教並兼任古琴教師,[11]同時研究古琴和中國古代音樂史,最後在該校以教授的身份退休。[12]1969到1974年間,在黑龍江省的一個生產隊插隊[3]文革期間,創作了《八一組歌》、小歌舞《快樂的郵遞員》。[3]在1970年代和吳景略劉景韶龔一等人及上海音樂學院樂器廠一同發明鋼絲尼龍琴絃。[13][14]1980年,上海音樂學院成立專門小組,利用錄音等現代化方式為張子謙吳景略孫裕德蔣風之朱勤甫等人記錄,搶救民族音樂遺產,其中「古琴音樂搶救小組」由林友仁負責。[15]另外,林友仁也是今虞琴社音協上海分會古琴研究小組成員。[16]1982年,上海音樂學院聘請姚丙炎為古琴專業教师,由林友仁擔任其教學助理。[17]1980年代到1990年代間,為《唐詩欣賞》、《普希金抒情詩選》、《中國古代笑話的故事》、《聖經的故事》、《海的女兒——童話故事選》等文學、詩歌作品配樂。[3]

其早年海內外演出經驗豐富,比方說曾參與第九屆和第十屆上海之春的古琴音樂會,[18]以及在1988年赴日本大阪演出。[19]1994年,和龔一、姚公白吳文光成公亮及來自香港、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英國、義大利等地的琴家、研究者共七十餘人一同出席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和北京古琴研究會主辦的「中國古琴名琴名曲國際鑒賞會」。[20][註 1]1998年赴英國講學期間,由音樂學家鐘思棣(Stephen Jones)策劃錄製專輯 Music for the Qin Zither[註 2][21]這也是林友仁本人最滿意的專輯。[22][23]

曾自創「鬆——鐘功」及其練習曲〈鐘頌〉,全曲都用「撮」一個指法完成,為其學生必習之曲。[24][6]

姚公白姚公敬交情甚篤,對姚公白尤其推崇。[25]晚年鮮少參與古琴界的活動。[26]

2013年10月12日在上海因病逝世。[1]

其女林晨同為古琴演奏家暨音樂學者。

作品[编辑]

專輯[编辑]

專輯名稱 發行日期 發行公司 曲目 備註
《中有真味》 音樂中國 有些版本會誤作為《中天真味》
《琴韻簫聲弄流水》 1991年 中國唱片 簫:杜聰[27]
《廣陵琴韻(七)》 1996年 雨果唱片
Music for the Qin Zither 2001年 Nimbus Records英语Nimbus Records 使用明琴「雪夜鐘聲」演奏。
《鶴鳴九皋》(與姚公白合輯) 2002年 中國唱片
《雪夜聞鐘》 2013年 中國唱片 Music for the Qin Zither 之中文版,使用明琴「雪夜鐘聲」演奏。[28]

配樂[编辑]

專輯名稱 發行日期 發行公司 曲目 備註
《唐詩欣賞》 1985年 中國唱片 林友仁負責各曲配樂[29]

其它錄音[编辑]

曲目 收錄專輯 發行日期 發行公司 備註
〈醉漁唱晚〉 《中國古琴名家名曲4:憶故人》 1994 風潮音樂 1994年4月2日至3日錄製於北京「中國古琴名琴名曲國際鑒賞會」

著作[编辑]

  • 《二十世紀古琴研究目錄》(與林晨合編)

備註[编辑]

  1. ^ 該活動的演出錄音由臺灣風潮公司出版為《中國古琴名家名曲》系列CD。
  2. ^ Stephen Jones 為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院之教授,著有 Folk Music of China: Living Instrumental Traditions Text and CDIn Search of the Folk Daoists of North China 等書。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林友仁先生逝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2. ^ 林友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1-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4). 
  3. ^ 3.0 3.1 3.2 3.3 3.4 林友仁. 《雪夜聞鐘》. 中國唱片. 2013. 
  4. ^ 《上海古琴百年紀事 1855-1999》. 上海: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2020: 118. ISBN 9787556604463. 
  5. ^ 《上海古琴百年紀事 1855-1999》. 上海: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2020: 124. ISBN 9787556604463. 
  6. ^ 6.0 6.1 龔靜. 〈林下友仁〉. 《上海文學》. 2014, (5): 83-87 [2021-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8). 
  7. ^ 楊典. 《琴殉》. 〈鐘頌——悼念廣陵琴家林友仁先生並記二三事〉 2 (臺灣: 木果文創有限公司). 2020: 156. ISBN 9789869691789. 他曾對我說:『我跟很多老師都學過。所謂「學過」,也就是學了,然後就過了,簡稱「學過」。惟有劉少椿先生,還有上音過去的教授衛仲樂,永遠是我的老師。』 
  8. ^ 張子謙. 《操縵瑣記》. 中華書局. 2005. ISBN 9787101048513. 
  9. ^ 成公亮. 《秋籟居憶舊》. 〈畢業〉 (北京: 中華書局). 2015: 151–153. ISBN 9787101107050. 
  10. ^ 成公亮. 《秋籟居琴話》. 〈我所使用的記譜方式〉 (北京: 中華書局). 2009: 118–126. ISBN 9787108032553. 
  11. ^ 《上海古琴百年紀事 1855-1999》. 上海: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2020: 131. ISBN 9787556604463. 
  12. ^ 古琴艺术进高校 文化遗产觅知音.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 2006-06-07 [2014-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13. ^ 成公亮. 《秋籟居琴話》. 〈漫话五十年来的琴弦〉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ISBN 9787108032553. 
  14. ^ 《上海古琴百年紀事 1855-1999》. 上海: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2020: 142. ISBN 9787556604463. 
  15. ^ 《上海古琴百年紀事 1855-1999》. 上海: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2020: 152–154. ISBN 9787556604463. 
  16. ^ 《上海古琴百年紀事 1855-1999》. 上海: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2020: 148. ISBN 9787556604463. 
  17. ^ 《上海古琴百年紀事 1855-1999》. 上海: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2020: 167. ISBN 9787556604463. 
  18. ^ 《上海古琴百年紀事 1855-1999》. 上海: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2020: 152, 164. ISBN 9787556604463. 
  19. ^ 《上海古琴百年紀事 1855-1999》. 上海: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2020: 191. ISBN 9787556604463. 
  20. ^ 《上海古琴百年紀事 1855-1999》. 上海: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2020: 206. ISBN 9787556604463. 
  21. ^ 《上海古琴百年紀事 1855-1999》. 上海: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2020: 216. ISBN 9787556604463. 
  22. ^ 林晨. 《雪夜聞鐘》. 〈《雪夜闻钟》再版后记〉 (中國唱片). 2014. 1998年夏,家父林友仁先生访问英国。演出之余,父亲因英国音乐学者钟思第(Stephen Jones)的推荐,在 Nimbus 工作室录制了名为 Music for the Qin Zither Lin You Ren 的古琴专辑,并于两年后正式出版发行。父亲曾不止一次对此专辑表示满意。他所言的满意,当指自然舒畅的演奏状态,而非精致的音色,准确的演奏,这也是父亲晚年时最为推崇的。而录音师在钟思第的建议下,为好酒的父亲从伦敦唐人街买来一坛花雕,任他边喝边弹的录音花絮,也让父亲一次又一次地提及,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每每说起这些,父亲多是酒兴正浓之际,两眼微闭,两颊泛红…… 
  23. ^ 張振濤. 〈琴與酒——林友仁印象〉. 《傳記文學》. 2018, (10): 39-43 [2021-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7). 
  24. ^ 楊典. 《琴殉》. 〈鐘頌——悼念廣陵琴家林友仁先生並記二三事〉 2 (臺灣: 木果文創有限公司). 2020: 157. ISBN 9789869691789. 琴桌上,放著一冊幾乎是翻爛了的舊線裝空白冊頁。打開一看,裡面是林先生自己用毛筆手抄的〈鐘頌〉。這是一首林先生為學生(也為自己)所寫的一首小曲。因通篇用的都是『撮』這一個指法,類似〈普庵咒〉,但比後者要簡短很多。作此曲,即是為了練習『鬆——鐘』功,故名〈鐘頌〉。 
  25. ^ 楊典. 《琴殉》. 〈鐘頌——悼念廣陵琴家林友仁先生並記二三事〉 2 (臺灣: 木果文創有限公司). 2020: 156. ISBN 9789869691789. 林後又邀常駐上的著名浙派琴家姚丙炎之二位公子:姚公白、姚公敬同來集,縱酒論琴。……林先生對我說:『你要把琴彈好,就得跟姚公白學。他彈曲最多。大凡《西麓堂琴統》裡,你們會的曲子,不會的曲子,或者想會的曲子,他全都會。』 
  26. ^ 楊典. 《琴殉》. 〈鐘頌——悼念廣陵琴家林友仁先生並記二三事〉 2 (臺灣: 木果文創有限公司). 2020: 158. ISBN 9789869691789. 他從不參加任何古琴界的活動,包括一切紀念活動。二○○五年中央音樂學院舉辦『紀念吳景略先生誕辰一百周年』活動,連姚公白師都到場了,但林卻請不動,拒不到場。我知道:這並非是林先生不知道吳景略先生的偉大成就和意義,且林先生與吳文光師也有深厚的友誼……,而是他不想見到那些他鄙視的人。除非是實在不得已。林先生厭惡琴界大多數的人與事、浮躁的現狀、盜得虛名的名家和烏煙瘴氣的世俗化宣傳。 
  27. ^ 琴韵箫声弄流水——中国民乐演奏家系列. 中唱音樂在線(中華民族音樂與戲曲資源庫). [2021-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2). 
  28. ^ 林晨. 《雪夜聞鐘》. 〈《雪夜闻钟》再版后记〉 (中國唱片). 2014. 2011年,父亲的朋友傅一民女士听到这张专辑,欢喜非常,发愿要将之在国内推出。之后的一年,经她多方奔走,终得授权。由于文化环境的不同,我建议将专辑的名称改为“雪夜闻钟”。此题不但指父亲所用之琴名为“雪夜钟声”,亦暗指父亲在教学时独创的“松钟功”以及为此练习所写的《钟颂》。雪夜之宁静,钟声之雄浑,当是父亲琴乐理念与风格的最好写照。 
  29. ^ 唐诗欣赏. 中唱音樂在線(中華民族音樂與戲曲資源庫). [2021-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2).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