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宜 (1889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子宜(1889年—1970年),原名庭义安徽寿县人。中华民国教育家。

生平[编辑]

民国时期[编辑]

幼读私塾,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进入怀远县基督教会开办的含美学堂学习,毕业后经教会资助,考取南京金陵神学院辛亥革命爆发,经人介绍去淮南中学教书。1929年,蚌埠私立江淮中学创办,王子宜应聘在该校先后担任国文、历史教员。民国24年后,他任教务主任、校长。七七事变后,他率领一批学生奔向大后方,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民国28年,在江津的国立第九中学任教[2]。后来因家庭生计去成都第二十一兵工厂所属一个合作社任经理,并参加了中国国民党,担任区分部委员。抗战胜利后,返回蚌埠,筹办恢复江淮中学,仍担任校长[3]

共和国时期[编辑]

1958年,王子宜被划为右派分子,开除公职,由街道管制。文化大革命期间,收到迫害。1970年,病逝。1979年,他得以平反昭雪,撤销原划为右派分子及其处分的决定,撤销管制的判决,并按有关规定对其家属予以抚恤[4]

参考[编辑]

  1. ^ 张红雨主编;中共蚌埠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 中国共产党蚌埠地方史 第1卷 1921-1949.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7.04: 79. ISBN 7-81110-296-X. 
  2. ^ 政协蚌埠市委员会蚌埠市志编纂委员会. 蚌埠古今 第1辑. 1982: 110. 
  3. ^ 韦洁之,孙乔,汪耕汉等编. 蚌埠市志资料 第3辑. : 123–124. 
  4. ^ 蚌埠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蚌埠市志. 北京:方志出版社. 1995.10: 1247–1248. ISBN 7-80122-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