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言画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立言画刊、立言報
立德、立功、立言
创刊号封面
類型综合性周刊
版式16开本
編輯金受申、李政贤
主編金达志
創刊日1938年10月(由《立言报》转型而来)
停刊日1945年6月
語言國語
总部 中國北平市宣武门外椿树上三条

立言画刊北京民国时期的综合类刊物。1934年创刊时为新闻日报,[1][2]:1名为立言报四开一张。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北平,1938年10月,改为《立言画刊》,扩充游艺版,停办时事新闻,改为综合性周刊,[2]:116开本,每星期六出版一期,以研究京剧、电影为号召,不谈论政治。[3]内容中有关京剧的内容占到30%,包括名伶小史、名伶访问记、老艺人回忆录、剧评、剧目介绍及演员演艺活动报道等。[4]至1945年6月停刊,共发行356期。[5]

编辑成员[编辑]

据毛世来回忆,《立言报》报社社长是金达志,主编吴宗祜。[6]《立言画刊》创刊时,主编为金达志,编辑李政贤、金受申[7]:7

金达志,生平不详。[7]:8记者,其叔祖母去世时,军政要员多亲临致祭。[8]1933年,作为天津康报》驻北平记者采访过赛金花。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曾开办八开纸小报《民言报》。[7]:8

金受申,曲艺史家、民间文艺家、民俗学家,北京满族人,17岁起为报刊供稿以贴补家用,21-25岁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专业学习深造,并在十余所中学代课任教兼行中医。[7]:8

吴宗祜,记者,人称“吴忙子”,常往来于游艺圈中。[9]

内容题材[编辑]

立言报[编辑]

1934年10月,《立言报》创立于北平四开一张,报馆在宣武门外椿树上三条。[1]以报道时事政治和军事动态为主,[2]:1专长娱乐新闻。[9]刊载有金受申有关北京民俗的文章、景孤血的戏剧评论、连阔如评书《东汉》,获得读者之好评。[1]

立言画刊[编辑]

《立言画刊》1945年5月5日第337期封面:童芷苓生活照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入侵,北平沦陷。1938年10月,《立言报》改组为《立言画刊》,不再对政治军事进行报道,转而关注演艺界。[2]:1新的刊物不再是日报,而是16开本的周刊,每星期六出版一期。[1]创刊号设置有15个版块,分别是国剧、文艺、食谱、青春版、油画、国术、无线电·科学、体育、刻竹治印、家庭术生、杂俎、谈画、星命、小说、小游艺。[10]在《立言报》上的连阔如评书《东汉》仍继续连载。[1]金受申在《立言画刊》上专门开辟了《北京通》专栏,通过《滦州影戏》、《北京菜》、《大茶馆》、《北京的冬天》等文章,[11]通俗讲述北京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吸引不少读者。[1]

《立言画刊》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关于京剧,内容侧重对京剧演员及剧场情况的介绍,图文并茂,对抗日战争时期北京京剧演剧市场做了真实细致的记录,[12]其中既包括对戏曲名角的活动与生活描绘,又有对戏曲明星或名伶的关注,买房、购物、生病、拜师等,无不成为《立言画刊》的关注对象。[13]发行有李世芳婚礼特辑之一、李世芳结婚纪念特刊等专刊。[5]陈墨香、徐凌霄、张聊公等众多当时的著名剧评家、研究家、戏剧记者为该刊撰稿,进行戏剧评论。[4]画刊还为京剧脸谱知识科普及脸谱艺术视觉推广,[10]翁偶虹在其中开设《藕红室脸谱》。[1]

邱石冥画柏,齐白石补梅,萧谦中补朱竹,汪慎生补鸟

《立言画刊》亦评论山水画创作,[5]刊载了许多京华美专教授的作品和文章。七七事变后,齐白石闭门谢客,不再进行教学,但却参加了各类展览,并为《立言画刊》所记载。邱石冥专栏“寂园剩稿”中,多次刊登《白石老人诗文抄》。1939年2月25日出版的《立言画刊》第22期封面还有齐白石之题字。1941年第151期刊载有邱石冥画柏,齐白石补梅,萧谦中补朱竹,汪慎生补鸟,四人合作的花卉一幅。[14]

1944年末起,紧随时代潮流,《立言画刊》封面与版式的主视觉图像,逐步由京剧名伶舞台形象转变为影星的剧照与日常写真。[10]

重大事件[编辑]

1936年11月的赛金花逝世是《立言报》的独家新闻

1936年11月4日凌晨,赛金花逝世,其居所附近的巡警普玉得知消息后,立即通知了《立言报》报社。[15]当时接电话的是《立言报》编辑吴宗祜。[16]《立言报》随即停机改版,使得消息以独家新闻的形式登上当天头条。[15]消息一出,北京的名流纷纷捐款捐物以安葬赛金花,吴宗祜出面在鹤年堂棺材铺赊账为赛金花购置棺材,经张次溪提议将赛金花安葬在陶然亭[16]

1936年冬,《立言报》之游艺版在富连成社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在校学员中举行童伶选举,[6][13]一时销量激增。[6]期间,冀察政务委员会一政要致信金达志,称要买十万份《立言报》,要把报上的票全都投给毛世来,以期其为童伶主席。报社一时不能回应,求教于齐如山徐汉生、吴菊痴等人,拖延至选举结束,最终由李世芳荣膺童伶主席,毛世来则拿了旦部冠军。[17][6]

1940年,《立言画刊》的吴宗祜组织李世芳、毛世来张君秋宋德珠一同在长安大戏院进行“四小名旦”合演《四白蛇传》,以提高知名度,形成了被戏曲界广泛认可的“四小名旦”。[13][18]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京华报馆忆宣南. 中新网. 2001-05-14 [2024-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7-09) (中文(简体)). 
  2. ^ 2.0 2.1 2.2 2.3 陈瑞英. 《立言画刊》戏曲传播研究 (硕士论文). 山西师范大学. 2021-05-21. doi:10.27287/d.cnki.gsxsu.2021.000054 (中文(简体)). 
  3. ^ 附录三--日本侵略者和伪组织的摄影活动. 中国摄影家协会. 2007-09-14 [2024-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5). 
  4. ^ 4.0 4.1 捷之. 推荐最新出版的《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 中国戏曲学院学报. 2006, 27 (2): 78. 
  5. ^ 5.0 5.1 5.2 立言画刊. 全国报刊索引. 2015. 
  6. ^ 6.0 6.1 6.2 6.3 毛世来. “童伶选举”与“四小名旦”. 中国京剧. 1994, (5) [2024-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2) (中文(简体)). 
  7. ^ 7.0 7.1 7.2 7.3 魏超. 《立言画刊》视域下的北京演剧(1938-1945) (硕士论文). 山西师范大学. 2021-05-20. doi:10.27287/d.cnki.gsxsu.2021.000817. 
  8. ^ 路鹏程. 秀才遇到兵:新闻记者与北洋军阀. 澎湃新闻. 2022-02-15 [2024-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5). 
  9. ^ 9.0 9.1 丁秉鐩. 雪艳琴和陆素娟. 国剧名伶轶事.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0. ISBN 9787209051200. 
  10. ^ 10.0 10.1 10.2 林观星. 图像、媒介:从《立言画刊》管窥民国京剧视觉现代性研究. 中国艺术. 2022, (4): 104-109. 
  11. ^ 王文宝. 解放前北京一些报刊宣传民俗学的情况. 西北民族研究. 2005, (1): 145-150. 
  12. ^ 魏超; 孙俊士. 《立言画刊》视阈下的北京京剧演剧市场. 戏剧之家. 2021, (10): 38-39. 
  13. ^ 13.0 13.1 13.2 单永军. 《立言画刊》与民国京津地区的戏曲传播. 戏剧文学. 2014, (7): 124-125. 
  14. ^ 张楠. 往事|齐白石与京华美专,及其与邱石冥的师徒之谊. 澎湃新闻. [2024-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5). 
  15. ^ 15.0 15.1 邱崇禄. 永安路边的老胡同. 北京晚报. 2017-01-10 [2024-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5) –通过北京旅游网 (中文(简体)). 
  16. ^ 16.0 16.1 民国名妓赛金花晚年饥寒而死 名流竞相题写墓碑. 成都商报. 2013-01-14 [2024-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5) –通过中新网. 
  17. ^ 唐鲁孙. 毛世来的跷功. 民国文人的京剧记忆.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13 [2024-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5) –通过搜狐网. 
  18. ^ 梅兰芳为他俩洒下伤心泪. 上观新闻. [2024-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2) –通过腾讯新闻 (中文(简体)). 

推荐阅读[编辑]

  • 陈志明; 王维贤 (编). 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 学苑出版社. 2009-11-01. ISBN 978-7-5077-3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