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富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魯富都
鄒語Luhtu
15世紀—1920年
首都和社大社
常用语言鄒語
宗教鄒族神靈信仰
總頭目 
• 15世紀
Yulunana王朝
• 18世紀中期
阿巴里
历史时期古代
• 建立
15世紀
• 滅亡
1920年
继承
大日本帝國
特富野
今属于 臺灣

魯富都(Luhtu)或譯為魯夫都魯富督,早期漢字文獻多記為鹿楮鹿堵鹿渚鹿株等,是傳說中鄒族中台灣所建立的古國,為歷史上最北邊的鄒族政權,統治中心為和社大社(又稱為魯富都社或鹿株大社)位於陳有蘭溪左岸;往昔國力強大,但則因人口漸減,最後為特富野所兼併後滅國,且逐漸與鄰近的布農族同化。

歷史[编辑]

建立[编辑]

約15世紀,來自特富野的nia-hosa氏和Yataayungana氏帶領人民在今阿里山鄉神木村上方tiumahana之處,建立獵寮並撒播小米豐收,因而吸引許多移民定居,原為特富野小社,最終於當地建立會所,在頭目默許下進入半獨立狀態。由於人數不斷增加,於是將會所移至桐仔林(Vivio)之地建立和社(Hosa),又因人口增長,便開始分立小社,除原來的神木之外,新立的小社有李基布(Likipu,今竹山鎮)、Haipucungu(今望鄉上方)、望鄉(Skoskopna)及,構成一個以和社大社為中心,下轄三個分社的體系。又因與姆姆諸之土地糾紛,雙方爆發戰爭,在合社溪與陳有蘭溪的合流處(位於今南投縣信義鄉同富村)交戰,姆姆諸在戰爭中落敗,頭目被殺,姆姆諸族人被驅逐到濁水溪河畔,幾乎全部被殲滅,只有少數倖存者撤往北方(今屬於布農族巒社群和郡社群範圍)。戰爭結束後,和社接收了他們在楠仔腳萬(Mamahavana,今久美)、羅娜(Nia-feo'isi)與新鄉(Sinapayani)的土地。最後經過與特富野的協商後,脫離特富野獨立,並正式建國,並將國號命名為魯富都。其中由於yulunana王朝氏族在立國之戰中戰功彪炳,因此被推舉為總頭目(peongsi)兼任軍事統帥(yuozomu)。

初期發展[编辑]

魯富都建立之初,鄰近的布農族興兵攻打魯富都。魯富都方面得知情況後,立刻聚集起當時部落內的壯丁,並且將婦女和孩子送往附近的山頭上,交代他們如果看到山下穿黑色衣服的人(魯富都軍)越來越少,就趕快逃到特富野尋求庇護。當婦女們撤走之後,布農族人隨即開始發動攻擊,女人們聚集在山上觀望戰事,發現戰事進行了很久,黑色衣服的人卻還是很多,甚至逐漸比布農族的軍隊還要多,知道布農族並沒有打敗魯富都軍隊,因此群起趕向戰場協助男性作戰,當時節節敗退的布農族原本準備好要發起最後一次衝鋒,卻被女性們干擾而失敗,最後被魯富都軍隊殺光,只留一個活口回去向他們的部落報告戰況。此役也奠定了魯富都政權的穩定。[1][2]

魯鄭戰爭[编辑]

1665年,位在台南一帶的華人政權東寧的領袖鄭經頒布「屯田之制,以拓番地」,確立了東寧對外擴張的政策,企圖延申原本的軍屯至原住民領域,於是派遣部將參軍林圯率屯丁200人由斗六門(今斗六市),越過阿拔泉溪(今清水溪),攻打牛相觸口(今中和里) 進犯李基布,魯富都與東寧雙方爆發數起激烈衝突,最後將原居的鄒人驅逐至東埔蚋(今延平里),並在當地建立竹圍仔庄。1668年10月,魯富都軍隊夜襲圍困竹圍仔庄,東寧部將林圯與百餘屯丁悉數被殺,李基布暫為收復。數周後東寧援軍再度掃蕩鄒人,將所屯墾之佔領區命名為「林圯埔」。另屯弁杜、賴二姓的勢力也進佔濁水溪南岸之社寮(今山崇里社寮里)、後埔仔(今中央里富州里),使竹山成為漢人在南投最早開發的地區。而魯富都則失去清水溪流域與濁水溪流域丘陵地區的領土,當地人民向後往大水窟遷徙。[3]

林爽文事件[编辑]

1787年發生林爽文事件,1788年與1790年「阿里山總社」「番頭目阿吧哩」等人因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被兩次安排前往北京為乾隆商壽。現今久美部落族人流傳 Avai 頭目兩度渡海出征,從敵人Hongte(疑為皇帝)拯救兄弟的傳說,而久美部落故頭目的夫人仍保存據稱當時乾隆所賞賜的「龍袍」。[4]:6-10

衰亡[编辑]

十九世紀,清帝國因應「開山撫番」政策,計畫修築道路通往後山,其中中路正巧經過楠仔腳萬、和社地區,主理此事的清帝國官員在與魯富都代表溝通未果後,創立雲林撫墾局,在軍事的壓迫下,1887年清帝國在楠梓腳萬設立萬興關學堂,漢人約在此時開始移墾,楠梓腳萬宛如清帝國租界,也從此時,天花瘟疫流行,使魯富都人口銳減,國力從此衰弱,最後,因無力派兵增援子社,子社幾乎全數被鄰國特富野所兼併,國土僅存和社及楠梓腳萬兩地。 1920年國力衰敗的魯富都正式成為日本殖民地,日本政府便於山林資源之開發,於是在該年將和社、楠仔腳萬合併於mamahavana(久美)成單一村落,魯富都也正式宣告滅亡。

疆域[编辑]

魯富都領土,以溪為國界,東與布農族相對,北邊先後與東寧及清朝相鄰,西、南一帶則與伊姆諸特富野接壤。行政區劃以和社大社為中心,17世紀鼎盛時期轄有李基布、上望鄉、望鄉、楠仔腳萬、羅娜及新鄉等六小社。

區劃 今日位置
和社大社(Hosa) 南投縣信義鄉
神木(Tiumahana) 嘉義縣阿里山鄉
李基布(Likipu) 南投縣竹山鎮
上望鄉(Haipucungu) 南投縣信義鄉望鄉村
望鄉(Skoskopna) 南投縣信義鄉望鄉村
楠仔腳萬(Mamahavana) 南投縣信義鄉望美村久美部落
羅娜(nia-feo'isi) 南投縣信義鄉羅娜村
新鄉(Sinapayani) 南投縣信義鄉新鄉村

遺族[编辑]

日本時代[编辑]

1935年左右,日本政府將布農族郡社群(Takishusungan)氏族數十餘人遷移至久美,這是第一批進入久美的布農族人;1944年,日政府又迫令居住在良久(Laqsia)的布農族卓社群(Takitudu)遷移至久美,之後又有遠自高雄梅山及信義鄉其他部落的郡社群遷入,戰後,漢人及巒社群、卡社群等個別的相繼遷移,使得久美成為一個多族群、多語言的部落。[5]

魯富都遺民一部份遷居特富野,一部份遷移至南投縣信義鄉的羅娜、久美一帶與布農族混居、大量通婚,久美地區的鄒族與布農族共居,語言受布農語同化。日治晚期為推行皇民化運動,禁止族人舉辦祭儀,廢置會所。[6]

中華民國時代[编辑]

戰後漢人相繼遷入,繼之而來的漢語同化,造成雙重壓迫,鄒語嚴重流失。日治以來,行政區之劃分,使本區鄒族與阿里山鄒族,缺乏聯繫而孤立,在社會上、語言上失去同族的支持補充,而更易受到同化。[6] 戰後雖曾一度恢復祭典,然而1956年起,久美部落因耆老急速凋零,無人領導,及宗教傳入等因素停辦祭儀,集會所也因長期閒置,損壞嚴重而遭拆除至今。[4]:10頁註5

2017年7月7日立法委員Kolas Yotaka前往南投縣信義鄉的久美部落,與鄒族人討論如何取回鹿株大社(即和社大社)的傳統領域土地,目前這片土地為台大實驗林(公有地)所有。鄒人要求分享共管的決策權,台大實驗林釋出善意,經過Kolas協調後,雙方達成共管共榮的共識,並且已付諸實行[7]

參考文獻[编辑]

  1. ^ 巴蘇亞博伊哲努. 台灣鄒族的風土神話. 臺北市: 臺原出版 : 吳氏總經銷. 1993. ISBN 978-957-9261-37-1. OCLC 813895230 (中文). 
  2. ^ 達西烏拉彎‧畢馬. 鄒族神話與傳說. 晨星. [2003-07-15]. ISBN 957455457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6). 
  3. ^ 雲林縣採訪册-1887年
  4. ^ 4.0 4.1 文高明. 鄒族頭目的龍袍──從久美部落的傳說談起 (PDF). 原住民族文獻. 本期專題2 (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4-04-15, (13): 6–10 [2022-09-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9-25). 
  5. ^ 邱燁,109年臺灣原住民族史及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含概要、大意) ,千華數位文化
  6. ^ 6.0 6.1 汪明輝「孤立於阿里山外的鄒族久美部落」,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原住民族文獻》,第 13 期
  7. ^ 立法委員Kolas Yotaka期中報告,https://ckolas.com/2019/05/06/luhtu/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