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太平洋颶風季 |
氣旋季總結圖
|
氣旋季長度 |
首個系統形成 |
1988年6月16日 |
末個系統消散 |
1988年11月2日 |
最強風暴 |
|
名稱 |
Hector |
• 最高風速 |
145 mph(230 km/h)
(1分鐘平均風速) |
• 最低氣壓 |
935 mbar(hPa;27.61 inHg) |
氣旋季統計 |
熱帶低氣壓數 |
23 |
風暴數 |
15 |
颶風數 |
7 |
大型颶風數
(三級+) |
3 |
死亡人數 |
25 |
財產損失 |
不明 |
|
太平洋颶風季
1987 1988 1988 1989 1990 |
1988年太平洋颶風季是每年一度全球熱帶氣旋產生週期的一部分。東太平洋颶風季從1988年5月至1988年11月結束;而中太平洋颶風季從1988年6月開始,至1988年11月結束。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颱風,並被列入1988年太平洋颱風季。在中東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及中太平洋颶風中心命名,國際編號為xxE或xxC。
熱帶氣旋[编辑]
熱帶風暴Aletta[编辑]
熱帶風暴Bud[编辑]
颶風Carlotta[编辑]
熱帶風暴Daniel[编辑]
熱帶風暴Emilia[编辑]
颶風Fabio[编辑]
熱帶風暴Gilma[编辑]
颶風Hector[编辑]
颶風Iva[编辑]
熱帶風暴約翰 (John)[编辑]
颶風烏萊奇 (Uleki)[编辑]
颶風Kristy[编辑]
熱帶風暴Wila[编辑]
熱帶風暴 (SSHS) |
|
持續日期 |
1988年9月21日-1988年9月25日 |
強度 |
40 mph(65 km/h)(一分鐘)
氣壓不詳 |
颶風Lane[编辑]
熱帶風暴Miriam[编辑]
其他熱帶氣旋[编辑]
除了被國家颶風中心和中太平洋颶風中心命名的熱帶氣旋外,還有一些沒被命名的熱帶低氣壓。以下列出那些熱帶氣旋的資料。
熱帶低氣壓01E[编辑]
熱帶低氣壓 (SSHS) |
|
持續日期 |
1988年6月15日-1988年6月18日 |
強度 |
35 mph(55 km/h)(一分鐘)
氣壓不詳 |
熱帶低氣壓04E[编辑]
熱帶低氣壓 (SSHS) |
|
持續日期 |
1988年7月1日-1988年7月4日 |
強度 |
30 mph(45 km/h)(一分鐘)
氣壓不詳 |
熱帶低氣壓09E[编辑]
熱帶低氣壓 (SSHS) |
|
持續日期 |
1988年7月28日-1988年7月29日 |
強度 |
30 mph(45 km/h)(一分鐘)
氣壓不詳 |
熱帶低氣壓13E[编辑]
熱帶低氣壓 (SSHS) |
|
持續日期 |
1988年8月12日-1988年8月14日 |
強度 |
30 mph(45 km/h)(一分鐘)
氣壓不詳 |
熱帶低氣壓15E[编辑]
熱帶低氣壓 (SSHS) |
|
持續日期 |
1988年8月26日-1988年8月28日 |
強度 |
35 mph(55 km/h)(一分鐘)
氣壓不詳 |
熱帶低氣壓17E (Debby)[编辑]
熱帶低氣壓18E[编辑]
熱帶低氣壓 (SSHS) |
|
持續日期 |
1988年9月12日-1988年9月15日 |
強度 |
35 mph(55 km/h)(一分鐘)
氣壓不詳 |
熱帶低氣壓20E[编辑]
熱帶低氣壓 (SSHS) |
|
持續日期 |
1988年10月11日-1988年10月12日 |
強度 |
35 mph(55 km/h)(一分鐘)
氣壓不詳 |
風暴名稱[编辑]
東太平洋[编辑]
下面的名字將被用於於1988年在東北太平洋形成而又被命名的風暴。如果有退役名稱的話,將由世界氣象組織在1989年春天宣布。在這個名單中未退役的名字將在1994年的風季中再次使用。這是1982年風季使用相同的名單。
- Aletta
- Bud
- Carlotta
- Daniel
- Emilia
- Fabio
- Gilma
- Hector
|
- Iva
- John
- Kristy
- Lane
- Miriam
-
Norman (unused)
-
Olivia (unused)
-
Paul (unused)
|
-
Rosa (unused)
-
Sergio (unused)
-
Tara (unused)
-
Vicente (unused)
-
Willa (unused)
-
Xavier (unused)
-
Yolanda (unused)
-
Zelda (unused)
|
中太平洋[编辑]
下列名稱將用於1988年在中太平洋形成的風暴。
參考資料[编辑]
內部連結[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