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麻油仔寮(鹽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麻油仔寮臺灣臺南市鹽水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是舊時學甲十三庄學甲寮庄頭中角頭聚落之一,其為學甲慈濟宮八個選舉區中的東北郊區。而雖麻油仔寮為舊時學甲十三庄的47角頭之一,然其目前行政區卻是屬鹽水區,曾經規劃為鹽水鎮飯店里,惟其後於2018年進行里鄰調整,飯店里又與其田寮里、大豐里合併成「三和里」。[1] 

地理位置  [编辑]

聚落四周皆為農田,惟農田之外南邊隔著急水溪田寮大排,與學甲區的平西寮及學甲寮相望,東邊則是同為鹽水區飯店聚落,西邊則有南13號線道路從西北方向東南方經過,南13號線並於急水溪北岸與臺19號線交會。[2]

庄頭脈絡  [编辑]

約清乾隆年間(1736-1795)由於倒風內海的情形愈發顯著,逐漸淤積形成浮覆陸地也因此多出了許多的海埔地,於是先前來臺的墾民紛紛向南進入這些海埔地圈地拓荒,之後便建立了大埔田寮飯店、麻油仔寮等等聚落。[3] 

麻油仔寮(Muâ-iû-á-liâu)除南下的墾民外,原本在清代時也分別以中洲與學甲為移墾中心的聚落發展,形成了兩個中地影響圈系統,分別是中洲影響圈以及學甲影響圈系統,麻油仔寮便是屬其中的學甲影響圈系統,另因此聚落位於學甲的東北方,故在學甲慈濟宮的選舉區中又被規畫於東北部郊區。[4]

此地初期係頭港仔吳姓所拓墾耕作之地,只是聚落名雖取為麻油寮但此地並無種植與麻油相關之農作,聚落之名的由來,乃是相傳清朝時有一商人在此落居並開設麻油工坊的寮舍,因其以榨麻油為業並且販賣而得名。一如本聚落原屬的行政區為「飯店」里,也是因在清朝末年,飯店聚落為800多戶大庄社,更因位於道路邊往來人馬皆在此休息,路邊飯店也眾多且聚集一區因而得名一樣。[3][1]

交通  [编辑]

聚落地處鹽水與學甲的交界位置,有臺19號線道路穿越,並且道路從聚落中間經過將其分割成南北兩部分。當臺19線公路由鹽水區往南行,遇上急水溪之前,於111.5KM處路西側為聚落宅港(原稱「宅仔港」),以急水溪分流田寮大排與鹽水區飯店里麻油寮相鄰。[5]

宗教  [编辑]

慶華宮為麻油寮的聚落公廟,主祀為觀音佛祖吳府三千歲保生大帝等神祇。[6]慶華宮原本只是一座小廟,初期並與里活動中心共用建築,2013年信徒決定重建,並由主委吳秋粒帶領重建委員籌建,也因麻油寮目前主要產業為番茄,故而壁堵彩繪亦以麻油寮小番茄田為壁畫主角,成為慶華宮的新廟建築特色。[7][8][1]

產業  [编辑]

麻油寮聚落住戶以務農為業,而聚落雖有麻油名稱只是未種植胡麻,不過早期曾生產胡麻油。另因本區鹽地土質含有鹽露,相較於一般土壤而言,較不易進行一般的農作耕種,並且作物也難以存活與生長,為此鹽水區農會在2000年前後輔導當地居民種植小蕃茄以及硬質玉米,即小番茄品種有帥哥番茄、聖代番茄等品種。[9] [10][11]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1.2 臺南市里鄰編組及調整 : 鹽水區2. 
  2. ^ 麻油子寮 · 737台灣台南市鹽水區. 麻油子寮 · 737台灣台南市鹽水區. [2024-05-15] (中文(臺灣)). 
  3. ^ 3.0 3.1 黃 , 文博 . 倒風內海及其庄社 . 臺南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2013  : 306–308. ISBN 978-986-03-5211-5. 
  4. ^ 戴 , 文鋒 (主編). 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II . 臺南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2010 : 355–404. ISBN 9789860236552. 
  5. ^ 陳 , 桂蘭 . 思慕臺19 從鹽水到六甲頂 . 臺南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2014 : 87–90. ISBN 978-986-04-3023-3. 
  6. ^ 黃, 文博. 南瀛刈香誌 . 臺南  :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 1994  : 25–29 . ISBN 957-00-2651-0. 
  7.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不簡單!台南鹽水麻油寮60戶 蓋4500萬元新廟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news.ltn.com.tw. 2018-07-30 [2024-05-15] (中文(臺灣)). 
  8. ^ 麻油寮慶華宮.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24-05-15] (中文(臺灣)). 
  9. ^ 杜淑諭. 月津港燈節 來鹽水小鎮小旅行. 工商時報. 2024-02-07. 
  10. ^ 聯合新聞網. 南市鹽水農會鹽地番茄評鑑 夫妻檔包辦冠亞軍. 聯合新聞網. [2024-05-15] (中文(臺灣)). 
  11.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不簡單!台南鹽水麻油寮60戶 蓋4500萬元新廟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news.ltn.com.tw. 2018-07-30 [2024-05-15]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