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特色条目评选/赫尔曼·戈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赫尔曼·戈林[编辑]

赫尔曼·戈林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171,604位元組)

結果10支持, 1反對 => 入選 核對者遊戲人間留言2013年9月4日 (三) 10:06 (UTC)[回复]
投票期:2013年8月21日 至 2013年9月4日
說明:觀點中立、內容詳實、來源充分。
以上—Ai6z83xl3g留言2013年8月21日 (三) 09:12 (UTC)[回复]

符合特色标准[编辑]

如果认为这个条目符合特色条目标准,使用#{{yesFA}},說明支持的理由並簽名;
  1.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提名人票,並特別感謝User:Oneam的全文校閱。--Ai6z83xl3g留言2013年8月21日 (三) 09:14 (UTC)[回复]
  2.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这个条目远远超过现在中文百科特色条目的平均水准。但书生说的有一定道理,我想那些谈话可以用自己的话复述,意思传达即可,不一定要直引。这个条目的主要架构好像是翻译的日文版,但是有些日文书的作者怎么改成英文了?我觉得作为参考,原书上写的名字是什么就应该是什么,自己罗马化是不合理的。至于参考资料,我认为每段都有根本无必要,只要有争议的地方有就可以-Shuwo留言2013年8月22日 (四) 06:50 (UTC)[回复]
    (:)回應:那並非單純的羅馬化,而是作者的原名,不是「リチャード」直接轉譯為「Richado」,而是「Richard」,不過我還是把他們全數修回日文原名了。另外書生的話,「自行復述」會淪為原創研究或缺乏來源,除非引言原句,否則無法避免被人質疑曲解原意。--Ai6z83xl3g留言2013年8月22日 (四) 11:33 (UTC)[回复]
  3.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理解書生的意思但不同意。人的回憶當然容易與事實有出入,但我相信來源與出處,尤其是這些來源不是隨便找來的網頁。考證戈林/其他傳記條目者有否說過某些話,是專業研究的範疇。另外,我認為那些直引說話是人物傳記的靈魂。Oneam 01:00 AM留言2013年8月22日 (四) 07:55 (UTC)[回复]
  4.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內容完備,參考來源充足,排版清晰有條理。--SCA3580 (提出意見|查閱飛行記錄) 2013年8月24日 (六) 01:57 (UTC)[回复]
  5.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完备,来源充足。-- 慕尼黑啤酒  暢飲  2013年8月24日 (六) 02:43 (UTC)[回复]
  6.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內容充足、語句順暢,參考資料足以支撐全文,段落大致上都有注腳,以支持票作獎勵。—ArikamaI 在沒有人有槍的國度裡,一把手槍的人就是國王謝絕廢話|戰鬥記錄2013年8月24日 (六) 12:33 (UTC)[回复]
  7.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內容風物,參考詳盡。--B2322858留言2013年8月26日 (一) 09:22 (UTC)[回复]
  8.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完整详细。--Huandy618留言2013年8月28日 (三) 01:27 (UTC)[回复]
  9.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用心、詳細、有水準之作。--Clithering200+ DYK 2013年8月30日 (五) 17:48 (UTC)[回复]
  10.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完整详尽,来源充足。--Ericmetro留言2013年8月31日 (六) 03:14 (UTC)[回复]

不符合特色标准[编辑]

如果认为这个条目不符合特色条目标准,使用#{{noFA}},說明条目不符合特色条目标准之处並簽名;
  1.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还是存在一些小问题:1.个别段落还是缺乏文献支持。2.文中有几处引用戈林或他人的说话,例如“戈林便大聲說道:「沒有什麼要害怕的,我們沒有惡意。喝你們的啤酒吧!”,“這種流言也傳進了戈林耳中,他反駁道:「對共黨份子本來就要採取強硬的手段,哪需要什麼特殊事件」「如果是我要縱火,我會燒比較不重要的建築」,還曾幽默地說:「如果我要燒國會大廈,那我也不會說這是共產黨幹的,而會用完全不同的理由。因為國會大廈的會場實在是很醜,那裡可是塗滿了灰泥的牆壁。”,“米爾希對戈林說道:「你有兩種選擇,是要生產1000架四發轟炸機,還是數千架的雙發轟炸機?[128]」戈林並未想的特別多,他說道:「元首只會問我轟炸機共有幾架,而不會問是哪種。”,“他向希特勒的副官說道:「我今天所看到的一切將使那傢伙徹底完蛋!”等等,可能不太严谨。戈林真的说过这些话吗?有录音资料可以佐证他说的是这话吗?尤其是其中还有明显很私人的对话,除非有录音,否则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其他人怎么会知道的?即使是当事人事后的叙述,也不能证明的确说过这些话,记忆是很不靠谱的东西。--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8月22日 (四) 02:49 (UTC)[回复]
(:)回應
  1. 缺乏文獻參考的「個別段落」請指出列舉,如果是「AAAAAA,BBBBB[1]。」並指說A句沒有來源,那它的來源就同B為[1]。
  2. 無須複製一大段本條目內容來質疑一個未成方針和評選規則的觀點,「真的有說過這句話嗎」不是維基百科編者應考量的,維基百科上沒有事實,只有各方的觀點與說法,只要具備清楚且非BLOG或論壇以外的可靠來源,除非存在觀點衝突或有人特別質疑,才有必要出來提出相反論證或闢謠(如《噴射獵兵》一書質疑Me 262的「希特勒要求改成戰鬥轟炸機導致來不及服役」或「波蘭騎兵持刀怒砍德國戰車」這類著名迷思),而不是自己腦補認為每句話都是道聽塗說、子虛烏有。
難道有文獻指出一件事情的發生只要沒有錄音和「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就不存在嗎?維基上所有缺乏錄音檔的來源資料都該廢了,記憶當然不靠譜,但難道錄音就靠譜了?不是戈林講某句話時被人移花接木、斷章取義?你能確定我所引用的文獻之作者在紀錄這句話時沒聽過錄音?總結來說這些來源的價值就是平等的,交待清楚是哪裡來的即可。不指望說服了,路人自判。--Ai6z83xl3g留言2013年8月22日 (四) 11:11 (UTC)[回复]
要是必须要有录音才能佐证的话,《论语》可以扔进火堆烧掉了。蓝色的顶夸克-对撞机|气泡室- 2013年8月22日 (四) 15:27 (UTC)[回复]
论语不是历史而是哲学思想。我没有说过一件事情的發生只要沒有錄音和「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就不存在,而是指确切到某一个人说的某一句话是如何知道的。如果没别人会知道,那就是杜撰,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常识,常识也要需要方针来规范?不要被传记文学误导(这就好像写个化学反应,还要有方针来规范反应方程式必须要配平一样)。你指出的《噴射獵兵》的例子,质疑的是事情,而不是在质疑具体说的某一句话,这完全是两回事。这种对话风格,相当程度上都是文学性的描述,作者依据当时的人事物等,来虚构一个对话场景,来突显人物和事情,这不是史实。严肃的著作如果写到对话,必然会提到其所依据的出处,例如法庭审判中的对话,著作应该指出出自庭审记录;作战时的电话交谈,著作应该提到作战记录之类的来源。但是私密的对话,出处是哪里?你见过哪本严肃的研究性著作会有这种文学性对话描写?要是有的话,那不得被同行笑死?--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8月23日 (五) 02:41 (UTC)[回复]
《論語》不是歷史...我大汗。好吧,那就燒掉《史記》好了。書生你不斷質疑的只是私人對話從何得之,但首先,這篇條目已經給出有效兼可靠的來源。你要質疑那些對話是杜撰,質疑只是那些參考來源的作者虛構出來的「文學創作」、虛構出來的對話場景,請你拿出證據,再請你找出版社及那些作者去算帳。第二,你上面剪出來的對話,正正是來自嚴肅的人物傳記或歷史研究著作。那些對話分別來自以下數個學者的書籍,請自行查看各人的學術地位。傳送門:Roger Manvell英语Roger ManvellLeonard Mosley英语Leonard MosleySamuel W. MitchamDavid Irving。我倒沒見過嚴肅的人物研究會連私人對話都沒有。以上。Oneam 01:00 AM留言2013年8月23日 (五) 04:06 (UTC)[回复]
我倒是真的没见过嚴肅的人物研究会充斥私人对话,即使非私人的对话也不多见。如果有很多对话的话,那就是传记文学了。你举的几个人名,有些名声不太好啊,例如David Irving。而且历史学家或学者同样也可以写传记文学或报告文学。关于参考文献,略微扫了一下,112,113注释的参考根本不存在; Göring. A Biography书中的确是有很多对话,但对话的来源很不清楚。整本书更接近于传记文学的风格--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8月29日 (四) 02:14 (UTC)[回复]
112、113指向參考已補。--Ai6z83xl3g留言2013年8月29日 (四) 02:35 (UTC)[回复]
像David Irving这样的人只是作家,而不是历史学家。另外,我注意到我建立此条目时的用的译名已被另一维基人自己更改,然而,查《人名翻译大辞典》,Irving译为“欧文”,就算香港人全都将其译为“艾文”,简体中文的翻译习惯是否也应该予以尊重?-Neograssgen留言2013年9月1日 (日) 03:25 (UTC)[回复]

中立[编辑]

如果對這個條目的提名持中立態度,使用#{{中立}},說明理由並簽名;

意見[编辑]

參考特色條目標準寫作指南,給予意見並簽名。



入選:10支持,1反對。--遊戲人間留言2013年9月4日 (三) 10:0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