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台湾姊妹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社团法人中华民国南洋台湾姊妹会
TransAsia Sisters Association Taiwan
简称南洋台湾姊妹会
成立时间2003年12月7日
类型非政府组织
地址
目标培养新住民组织能力、社会教育、相关法令政策倡议

南洋台湾姊妹会(简称:姊妹会,英语:TransAsia Sisters Association Taiwan,英文简称:TASAT)是台湾第一个由新住民成立的草根组织,设立于2003年,其前身为1995创立于高雄美浓的“外籍新娘识字班”。

南洋台湾姊妹会近来主要活动系在,协助新移民女性逐渐融入社会,减少孤立感,促使其更积极参与社区活动。[1]

历史[编辑]

  • 1995年7月31日,姊妹会前身“外籍新娘识字班”在高雄美浓设立[2]
  • 2001年9月1日,交工乐团于2001年发行的《菊花夜行军》专辑中,收录由外籍新娘识字班成员合唱的“日久他乡是故乡”(夏晓鹃为作词人之一)歌曲,描写婚姻移民女性初到台湾的孤立无援,以及识字班作为平台所创造出来的姊妹情谊。这首歌虽源起于美浓,日后广为流传于全台各地新移民的中文班,被称为“外籍新娘识字班的国歌”。
  • 2002年9月21日,在台北县(时称)永和开设外籍新娘识字班[3]
  • 2002年末,开设外籍妈妈亲职教育学校[4]
  • 2003年,与板桥社区大学开设东南亚新移民女性的多元文化行动计划[5]
  • 2003年12月7日,南洋台湾姊妹会正式成立
  • 2003年12月12日,南洋姊妹会与其他妇女新知基金会、台湾人权促进会等,成立“移民/住人权修法联盟”(移盟)[6]
  • 2004年7月10日-9月20日:开办“东南亚语课程”,这是由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委托姊妹会在中正社区大学、北投户政事务所开设的印尼、越南、泰国语课程,招生对象有外籍配偶家人、外籍配偶辅导工作第一线人员,以及社区人士。
  • 2005年3月7日,开设“南洋文化课程”
  • 2005年7月6日,移民/住人权修法联盟至行政院前要求暂缓国籍法入籍考试规定,抗议任意提高取得身份证的门槛(入籍考试规定),后来成功更改考试规定
  • 2005年9月6日,出版《不要叫我外籍新娘》一书
  • 2006年4月4日,台联立委廖本烟因对越南姊妹发表歧视性言论,移民姊妹、南洋台湾姊妹会、妇女新知基金会及外籍配偶关怀成长协会等团体,在立法院举行记者会抗议
  • 2007年,开始展开一系列的反财力证明抗议活动与游行
  • 2007年9月29日,南洋台湾姊妹会、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以及国际性组织Asia Pacific Mission for Migrants(APMM)合作于台北举办“国境管制暨新移民女性培力国际研讨会”,并且做出两项重要的决议:一是成立国际网络以促进婚姻移民的培力与权益;二是在英文世界中以“marriage migrants”取代“foreign brides”指称婚姻移民
  • 2009年,成立东南亚新移民女性剧团—南洋姊妹剧团[7]
  • 2010年,与师大翻译所合作,开设司法通译人员培训、纪录片《姊妹,卖冬瓜!》首发
  • 2011年11月,北部办公室与新头壳网络媒体合作 , 录制《当椰奶遇上珍奶》
  • 2012年-2014年,南洋姊妹剧团作品《她乡·他乡》、《幸福·无路可退》于全台巡演
  • 2016年12月9日,续倡议并且成功推动《国籍法》修正案
  • 2017年,“我并不想流浪/Drifting No More”—姊妹发声音乐专辑发行
  • 2017年1月17日,出版《餐桌上的家乡》
  • 2017年12月,出版桌游《水上市场-波涛中的越南》
  • 2021年11月,为文化部新住民艺文推广及社造参与计划种子辅导计划[8]
  • 2023年2月,与台湾事实查核中心、印尼事实查核组织MAFINDO合作,对东南亚移民工推广媒体识读[9]
  • 2023年7月18日,获得总统文化奖[10]
  • 2023年10月,出版桌游《心手相连》

相关作品[编辑]

作品名称 类型 年分
日久他乡是故乡 歌曲 2001年[11]
不要叫我外籍新娘 书籍 2005年[12]
南洋姊妹要说戏 戏剧 2009年[13]
姊妹,卖冬瓜! 纪录片 2013年[14][15]
我并不想流浪/Drifting No More 音乐专辑 2017年[16][17]
水上市场-波涛中的越南 桌游 2017年[18]
移?老娘开新房 Podcast 2022年[19]
心手相连 桌游 2023年

参考资料[编辑]

  1. ^ 南洋台灣姊妹會 TransAsia Sisters Association, Taiwan (TASAT). 落草为艺. [2023-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6). 
  2. ^ 赖宛靖. 遠道而來的女力價值. 社会创新平台. 2020-02-14 [2023-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31). 
  3. ^ 南洋台湾姊妹会. 懷念雅青:一位從泰國嫁來台灣的平凡女性,為南洋姊妹發聲的鬥士. 关键评论网TheNewsLens. 2021-12-31 [2023-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31). 
  4. ^ 蔡素贞. 由社大經驗看多元文化與新移民. 台北市松山社区大学. [2023-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31). 
  5. ^ 张蕙雯. 新移民女性親職教育活動. 国家文化记忆库. 2021-01-13 [2023-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31). 
  6. ^ 人间福报报讯. 移民/人權修法聯盟 正式成立. 人间福报. 2003-12-13 [2023-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31) (中文). 
  7. ^ 夏晓鹃. 眼淚的旅程──南洋姊妹高唱「我並不想流浪」. 独立评论@天下. 2017-05-08 [2023-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0) (中文). 
  8. ^ 高铭佐. 「南洋台灣姊妹會」發揮新女力 扎根寶島、提倡多元平權. 移民署. 2023-02-15 [2023-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6) (中文). 
  9. ^ 邱劭安. 【印尼社群的詐騙訊息識讀大挑戰】南洋台灣姊妹會 走入在台東南亞移工族群 推廣事實查核. 台湾事实查核中心. 2023-04-07 [2023-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31) (中文). 
  10. ^ 林巧琏. 爭婚姻移民權利20年 南洋台灣姊妹會獲總統文化獎. 中央社cna. 2023-07-18 [2023-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31) (中文). 
  11. ^ 陈, 丽君. 「日久他鄉是故鄉」之後呢?-談新住民的語言教育發展的可能性 (PDF). 语文教育论坛. 2016, 第十期. 
  12. ^ 夏晓鹃. 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博客來. 博客来. 左岸文化. 2005-09-06. 
  13. ^ 南洋姊妹要說戲 ─ 遠渡重洋,流離到台灣的婚姻移民有話要說,這一次,南洋姊妹們要演給你看!. 苦劳网. 2009-12-04. 
  14. ^ 林威皓&张绮文. 新移民女性站出來 《姊妹,賣冬瓜!》.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2013-05-30. 
  15. ^ 吕苡榕. 《姊妹,賣冬瓜!》影評. 教育部人权教育资源网. 2019-02-28. 
  16. ^ 曾婷瑄. 新住民姊妹發行《我並不想流浪》專輯:到底台灣是最熟悉的陌生人,還是最陌生的自己人?. The News Lens. 2016-10-24. 
  17. ^ 我並不想流浪音樂專輯發表會. 国家文化记忆库. 
  18. ^ 董哲远. 《水上市場:波濤中的越南》:一款讓越南人自豪、也讓台灣人感到親切的桌遊. TNL关键评论网. 2018-03-05. 
  19. ^ 陈念宜. 別再叫我外籍新娘!「移?老娘開新房」粉絲敲碗第3季. 中央广播电台. 2023-01-03.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