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寿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梵寿纲
出生(1934-01-17)1934年1月17日
 日本东京都浅草
国籍 日本
母校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建筑学科日语早稲田大学理工学部建築学科
职业建筑师
艺术家
思想家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梵寿綱
假名ぼん じゅこう
平文式罗马字Tanaka Toshirō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田中 俊郎
假名たなか としろう
平文式罗马字Yano Hirotake

梵寿纲(日语:梵寿綱ぼん じゅこう Tanaka Toshirō,1934年1月17日,本名田中俊郎,是日本建筑师艺术家思想家,他因其建筑设计而被誉为日本的安东尼·高第[1][2]

笔名[编辑]

梵寿纲这个假名结合了吠陀梵语文献(奥义书)和他的养父谥号的概念[3]。其中结合了“”(Von)或意味“究极的现实”,“寿”(Jour)意味着“幸福的生活”,纲(Caux)则意味着“绳索”,而建筑师将这解释为“一条牢固的绳索,连接着幸福的生活与最终现实之间”。 梵寿纲也是他养父的谥号。[4]

职业生涯[编辑]

梵寿纲于早稻田大学学习建筑后,于1958年开设一家建筑事务所。1962年,他前往芝加哥并受到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等建筑师的启发,并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绘画、雕塑和艺术与工艺,他在那里遇到他未来的妻子。.[5][1]

1971年,他放弃传统的建筑实践,并于1974年与妻子成立一个名为“Art Complex”的艺术家工匠团体,并于同年采用了笔名梵寿纲。[1][3]该团体的第一个项目是东京的早稲田多拉多和世陀日语ドラード和世陀[6][3]1985年,他设计位于东京东大和市的向大村老人之家,关注建筑物中发生的生命终结现象。1990年,他设计了东京的和泉之门公寓大楼。 该建筑的外观设有巨大的女性雕塑,其头发像瀑布一样垂落,并与建筑物底层的火炬混合在一起。[3]

设计[编辑]

梵寿纲曾被誉为日本的高第。他的作品经常采用类似的造型逻辑构成元素,并加入了来自密宗佛教万物有灵论的意识形态。[1] 他的作品与新艺术运动的折衷目录更为相关。 与高第相比,梵寿纲给了他的工匠完全的自主权。[7][8]

参考来源[编辑]

  1. ^ 1.0 1.1 1.2 1.3 Watanabe, Hiroshi. The architecture of Tōkyō : an architectural history in 571 individual presentations. Edition Axel Menges. 2001 [5 September 2011]. ISBN 978-3-930698-93-6. OCLC 606318806. 
  2. ^ 住む人の生き方から変える? “日本のガウディ”梵寿綱が創る「寿舞(すまい)」. スーモジャーナル - 住まい・暮らしのニュース・コラムサイト. 2017-10-04 [2024-03-25] (日语). 
  3. ^ 3.0 3.1 3.2 3.3 Wada Nahoko, Urban Monuments by Japan’s Gaudí: The Works of Japanese Architect Von Jour Caux, Nippon.com, 5 July 2019
  4. ^ TOURExplore a unique architect’s buildings, Accesspoint.jp
  5. ^ 梵寿綱 Von Jour Caux. デジタル版 日本人名大辞典+Plus [Great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Japan (Digital enlarged edition)]. Kodansha (Japanese).  on the database of kotobank.jp.
  6. ^ 日本のガウディと呼ばれる男。建築家・梵寿綱インタビュー. 美术手帖. [2024-03-25] (日语). 
  7. ^ 異色の建築家、梵寿綱:「日本のガウディ」?ではない独自の世界観. nippon.com. 2019-05-28 [2024-03-25] (日语). 
  8. ^ (法语) Rythms[sic] of Vision, Fgautron.com, 13 september 2007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