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楼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塔楼村
旧称:塔楼
地图
坐标:22°45′51″N 120°28′43″E / 22.76405°N 120.478552°E / 22.76405; 120.478552
国家 中华民国
县市屏东县
乡镇市区里港乡
政府
 • 村长陈瑞荣
面积
 • 总计3.3466平方公里
人口(2023年10月)
 • 总计1,725人
 • 密度515.45人/平方公里
 • 户数553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村里代码10013090007
毗邻里港乡玉田村、潮厝村、大平村、九如乡三块村、耆老村

塔楼村位于台湾屏东县里港乡西南隅,潮厝村、玉田村以南处,邻接九如乡。原为马卡道族凤山八社塔楼社社地,汉人开垦的历史可追溯回雍正年间[1]:72 。今日塔楼为典型的农村,村里有全台少见的三坪祖师信仰,居民主体多为等姓[2]:13

历史[编辑]

塔楼此名来自荷治时期1635年圣诞节搭加里扬之战次年2月4日向荷兰人认错求和的平埔族马卡道族大社搭加里扬社分社之一的聚落塔楼社荷兰语ZoatalauSotanau)。[3][4]据1650年荷兰大员当局所做的统计,塔楼社为全台湾最大的原住民部落,约在两千人上下[5]:76。塔楼社之势力范围甚大,学者咸认九如乡番社塔楼为其主要之聚落。

雍正年间,此地有王姓杨姓人家入垦[1]:82。塔楼村先民多来自福建省漳州府平和县[6]:261,该地邱姓先民带来之香火日后成为塔楼村信仰中心祖师庙[2]:46,而其中以来自福建省漳州府平和县南胜镇的杨姓一族为大宗[7]:81,今塔楼杨氏一族还留有入赘番社酋长生杨氏六房、番祖母葬地茄苳树等传说[8]:3。乾隆年间此地设有“搭楼汛”[9]。清朝中后期,建立三坪祖师庙。

今日九如乡三块村的主要聚落三块厝与塔楼村密不可分,该村先民由塔楼村移往南边数公里处拓垦,后因水患许多人家迁回,仅留下杨、林、陈三户人家,故名三块厝[6]:289。而村内另一聚落顶三块厝则源自当地的卢、萧姓三户住民[10]:18

日据时代此地被改为里港庄第六保,直至光复后始改为塔楼村。2000年建立塔楼国小。塔楼村居民今日多以泰国虾、畜产等为业,合计年产值高达数亿元以上。

聚落[编辑]

  • 顶三块厝
  • 塔楼

信仰中心[编辑]

教育[编辑]

参考[编辑]

  1. ^ 1.0 1.1 方敏祯。“十八世纪南台湾阿里港的区域发展与族群移动”。硕士论文,国立成功大学历史学系硕士在职专班,2016。https://hdl.handle.net/11296/e78qy4。
  2. ^ 2.0 2.1 杨明义。"里港乡塔楼村村志"。国家图书馆台湾记忆系统。2001。<https://tm.ncl.edu.tw/> 。
  3. ^ 熱蘭遮城日誌. 由江树生翻译. 台南: 台南市政府. 2000: 第一册页223. 
  4. ^ 甘为霖. Part II.25.尤羅伯致東印度公司阿姆斯特丹商館評議員(1636年9月5日).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荷兰时代的福尔摩沙]. 由李雄挥翻译. 翁佳音校订 修订新版. 台北市: 前卫. 2017-09: 227–259. ISBN 978-957-801-817-4. 
  5. ^ 里港乡公所。"里港乡志"。国家图书馆台湾记忆系统。2003。。
  6. ^ 6.0 6.1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采集组。"台湾地名辞书(卷四)屏东县"。国家图书馆台湾记忆系统。2001。<https://tm.ncl.edu.tw/> 。
  7. ^ 吴中杰, 析辨闽、台漳州平和裔家族的族群背景: 语言使用、族谱纪录、自我认同之三重证据法, 全球客家研究,2020 年 11 月 第 15 期,页 69-104
  8. ^ 杨氏大房第六世杨明义口述, 阿里港塔楼社史地沿革, https://www.shs.edu.tw/works/essay/2017/11/2017111509072925.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 乾隆台灣輿圖(打狗) (地图). 左上. [推定为1750年代调制] –通过国立故宫博物院. 搭楼社、搭楼汛 
  10. ^ 屏东县里港乡塔楼社区农村再生计画, https://www-ws.pthg.gov.tw/Upload/2015pthg/20/ckfile/d67ee05b-9941-441b-bfc5-94755fe666b6.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