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大人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坐标22°59′21″N 120°12′43″E / 22.989278°N 120.211834°E / 22.989278; 120.211834

东门大人庙
东门大人庙三川殿
基本信息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台南市东区东门路一段17号[1]
主神朱、池、李三王爷
建筑详情
本殿构造硬山式
建立时间 清治台湾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
地图
地图

八协境东门大人庙,又称东安坊仑仔顶大人庙,昔日府城八协境之主庙,主祀朱、池、李三王爷,位于台湾台南市东区东门里的王爷庙

历史[编辑]

清治时期[编辑]

东门大人庙一般说法是创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2][3],但是康熙廿五年(1686年)的《福建通志》已经记载了据说是其分灵庙的“保大里大人庙”(保西代天府)的存在,故东门大人庙的创建年代似乎更早[4]

石万寿考察庙址原位于仑仔顶北侧,又称“东安坊仑仔顶大人庙”,今台南一中附近,原为府城大庙,前后有三殿,列七寺八庙之一,道光以后实施联境自卫制度,此庙为八协境的联境主。光绪年间,分府城内为五段,分设保甲局,其东段保甲局即设于此庙内。[5][3]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的残碑,刻捐助者有石鼎美、黄谦记、魏珍山、张启贤。其中石鼎美即石时荣,在清嘉庆年至同治年间,府城的大小公众事务捐输都能见其纪录,建有石鼎美古厝[6]

日治时期[编辑]

因辟建东门圆环,此庙又拆迁,神像曾寄祀东岳殿[5]。1915年的调查,庙址为大人庙街乙398番地[7];1920年到1945年的调查,庙址为东门町一丁目28番地[8][9][10][11]

战后时期[编辑]

1955年始于东门圆环东北角另建庙宇,委身于东门路桥[注 1][5][12]石万寿调查,从仑仔顶北侧开始立庙,到后因民族路开辟遂移至东门圆环一带,更因拓宽道路、建陆桥,此庙前后共迁移四次[13]。庙原先所在的大庙里是因此庙而得名,后2002年整编与泉北里合并成为东门里,与台南弥陀寺祝三多庙皆在同一里[14]

东门市场的黄姓香肠小贩,曾担任此庙理事。该市场拆除后,摊贩遂移到此庙门口。香肠贩第二代的黄瑞生,后成了大人庙的庙祝。[1][15]

东门大人庙外部

大员文化观光协会在前理事长张明山的带领下,对台南东区开始了一连串的文史资料搜集与实地勘察,连年举办“东门大街——文化资产之旅”。他们认为最值得关注的便是此庙,有许多珍贵文物。门神为潘丽水父亲潘春源作品、壁画则是蔡草如作品。写有“爻占九二”匾额,为大天后宫所送[16]。但如今庙里的门神和壁画薰黑,难以辨识其原貌,梁柱蛀蚀严重。台南市议员蔡旺诠决向台南市政府争取,让大人庙列入古迹,期能妥善维护。[17]

东门大人庙金炉

在2014年采访时,黄瑞生已当起无薪的庙祝数十年。此庙每天仅开六小时,香客稀少,但不少外地信徒会慕名前来。[13]

台南市文化资产管理处处长林韦旭到此庙会勘,对其数度迁移、但保有完整的蜘蛛网状藻井感到惊奇,说这类藻井若拆迁非常不易,成功重组机率微乎其微,也表达该庙历史悠久,可是并无任何管委会相关组织,希望庙方先尽速完成组织程序,让后续政府尽力协助,来重现过往风华。庙方与信徒们听此,因而有意成立组织,以便市府争取相关经费修缮。[18]

祭祀[编辑]

东门大人庙的三府千岁(王爷)信仰,不同与民间常见的王爷信仰五府千岁截然不同,称为为“三王信仰”或称“三老爷信仰”[12]。学者石万寿指出这类三老爷信仰系统(郑成功系统)庙宇之起源为府城镇北坊的三老爷宫(朱、曹、魏),以及东安坊仑仔顶大人庙,主神朱王爷即是郑成功[5] 然而《台南王爷信仰与仪式》一书则将镇北坊三老爷宫与东门大人庙分开成两个体系,指出原本东门大人庙的三府王爷信仰不像三老爷宫那样,庙方原本便认为与郑氏三代有密切关联[4]

主神[编辑]

关于大人庙朱、池、李三王爷的身分,目前有三种说法[4]

郑氏三代 即郑成功、郑经、郑克臧三代。朱王爷是郑成功,因为他曾被赐与明朝国姓“朱”;池王爷是郑经,因为“池”与“郑”的闽南语发音相近;李王爷则是指郑克臧,因为民间相传郑克臧本姓“李”。[注 2][19]。《永康的历史遗迹与民间信仰文化》一书认为此种王爷信仰实为郑成功信仰的说法来自连横台湾通史[注 3],而后有学者石万寿、蔡相煇等学者支持[20]
义兄弟 漳州府漳浦县南门外京仔社人,三人为义兄弟,擅长管弦[20]。名声传入京城后,三人被召入宫中演奏,不料文武百官在听到音乐之后竟纷纷倒下,皇帝以为三人是妖怪而下令将之斩首[20]。玉皇大帝得知后,怜悯三人遭遇而封为神祇,并要三人下凡稽查人间善恶[20]
陈元光(开漳圣王)部将 据学者黄典权的研究,三位王爷分别是朱参、池文魁、李伯瑶[20]。朱参为河南固始县人,子孙散居漳泉各地[20]。池文魁为河南固始县人,子孙居于泉州同安县[20]。李伯瑶是陕西三原人,卫国公李靖之孙,有子十三人,分衍于漳州府龙溪、漳浦、海澄等县[20]

而保西代天府则认为三位王爷是朱参、池文魁、李伯瑶,不过保西代天府的分灵庙“茑松三老爷宫”则认为主神其实是郑成功[4]。而过去茑松三老爷宫其实对主神三老爷(三王爷)的来历亦不清楚,是庙方去请石万寿教授写沿革时,石万寿认为三老爷实际是指郑成功[注 4],庙方才认定三老爷的身分[20]。然而原本在茑松三老爷宫祭祀圈内的“乌鬼桥”与“竹林前”两地信徒并不支持此种看法,且有人认为茑松三老爷宫是“改奉”国姓爷,因而独立建立“乌竹三千宫”[注 5],对于三老爷的身分则比照保西代天府的说法[20][4]

交谊境[编辑]

台南东岳殿市仔头福隆宫、开台圣地三老爷宫、台南药王庙六兴境保西宫、厉王文安宫、南厂水门宫、马沙沟李圣宫

相关条目[编辑]

注释[编辑]

  1. ^ 大人庙现址庙地原为庄绍铭所有,信众重建庙宇请求割让以为公用,庄绍铭豁达应许[2]
  2. ^ 台南市永康区的二王庙的主神据说即是郑经。
  3. ^ 连横认为台湾的王爷信仰其实是郑成功信仰,因为后来台湾在清朝统治之下而仅称为王爷[20]
  4. ^ 《永康的历史遗迹与民间信仰文化》一书写说,石万寿教授之研究是在追溯回源头的东门大人庙后,认为该庙与镇北坊(禾寮港)三老爷宫虽然主神姓氏有别,但都有供奉“朱王爷”(认为即郑成功)[20]。并认为另外两位王爷的姓氏会因地而异,选择各地驻守将领或代号[20]。并认为三老爷信仰皆无王船王醮,异于一般王爷庙宇而将朱王爷认定是郑成功[20]
  5. ^ 此外尚有两地与茑松三老爷宫现在被台1线隔开,省道车流量大恐有危险的原因[20][4]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蔡明琮、何莲珍. 〈黃家香腸熟肉〉. 《南台灣在地美食100選》. 台湾: 宏硕文化. 2005-03-10. ISBN 9867406486 (中文(台湾)). 
  2. ^ 2.0 2.1 谢奇峰. 《臺南府城聯境組織研究》.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3-12: 页235. ISBN 978-986-03-9413-9. 
  3. ^ 3.0 3.1 许永河. 《遇見182:從府城到龍崎》.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12: 页 176、177. ISBN 978-986-04-3030-1. 
  4. ^ 4.0 4.1 4.2 4.3 4.4 4.5 吴明勋、洪莹发. 《臺南王爺信仰與儀式》.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3-12: 页107─112. ISBN 978-986-03-9411-5. 
  5. ^ 5.0 5.1 5.2 5.3 石万寿. 〈王爺信仰與延平王君臣關係之探討〉. 《台湾文献》 (台湾: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09-03-31, 第六十卷 (第一期) (中文(台湾)). 
  6. ^ 黄如辉. 〈試論臺南市古蹟天壇修建碑記〉. 《台湾文献》 (台湾: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12-09-30, 第六十三卷 (第三期) (中文(台湾)). 
  7. ^ 大人廟 1915 調查 • 台南市東區. 中研院民族所数位典藏.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6-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2月2日) (中文(台湾)). 
  8. ^ 大人廟 1920 調查 • 台南市東區. 中研院民族所数位典藏.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6-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2月2日) (中文(台湾)). 
  9. ^ 大人廟 1930 調查 • 台南市東區. 中研院民族所数位典藏.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6-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2月2日) (中文(台湾)). 
  10. ^ 大人廟 1944 調查 • 台南市東區. 中研院民族所数位典藏.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6-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2月2日) (中文(台湾)). 
  11. ^ 大人廟 1945 調查 • 台南市東區. 中研院民族所数位典藏.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6-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2月2日) (中文(台湾)). 
  12. ^ 12.0 12.1 黄博郎. 祭拜三王 大人廟感念鄭氏功績. 《自由时报》. 2008-08-14 [2016-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中文(台湾)). 
  13. ^ 13.0 13.1 郑佳佳. 四度遷址 東門大人廟風光不再. 《中华日报》. 2014-05-20 [2016-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中文(台湾)). 
  14. ^ 吴明良. 《里長帶路》東門里 陳憲明 名剎林立 將出書導覽. 《联合报》. 2008-08-28 (中文(台湾)). 
  15. ^ 林若凡. 嘿嘿!老闆, 來盤香腸熟肉!. 《自由时报》. 2003-02-08 [2016-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中文(台湾)). 
  16. ^ 郑佳佳. 大人廟殘破不堪 內藏珍貴文物. 《中华日报》. 2014-05-20 [2016-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中文(台湾)). 
  17. ^ 黄博郎. 大人廟發現珍貴文資 地方盼列古蹟維護. 《自由时报》. 2008-08-14 [2016-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中文(台湾)). 
  18. ^ 郑佳佳. 大人廟文物珍貴 擬設管委會. 《中华日报》. 2014-05-30 [2016-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中文(台湾)). 
  19. ^ 王浩一. 《在廟口說書》. 台北市: 心灵工坊文化. 2008年8月: 页33. ISBN 978-986-6782-47-3. 
  20.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戴文锋. 《永康的歷史遺跡與民間信仰文化》. 台南县永康市公所. 2010-12: 页111-126. ISBN 978-986-02-5530-0.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