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大霸尖山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台湾专题 (获评初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台湾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湾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古籍古地图记载的熬酒桶山、酒桶山、大坝尖山[编辑]

推定为1756-1759年调制的《乾隆台湾舆图》在今台湾的东北角附近有绘出“熬酒桶山”; [1] 《乾隆台湾舆图》在云林内山另有绘出一座“熬酒桶山”。 [2]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历史文物陈列馆典藏的1760年清乾隆中叶《台湾民番界址图》(通称〈中研图〉),在今台北的位置附近,在艋舺渡头汛注记“离内山一十里,熬酒桶山界三十里,离生番四十里,以溪为界”、在今台北市文山区东侧山区雾里薛山注记“离内山3里, 离酒桶山界20里, 离生番30里”, [3] [4] 说明“熬酒桶山”、“酒桶山”在生番界以内十里。

1871年《台湾府舆图纂要》里的〈淡水厅图〉在今台湾的东北角附近有绘出“熬酒桶山”。 其中的内文〈淡水厅舆图纂要〉也有描写“大坝尖山”:“沪尾港海口:在龟仑岭之北、艋舺之西,离城一百四十里。港内分南、北、中三大溪,名曰内港。南溪之源出自大坝尖山,由大姑崁、三角涌向西北至新庄,与艋舺溪会合;至大稻埕折而西至关渡,与北溪合流而出沪尾。” [5]:424

1871年《淡水厅志》有记载“熬酒桶山”以及“大坝尖山”,记为淡水厅的北路山。北势溪西南过熬酒桶山,南势溪南会桶后溪,过熬酒桶山。内港二大溪。一曰南溪,其源出大坝尖山,会咬狗藔尖山……南会三角涌溪。 [6]

1878年的《全台前后山舆图》和1879年的《台湾舆图并说》都有在“生番界”之内和今新店南方的“新垦地”之间绘出“大霸尖山”。 [7][8]

1888年《台湾内山番社地舆全图》和1895年《台湾番地图》标示了“大埧社”和其后依托的山头“大埧”。[9]:4-5

以上的“酒桶山”、“熬酒桶山”、“大坝尖山”、“大霸尖山”都不是今天的大霸尖山。 这些描写的“熬酒桶山”在北势溪之南,今称“大桶山”,“生番界”在其以南,其后为桶后溪、桶后山。 [10] [11] “大坝尖山”为“大坝社”背后依托的山头,大坝也有写做“大埧”、“打马”,在生番界以内,也就是在刘铭传开山抚番大嵙崁战役为掠夺山区樟脑独占被部队征伐的社群,位在今三峡、复兴、新店、乌来之间,即日治以后的“大豹”。 [9]

大霸尖山实际上在新竹的东南方深山,从宜兰、台北一直到新竹、苗栗都看得到,从新竹看是在十八尖山、五指山的正后方。 有些描述如认为是大霸尖山的话是有些可疑的。 前面提过的1871年《台湾府舆图纂要》〈山水 彰化县〉的内文也有描写另一个“熬酒桶山”:“大员山:在县治东北六十馀里。由大乌山发脉。又名熬酒桶山。西下为猫雾捒山、大肚山。猫雾梀平原沃野,产米最多。” [5]:340 主要是彰化是看不到大霸尖山的,而且形容颇平淡。

清治晚期的文献中有些描述则很像今天的大霸尖山。 完成后即割让台湾的 《新竹县采访册》: ‘熬酒桶山在县东南百馀里。其山从淡水县番界中东南方来,在诸山之上突起一峰,顶平而圆,上稍窄而下渐宽,形如熬酒桶;高插云霄,为人迹不到之区山上积雪经年不消,虽盛夏寒气砭人肌骨,生番亦不敢近。远望之,一峰直竖,形家呼为“冲天木”:此县治太祖山也。山之旁有一峰,形如展旗,或呼“木火通明”格。稍南一带,大树插天,枝干连云。晴时可见其下片片飞琼,满山瀑布;巉岩削壁,白石莹莹。此一大观也,常于雾敛云消时徬佛睹之。盖所谓玉山者,近似。

‘ 按“彰化县志”卷一“封域志”“山川”:‘大员山在县东北七十馀里,山顶员形似熬酒桶,故俗呼酒桶山。与水底寮山、罩兰山、大茅埔山俱在东势角左右’。而山川全图又并列大员山、熬酒桶山于大甲溪上游之南。曲栗县举人吴子光“一肚皮集”卷七“双峰草堂记”一云:‘由五指峰南分一支势独尊者为酒桶山,则入石垄境矣’。据“彰化县志”,熬酒桶山当在彰化县内山,即今台湾县境;据“一肚皮集”,又当在曲栗县境矣。今于新竹县东门城上以罗经按之,正在巽方。访询内山客人出入番社、熟悉形势者皆云:在新竹县境。偶询一、二生番,亦皆云然。似应以此山属新竹县为是。第此山高不可仰,常由新竹行至嘉义县境沿途犹远望见之。盖不特为新竹县之太祖山,其中擘干分支,亦即台湾、台南诸府县之祖山也。惟人迹不到,究不能确指其所以然。今姑略举见闻,以备采择。’ [12]:55-56

1894年左右的《苗栗县志》其内文与前述的《新竹县采访册》部分相同:“台为郡,固山海交错区也,山高亚五岳。北部山最高且大蜚声于志乘中者,为玉山,亦名雪山;次鸡笼山,又次五指峰。由五指峰南分一支、势独尊者,为酒桶山;则入后垄境矣。

“双峰,在酒桶山南偏,距铜锣湾不五里” [13] 最后一句说到酒桶山南偏的双峰距铜锣湾不五里,使得有些可疑。

118.150.131.136留言2022年1月30日 (日) 20:24 (UTC)[回复]

参考资料[编辑]

  1. ^ 乾隆台灣輿圖(淡水) (地图). 国立故宫博物院台湾地图典藏精选. 右上角. [推定为1756-1759年调制]. 熬酒桶山 
  2. ^ 乾隆台灣輿圖(西螺) (地图). 国立故宫博物院台湾地图典藏精选. 左上方. [推定为1756-1759年调制]. 熬酒桶山 
  3. ^ 古地圖話十八世紀台灣地景 (image). 中央研究院数位典藏. 艋舺(兰文里摄影). [1760年台湾民番界址图]. 
  4. ^ 叶高华. 18世紀末御製台灣原漢界址圖解讀 初版. 台南: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南天书局. 2017年11月: 47页 [《18世纪末御制台湾原汉界址图》推定为1781-1787年调制]. ISBN 978-986-05-4122-9. 1:C1 雾里薛山 台北市文山区东侧山区〈中研图〉注记‘离内山3里,离酒桶山界20里,离生番30里’ 
  5. ^ 5.0 5.1 台灣府輿圖冊 山水 淡水廳. 臺灣府輿圖纂要. 1871年. 
  6. ^ 陈培桂. 志一 封域志 山川. 淡水廳志 卷二. 1871年. 
  7. ^ 余宠. 全台前後山輿圖 (map). 美国国会图书馆. 1878. 大霸尖山 
  8. ^ 余宠. 夏献纶 , 编. 台灣輿圖並說 卷二 台北府淡水縣分圖六 (map). 美国国会图书馆. 1879. 大霸尖山 
  9. ^ 9.0 9.1 许毓良. 上篇第三章 三峽地區地名與番社考證 .2.插角、金阿敏、大埧、杉胡. 光緒十四年(1888)台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所見的新北山區:一段清末開山撫番的歷史追尋. 新北市: 远足文化. 2019年11月: 78–90. ISBN 978-986-508-043-3. 
  10. ^ 台北市文山區 文史蒐錄 (PDF). 二 文山地区的原住民. 
  11. ^ 柯志明. 清代臺灣三層式族群空間 體制的形構與轉化:紫線界前後的比較 (PDF). 台湾史研究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5年6月, 22 (2): 60. 
  12. ^ 陈朝龙 (编). 新竹縣採訪冊 卷一. 
  13. ^ 沈茂荫. 苗栗縣志. 

--118.150.131.136留言2022年1月30日 (日) 20:24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