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讨论:Notelist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只能包括繁体的注[编辑]

如果用<ref group="注">的注为简体,则本模板失效。--Gqqnb留言2013年3月22日 (五) 12:50 (UTC)[回复]

完成 这个选项已经加上了。-- 2014年10月2日 (四) 14:50 (UTC)[回复]

关于重新设计[编辑]

由于中文的“註/注”功能可能会干扰后台对特定字组的注脚显示而令部份页面出错,故本模板需要重新设计,不再提供中文功能,而改为提供英文、罗马数字、希腊字母功能。中文功能的注脚已由{{noteTag}}与{{noteFoot}}提供。另外,本模板不再直接提供分栏,以免部份页面已自行定义的式样出现问题。--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15年11月22日 (日) 13:11 (UTC)[回复]

模板 efn 以及注释的引用[编辑]

从《Wikipeia:互助客栈/技术/问:参考文献里如何加注脚》得知的是,当时{{efn}}这个模板,无法做出如[注1]的效果。但是,近日在参见英语版维基的同一个模版,它似乎新增了一个 note 的类别,能够容许使用者写出[Note 1]的效果。不知道这个是新东西还是旧东西?评估值得引入中文版吗?--Fauzty留言2016年5月24日 (二) 18:01 (UTC)[回复]

这里是中文维基,用note不好吧,而[注1]已经有{{}}模版。--113.52.66.7留言2016年5月25日 (三) 01:11 (UTC)[回复]
{{notetag}}模板之前出问题,被大量换成{{efn}},现在不知修好了没--Liaon98 我是废物 2016年5月26日 (四) 16:32 (UTC)[回复]

efn注解有很大瑕疵,用在条目庞大内容时,出错时该怎么追查修正?提议废除使用这方式[编辑]

编号 测试条件 测试前 效果 测试后 效果 优与劣的说明
A 使用<ref group="註">对应<references group="註"/> [1] 正常 [2] 误植 A任何条目皆可适用,因为没有B这种问题(见说明)发生。
B 使用{{efn|name=注|}}对应{{Notelist}}群组 [3] 正常 [4] 误植 B不适用于条目的庞大内容加入这种注解,必须要“注=1”、“注=2”,若新加入注解没变更“注=1”,发生连用二个“注=1”就会出错而无法显示,所以必须从庞大内容中伤眼睛地去查“注=1”做修正。

经上表所见可知,建议不要使用B这种注解,如果要使用,一旦出错要追查去修正,那又是一件麻烦事,除非各位有什么方法解决B这种注解发生的问题(见说明)。--114.46.243.55留言2016年6月9日 (四) 05:53 (UTC)[回复]

你自己做测试都做错了,怎么A完全没有使用name? A的误植效果是这样[5],所以A也会发生B的情况。--113.52.81.116留言2016年6月9日 (四) 07:06 (UTC)[回复]
照你这样说,我拿A的做法去使用B,你能否解释为什么会变成这样[6]?你都不懂我测试什么,还指正我做错,请你先好好了解A的测试结果,如果你不懂可以问,而不是照你的测试反批我错,我测试不是像你专门找每个注解设计上瑕疵去测试,你这种测试方法再怎么测都会使每个注解是无法使用,也难怪你测试结果会出错。--114.46.233.82留言2016年6月9日 (四) 08:32 (UTC)[回复]
拿A的做法去B是这样[7]才对啊,A的做法本身都没name,拿去B你却多了name出来,当然是错了。--113.52.66.73留言2016年6月9日 (四) 09:09 (UTC)[回复]
明明是你自己去对<ref group="註">改成<ref group="註" name="註1">,这关我什么事?我有叫你把B套在A去使用注解吗?你自己测试方法错了,还怪我!我是正常条件与正当使用下去做测试,并不像你这样为了反驳我而反驳所做出的测试,刻意从不合理去找出能反驳之处对我指正说我错,显然这是你的问题。此外提醒你,之前我有说:“你先好好了解,如果你不懂可以问”建议,可是显然你并没采纳建议,你依然故我,那么我告诉你这次测试不是在于验证A设计瑕疵,如果你是想趁我拿A与B对照时来反驳我的测试有错,那你就继续对我说我错吧!因为再说下去,看样子也只是吵起来,毕竟这不是我问题。--114.46.245.152留言2016年6月9日 (四) 13:12 (UTC)[回复]
看不懂,{{efn|name="注"|內容}}实际上是相当于“<ref name="注" group=lower-alpha>內容</ref>”,把每个efn的name都写一样本来就是错误写法,跟这模板无关。efn的参数name就跟ref的参数name是一样的,而group参数则跟ref的group参数一样,只是预设是lower-alpha。不懂为何要以efn的name参数去比较ref的group参数--Liaon98 我是废物 2016年6月9日 (四) 08:37 (UTC)[回复]
我这次的测试是反映出<ref group="註">与{{efn|name=注|}}使用时,从效果上看到差异,当有多个注解要去使用<ref group="註">时,每一个注解都可以使用相同的<ref group="註">,但是用在{{efn|name=注|}}时,必须得用{{efn|name=注1|}}、{{efn|name=注2|}}……{{efn|name=注100|}}这样子下去,才能区分出每个注解,否则B比照A去使用,改成{{efn|name=注|}}就一定会出错的,这事若发生在条目里注解,万一有人不小心将B的“name=注”参数用错,以麦理浩为例:结果是这样,要从中查出哪里“name=注”参数出错,可是很伤眼睛,因为B这种注解是被设计成“name=注”参数必要设定,当“name=注∑”参数里∑值填错,要修正会很难,这是正常显示;反观<ref group="註">是因为“注”值不用改,多个注解使用也依然可以将每一个注解有独立而区分([8] 测试结果]可知,即使误植也能将注解区分),这种优点就优于B注解方式,除非像113.52.66.73刻意去改成“group="注" name="注1"”,因为<ref group="註">要对应<references group="註"/>才能正常显示,若是像我要按照113.52.66.73测试,将<ref group="註">改成<ref group="註1">使用是结果会出错,这种是叫人为刻意的非正常使用,与{{efn|name=注∑|}}一定要对照上一个∑与下一个∑去设定的情况是不同,所以并非<ref group="註">设计问题,显然可知使用A这种注解是没有像B这种结果出错。--114.46.245.152留言2016年6月9日 (四) 13:36 (UTC)[回复]
(~)补充:A测试结果[9]所谓“误植”,请看里面的原始码,多个注解一起使用时,同时有二个相同注解,这效果反映出不用对<ref group="註">修改“注”值,也能区分出每个独立注解,反观{{efn|name=注∑|}}一定要修改“∑”值去对每个注解前后顺序填上对应的值,{{efn|name=注1|}}……{{efn|name=注100|}}中间若是填错,“∑”值有跳过号码,就会发生有二个重号,后面的注解排序就会跟著出错。--114.46.245.152留言2016年6月9日 (四) 13:51 (UTC)[回复]
你到底有没有看到我说的“不懂为何要以efn的name参数去比较ref的group参数”?你上面的回文,还是在拿ref的group参数跟efn的name参数比较。我上面已经回你的,ref的name就是efn的name,ref的group就是efn的group,efn只是打包过的ref!!你的<ref group="註">是相当于“{{efn|group=註}}”,不是相当于「{{efn|name=註}}」!!!那么「{{efn|name=註}}」相当于什么?相当于“<ref name="註">”,懂了吗??不论efn还是ref,name都不能定义多次,并不是efn不能定义多次有瑕疵!而就像是ref没定义name的测是一样,efn一样可以让name留白。--Liaon98 我是废物 2016年6月10日 (五) 03:43 (UTC)[回复]
你好像连efn的name怎样用都没搞清楚,谁说B的name="注"是必要设定?[10],没有了name十分正常。--113.52.66.73留言2016年6月9日 (四) 13:54 (UTC)[回复]

编辑请求 2021-01-24[编辑]

参照Template:Reflist而加入可订定 column width 的参数。--A. Bernardo 💬🖋️ 天灭中共·光复香港 2021年1月24日 (日) 10:42 (UTC)[回复]

未完成,请见上面#关于重新设计:“本模板不再直接提供分栏,以免部份页面已自行定义的式样出现问题”。请使用如“{{reflistH|...}}{{notelist}}{{reflistF}}”的方法。--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21年1月25日 (一) 02:20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