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冠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冠三(1872年—1925年)名恩賜,字冠三以字行山東高密康家莊人。中國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政治人物。[1]

生平[編輯]

幼年,劉冠三在高密縣城富戶家陪讀。1902年春,劉冠三考進山東大學堂師範館。1905年,參加中國同盟會。1906年春,劉冠三、丁耕農濟南白雪樓集資創辦《白話報》館,宣傳革命,後被清政府查封,劉冠三也被開除學籍。後來,劉冠三集資在趵突泉(後來遷至楊家莊)創辦山左公學,聘中國同盟會會員、留日學生徐鏡心齊樹棠左汝霖等人任教。劉冠三經常在夜裡到學生宿舍發放《民報》《晨鍾》等報刊。[1]

1907年冬,山左公學遭到清政府查封。同年12月,劉冠三為逃避追捕而來到青島。1908年,劉冠三和革命黨人陳幹等人創辦震旦公學。1908年秋,劉冠三、陳幹等人聯絡山東省各界組織保礦會,反對德國侵占山東省的礦權,抵製德貨。震旦公學還組織學生示威遊行,抗議清政府對外軟弱無能。1909年,清廷通過和德國駐青島總督交涉,查禁了震旦公學,並準備引渡劉冠三。劉冠三乃從青島逃到高密縣城崇厚堂,此後又先後逃往山東諸城沂州(今沂水)、曹州(今曹縣)、山西察哈爾(今屬內蒙古)、直隸等地,為時兩年。[1]

孫中山到濟南視察時的合影,圖中孫中山後左邊是劉冠三,右邊是陳幹

1911年秋,劉冠三回到山東,同劉溥霖蔡自聲等人秘密組建了山東同盟會機關。同年,武昌起義爆發後,山東省宣布獨立。劉冠三赴青島成立了同盟會機關,併購買武器,組織膠濟鐵路沿線搞武裝獨立。山東獨立取消之後,劉冠三赴上海拜會孫中山孫中山委其光復山東。回到山東之後,劉冠三發動了高密諸城即墨的光復獨立以及徐州第三十九混成旅的成立。[1]

中華民國成立之後,劉冠三擔任山東省同盟會副會長、山東省臨時議會副議長。1912年,孫中山辭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一職,並出國。孫中山出國前,劉冠三等送孫中山自濟南赴青島。 1913年,第一屆國會成立時,劉冠三任眾議院議員,和徐鏡心丁惟汾等反對袁世凱的活動,並拒絕袁世凱的賄賂。劉冠三還多次搭救被袁世凱方面逮捕的革命黨人如商震等。1914年,吳大洲薄子明等人在山東起兵倒袁,劉冠三乃自北京回到山東參加。袁世凱下令逮捕劉冠三,劉冠三經商震侯延爽等相助而脫險,赴陝西。1916年,第一次恢復國會時,劉冠三繼續任眾議院議員。1917年,國會再度遭到解散後,他劉冠三赴廣州,幫孫中山成立護法政府,並擔任護法國會眾議院議員、山東招討使,負責山東省軍務,協助南方的革命軍北伐。其間,劉冠三在徐州率軍擊敗山東督軍張樹元部。1922年,第二次恢復國會時,劉冠三繼續任眾議院議員。曹錕賄選時,丁惟汾王樂平等議員離開北京赴上海,劉冠三患肺癌未離開北京,並為曹錕投票。[1]

1925年,劉冠三因肺癌在北京病逝。1928年,劉冠三遷葬高密縣城西嶺三星台。1987年6月,遷葬高密縣烈士陵園。[1]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