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碩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和碩縣
蒙古語ᠬᠤᠱᠤᠳ
ᠰᠢᠶᠠᠨ
西里爾字母Хошууд шянь
維吾爾語خوشۇت ناھىيىسى
和碩縣的地理位置
和碩縣的地理位置
坐標:42°16′33″N 86°51′39″E / 42.2759°N 86.8609°E / 42.2759; 86.8609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政府駐地特吾里克鎮
下級行政區
6
面積
 • 總計12,739.86 平方公里(4,918.89 平方英里)
人口(2020)
 • 總計59,299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新疆時間UTC+6
郵政編碼841200
電話區號996
車輛號牌新M
行政區劃代碼652828
網站和碩縣政府網

和碩縣蒙古語ᠬᠣᠱᠤᠳ
ᠱᠢᠶᠠᠨ
西里爾字母Хошууд шянь維吾爾語خوشۇت ناھىيىسى‎ ),是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所轄的一個。總面積為127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6萬人。

名稱[編輯]

和碩縣之「和碩」為「和碩特」(蒙古語ᠬᠣᠱᠤᠳ hoshuud)之省,與滿語宗室封號「和碩」(滿語ᡥᠣᡧᠣ ‍ᡳ穆麟德轉寫hošo -i)無關,與盟旗行政區「旗」的蒙古語「豪袖烏」(蒙古語ᠬᠣᠰᠢᠭᠤ(ᠨ) hôxûû(n))之別譯亦意義不同。

在蒙古語喀喇沁方言中,和碩(特)縣之「碩」與豪袖烏之「袖」聲母不同,「ᠱᠤ」為翹舌的「疏」,「ᠰᠢ
(-ᠤ)
」為齶化的「袖」。然而,「和碩特」一詞實為胡都木蒙文自衛拉特托忒蒙文的借入,而衛拉特托忒蒙文(及絕大多數當代蒙語方言)無法區分此二音,且和碩特之語源似乎是豪袖溫,只不過借回胡都木文時沒有按語源寫回「ᠬᠣᠰᠢᠭᠤᠳ」。

歷史[編輯]

漢為危須國地,屬西域都護府,後屬焉耆國。382年,前秦呂光攻降焉耆,地屬前秦。448年,北魏伐焉耆,置焉耆鎮。唐設置焉耆都護府,為安西四鎮之一。明朝和清朝前期,為和碩特蒙古游牧地。

  •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厄魯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和碩特部落東歸後,被清政府安置在今和靜縣和和碩縣境內。
  •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和碩成立設治局,局治設在塔溫決肯,隸屬焉耆行政區。
  • 民國三十年(1941年),局治遷至烏什塔拉。
  •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成立和碩縣。
  • 1950年,和碩縣治遷至清水河。
  • 1954年,隸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1970年,析置博湖縣。

人口[編輯]

2020年末,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縣常住人口為59299人。[1]

地理[編輯]

和碩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天山南麓,焉耆盆地東北部,北依天山。東鄰托克遜縣,南接尉犁縣,西與焉耆縣相連,西北與和靜縣相望,西南依博斯騰湖。和碩縣中部平原地勢低平,是由周圍山麓向湖傾斜的洪積沖積平原,有清水河、曲惠河、烏什塔拉河等河流。

和碩縣屬暖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8.6℃,最低氣溫-31.6℃;極端最高氣溫39.2℃。熱量適中,光照充足。 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春季升溫快而不穩,秋季短暫而降溫迅速,多晴少雨,光照充足,空氣乾燥,風沙較多。

行政區劃[編輯]

和碩縣下轄3個、3個、1個民族鄉[2]

特吾里克鎮、​塔哈其鎮、​曲惠鎮、​烏什塔拉回族鄉、​蘇哈特鄉、​乃仁克爾鄉、​新塔熱鄉、​清水河農場和碩縣馬蘭公安管區

特產[編輯]

  • 烤全羊:是有名的名貴菜餚之一,一般選用兩歲羊宰殺剝皮、去蹄、去內臟,在拌有洋蔥、姜、鹽的水中稍微醃製,再用蛋黃、鹽水、薑黃、孜然粉、精製麵粉調成糊塗抹在全羊外表,然後放在烘熱的饢炕中,封口燜烤一小時左右即成。
  • 手抓肉:是蒙古族牧民自古以來游牧生活的傳統食品,也是牧民招待貴客的高規格的禮儀食品。
  • 烏粗陶魯尕:蒙古語意為羊頭和羊尾脊髓薦骨,即清煮手抓羊肉,是蒙古族婚禮和接待尊貴客人時上的菜餚。
  • 奶酒:蒙古奶酒色清味甘,性溫補,含酒精濃度一般不超過30度,每年七、八、九月,正是牧區奶酒飄香的季節,在蒙古族牧民的蒙古包里都備有大桶的奶酒,以供日常自用和待客。
  • 烤羊肉串:烤羊肉串用新鮮羊腿肉,切成薄片,依次穿在長約30公分的鐵釺上,有大串和小串之分,每串間帶一片肥羊肉。烤爐是一個鐵皮長槽,鐵皮槽分上下兩層,中間隔板有無數通風圓孔,一端口進風,燃料為炭火。將羊肉串排在烤爐鐵皮槽子上,邊烤邊撒細鹽、孜然和辣椒麵,兩面翻烤幾分鐘便可食用。

參考文獻[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