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 (南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舜臣(?—?),子思南宋隆州井研縣(今四川井研縣)人,李心傳李道傳李性傳的父親。

李舜臣八歲能寫文章。宋高宗紹興末年,作《江東勝後之鑑》十篇進獻朝廷,勸高宗應當乘機爭天下。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中進士,他的策論認為和金國沒有可和之義,宰輔大臣不該以奉行文字為職業。為考官所厭惡,黜為下等,調任安仁縣主簿。後知德興縣,專尚風化,有政績。常到縣學講說,德興縣人稱他為「蜀先生」。官至宗正寺主簿。學通古今,精通《易經》,為朱熹所稱道。著有《本傳》三十三篇、《群經義》八卷、《家塾編次論語》五卷、《書小傳》、《鏤玉余功錄》及《文集》三十卷。去世後,贈太師,追封崇國公。

參考文獻[編輯]

  • 宋史》卷四百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