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國會大廈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會大廈
Parliament House
議會大廈正門和旗杆
概要
所屬國家/地區 澳大利亞
地點首都特區坎培拉
座標35°18′29″S 149°07′30″E / 35.308°S 149.125°E / -35.308; 149.125座標35°18′29″S 149°07′30″E / 35.308°S 149.125°E / -35.308; 149.125
郵政編碼2600
起造1981年
竣工日1988年
啟用1988年5月9日
造價11億澳元
高度
高度107米
技術細節
建築面積250000平方米
設計與建造
建築師羅馬爾多·吉戈拉英語Romaldo GiurgolaRomaldo Giurgola
建築商密徹爾/久爾格拉建築師(Mitchell/Giurgola Architects)
網站
http://www.aph.gov.au
地圖
地圖

國會大廈(英語:Parliament House),又稱坎培拉國會大廈澳洲聯邦國會大廈,是澳洲國會駐地,位於澳洲首都領地坎培拉。建築由密徹爾/久爾格拉建築師事務所設計,1988年5月9日由澳大利亞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剪綵啟用。在建造當時,它是南半球最昂貴的人造建築物,共花費約11億澳元的預算。[1]由於澳洲是實施聯邦制內閣制民主國家,因此這棟大廈也是澳洲的行政權立法權之核心所在。

在國會大廈建成之前,澳洲國會直到1927年曾在墨爾本議會大廈議事。1927年至1988年之間,國會駐地是位於坎培拉的臨時國會大廈。作為澳大利亞的永久性國會建築,新國會大廈的建造由於選址爭議屢經推遲,直到1981年才開始動工。建築主體的設計表現了兩個迴力鏢,頂端有總長81公尺的巨大旗桿。整個建築的屋頂就是國會山的山頂,是由草坪覆蓋的緩坡,民眾可以直接從建築外踏上屋頂,象徵人民至上的民主理念。

國會大廈有房間4,700間,總占地250,000平方公尺。大廈的許多部分對公眾開放。從大廈的門廳往左、中、右可以分別到達三個大廳,分別對應澳大利亞國會的三部分:象徵君主和人民主權的中央大廳,眾議院議事廳和參議院議事廳。根據西敏制的傳統,眾議院區域使用綠色為主題色,參議院區域使用紅色為主題色。兩院廳舍之間是供議員使用、不對公眾開放的議員廳,連接大廈後部的工作區:這裡有總理和其他部長的辦公室,以及供議員、執政黨團和反對黨團使用的辦公設施。

背景和選址[編輯]

墨爾本議會大廈,澳大利亞議會有26年在此議事。

當澳洲的六個英屬殖民地在1901年合併成為澳大利亞聯邦時,由於兩個最大城市悉尼墨爾本的長期競爭習慣,各殖民地代表認為兩個城市都不適合成為聯邦的首都。最後《澳大利亞聯邦憲法》第125條對於首都選址如此規定:

議會得決定聯邦政府駐地。該駐地所在領土須被授予聯邦或由聯邦所取得,須歸於並屬於聯邦,且須在新南威爾士州內,並距離悉尼不少於一百哩。

該領土須包含不少於一百平方哩,且其中屬於皇家擁有之土地須無償授予聯邦。在於政府駐地開會之前,議會得暫駐墨爾本。

經過大量討論後,議會在1909年決定定都於新南威爾士南部,現在坎培拉的位置。聯邦在1911年取得了此地的地權,但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新首都的建設被推遲,聯邦議會直到1927年才搬離墨爾本。在此之前議會一直在19世紀建造的墨爾本議會大廈議事,[2]而維多利亞州議會也因此在皇家展覽館暫駐了26年。

舊議會大廈[編輯]

1927年,舊國會大廈落成。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聯邦政府設立了聯邦首都顧問委員會來籌備建都坎培拉,其中包括建造議會大廈。委員會推薦的方案是先建造一座「臨時」建築,預計使用50年,其間準備建造「永久」議會大廈。臨時議會大廈在1927年落成。實際上,臨時議會大廈使用了61年,在最後幾年大廈內的空間擁擠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3]

新議會大廈[編輯]

1978年,弗雷澤政府決定在議會山興建新議會大廈,並設立了議會大廈建造局承擔此工程。[3]政府進行了兩輪設計競賽。議會大廈建造局在徵求皇家澳大利亞建築院的意見後,聯同國立首都發展委員會為競賽參加者提供了一套設計要求和資料。設計競賽收到來自全球29個國家的329份參賽稿。[4]

最後紐約建築師事務所密徹爾/久爾格拉事務所的設計勝出,並由意大利設計師羅納多·久爾格拉到場實際指揮建造。[5][6]此設計基本將整個建築「埋入」議會山,而整個建築頂部則是巨大的尖塔,最頂端懸掛巨大的澳大利亞國旗。同時,建築的正副立面設計特意反映舊議會大廈的風格,使得兩座建築雖然尺寸上相差巨大但外觀上仍有聯繫。從正面遠眺時,新議會大廈「懸浮」於舊議會大廈上方。

造入議會山的建築正面,包括正門和門前廣場。正面的牆體也體現了回力鏢形狀的設計主題。
議會大廈鳥瞰
正門廊柱

久爾格拉強調了建築的視覺美感,聘用園林建築師彼得·羅蘭(Peter G. Rolland)來指導土木工程,顛覆了澳大利亞建築界的傳統分工。[4] 羅蘭對建築外表的各部分的設計和協調(包括水池設計、鋪地、採光概念和美術配置)都起了重要作用。[4]久爾格拉還就植被選擇徵求了國立植物園和一家政府苗圃的意見,[4]只有在建築的較正式部分採用長期灌溉。[4]

大廈1981年動工,原計劃在澳大利亞歐洲殖民的200周年——1988年1月26日(澳大利亞日)完工。[4]計劃預算是2.2億澳元。實際上工期和預算都超出了計劃。[7]最終到1988年5月9日議會大廈才由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揭幕。[1]選擇這一天是因為1901年的這天第一屆議會由康瓦爾及約克公爵喬治王子(後來的喬治五世)在墨爾本召開,[8]而1927年也是在這天約克公爵阿爾伯特王子(後來的喬治六世)在坎培拉為臨時議會大廈揭幕。[9]

建築頂端的81米高旗杆上懸掛了12.8米長、6.4米寬的國旗,相當於半個網球場的大小,重15公斤。[10]旗杆重達250噸,用臥龍崗產拋光不鏽鋼鑄成。按照設計,旗杆是議會大廈的頂端,是易於識別的國家政府的標誌。旗杆在白天從議會大廈內部和外部都輕易可見,在晚上用燈光照亮。

議會大廈占地80英畝。[4]建成後,屋頂平台比議會山原高度高出四米。[4]建築過程中開挖了約一百萬立方米的岩石,這些石料後來用於填充坎培拉市內低洼處。[4]建築中使用了大量高質量花崗岩,其中大多是澳洲產石料。由於所用石料標準極高(特別是正立面兩側的幕牆),總共開採的石料比實際使用的要多一倍。[4]

新議會大廈建築初始,有提議將舊議會大廈拆除,以使從新議會大廈到伯利·格里芬湖澳洲戰爭紀念館的視線一覽無阻,但後來決定將舊議會大廈作為歷史建築保留。現在這裡是以議會為主題的澳大利亞民主博物館。

議會大廈是坎培拉遊客最多的景點,每年有約100萬人次到訪。[11]原先的設計理念是議會大廈的建築儘可能對公眾開放,其中直達「山頂」的草坪象徵了人民至上、政治公開的理念。近年來由於關於恐怖襲擊的擔憂,在大廈四周布置了較多的防禦設施,例如阻止車輛駛上屋頂草坪的混凝土裝置。

內部[編輯]

議會大廈大廳。遠處牆上懸掛的織畫是世界最大的織畫之一,長20米高9米。[12]

議會大廈有正、副兩個立面,位於東北方向的正立面是正式入口,也是公眾入口。位於西南方向的副立面較簡潔,是議員和工作人員使用的工作入口。從正門進入議會大廈最先進入門廳。門廳中間引入大廈中心的大廳,是大廈儀式上的核心。門廳兩側的大理石樓梯則連接二樓的公共迴廊,分別通往大廈兩側的眾議院和參議院廳舍。兩院廳捨實際是和中央建築相連但結構獨立的建築。

最重要的國事典儀經常在大廳舉行,但大廳也供公眾租用,例如用於舉辦婚禮。附近的坎培拉大學也租用大廳舉行畢業典禮。大廳的對面牆上懸掛了一幅複製亞瑟·博伊德(Arhur Boyd)油畫的巨型織畫。織畫下面的可拆卸牆板後面底樓是議員廳,中間是一座室內噴泉。這裡只有足夠安全級別的人員和特殊訪客才能進入,但議員廳樓上的迴廊是公眾區域。從議員廳區域有兩層的走廊通往參議院和眾議院廳舍,議員可從封閉的底層走廊進入議事廳,而公眾則由上層走廊進入兩院旁聽席。議員廳後面是部長翼,裡面是澳大利亞總理和政府部長的辦公室。底樓還有19間對公眾開放的委員會會議室,和高度戒備的內閣會議室[11]

眾議院[編輯]

眾議院

澳大利亞眾議院議事廳的主題色是綠色,旨在反映英國下議院的主題色,以示澳大利亞的議會傳統從西敏制的悠久傳統一脈相傳。但在此所用的綠色選擇了較淺的色調,呼應了澳大利亞桉樹葉的顏色。

從上圖的角度看,正前方樓上迴廊是記者席,公眾旁聽席在兩旁迴廊,共有388個座位。[13]。由於議員在場時旁聽席上不許交談,在開放的公眾旁聽席的樓上還有閉音的旁聽席,供學生團體使用,以便旁聽時老師或嚮導可以同時解說。

前座席位的部分,和「發言箱」講台。

中央桌子後面高大的座位是議長席位。根據西敏制慣例,執政黨坐在議長的右手邊,反對黨坐在議長的左手邊。獨立議員和其他小黨議員坐在中間的中立議席上。兩邊最前排的長條議席稱為「前座」,是前座議員(內閣部長和影子內閣成員)專用的議席。前座議員按照慣例坐在最靠中間的前排席位上,在發言時會來到中間桌子兩旁的「發言箱」前,以此作為講台發言。根據議事程序規定,後座議員發言時不離開自己座位,而僅起立並使用桌上的麥克風

中央桌子上放置一套《議會辯論記錄》。議會執行秘書和副秘書的座位也在此。議會秘書必須熟諳議會規則,在投票時負責敲鈴通知議員投票。秘書座前面是沙漏:大的沙漏計時4分鐘,小的計時2分鐘。投票時,秘書會在敲響鈴聲後用大沙漏計時4分鐘,到時議事廳的門就會被鎖,在廳內的議員會根據投票意向分別站到政府席位或反對黨席位一邊,雙方黨鞭進行計票。如果連續有第二次投票,則用小沙漏計時2分鐘。

參議院[編輯]

參議院

與眾議院向呼應,澳大利亞參議院議事廳的主色調是紅色,反映了英國上議院的主題色。參議院所用色調也是較沉穩的赤鐵礦赭色,反映澳大利亞土地,特別是內陸土地的顏色。

參議院樓上迴廊的記者席、旁聽席設置與眾議院相同。議席設置則稍有不同:只有參議院執政黨或反對黨領袖發言時會走到講台前,其他所有議員(包括前座參議員)都使用自己台上的麥克風。相應的,參議院沒有特殊形制的前排議席,所有議席都同樣的成對排列。

參議院會議主持是參議院議長,其座位在中間桌子後面。和眾議院不同,作為兩院中的上院,參議院議長座位背後還有兩個更高大的座位,即現代版的君主寶座。在每年召開議會時,其中較大的座位是在任君主的寶座;君主不在時由總督使用。旁邊較小的座位供君主配偶使用;不在時由總督配偶使用。

位置[編輯]

坎培拉模型,展示中心部分的「格雷芬三角」(綠光標示)、中軸線(紅光標示)。議會大廈位於三角的上方角上。

在坎培拉的總體規劃中,議會大廈所在地議會山有着重要位置。它是堪培拉中軸線的西南端,與位於東北端的澳洲戰爭紀念館遙遙相對。同時,議會山也是坎培拉總體規劃的三角形主體的一角,從議會山有兩條筆直的道路越過格雷芬湖向北和向東延伸,兩條道路的另一端分別是象徵坎培拉市民生活中心的城市圓環(Civic),和澳大利亞三軍總部。議會山、城市圓環和三軍總部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形。此外,這一三角形在格里芬湖南岸的部分也構成一個較小的等邊三角形,稱為「議會三角」。在議會大廈俯瞰下的議會三角遍布澳洲聯邦權利機構、最重要的政府部門和國立文化設施,是澳大利亞聯邦的象徵性中心區。

有趣的是,坎培拉的設計者華特·伯利·格里芬的原意並不是將議會大廈建在議會山上。他將在此核心位置的山丘命名為「Capitol",本意指的不是同名的美國國會山,而是此名更早的來源——古羅馬的卡比托利歐山,即古羅馬政府的儀式中心和檔案庫。根據格里芬的構思,議會大廈應該建在議會山和湖岸之間的一座小山丘上,而議會山頂上則像古羅馬人一樣,應該建造一座「用於接待民眾和舉行儀式的通用行政建築,或用於儲藏檔案和紀念澳大利亞人的成就」。此外按照他的構想永久總理府等其他重要建築也應分列在山頂四周。直到1958年和1964年的霍爾福德計劃在規劃議會三角時,關於議會大廈的計劃仍沒有將它放在議會山頂:霍爾福德認為議會大廈應該放在湖岸邊,這樣能鼓勵政客們不認為自己凌駕在普通百姓之上。可是1978年議會就大廈選址投票時,決定將大廈建在議會山頂,理由是只有這樣的「最高」位置才配得上議會的高尚地位。新議會大廈興建之前山上是原生灌木型植被。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1. ^ 1.0 1.1 The Australian Political System, p. 737
  2. ^ Australia Spirit of a Nation, p. 101
  3. ^ 3.0 3.1 Blenkin, Max. Parliament forced to build new Parliament House in Canberra. Herald Sun. 1 January 2009 [15 December 2010].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Cantor, Steven L. Contemporary Trend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John Wiley & Sons. 1996: 160–166 [5 August 2013]. ISBN 0471287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3). 
  5. ^ Tony Stephens, "Like his work, he'll blend into the landscape", Sydney Morning Herald, 3 July 1999
  6. ^ A symbol built to last (PDF). Australian Government. Parliament of Australia. [2009-02-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2-25). 
  7. ^ Dunkerley, Susanna. Parliament House to mark 20th birthday. Nine News. 8 May 2008 [30 Dec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3). 
  8. ^ Australia Spirit of a Nation, p. 100
  9. ^ Australia Spirit of a Nation, p. 146
  10. ^ 43 Parliament House Facts. Parliamentary Education Offic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30 Dec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4月6日). 
  11. ^ 11.0 11.1 A Closer Look: Australia's Parliament House. Parliamentary Education Office. [2008-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03). 
  12. ^ Great Hall Tapestry. Parliament of Australi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2). 
  13. ^ Parliament of Australia Visitors.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30 Dec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1月6日). 

書籍[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