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名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隨名姓,是一種將名字首字當成姓氏的做法,源自滿族人習俗,是滿族姓氏的來源之一。例如前清皇族溥心畬原姓愛新覺羅氏溥儒為其名字,在中華民國成立之後,其子女以溥為姓,就是一種隨名姓。啟功以啟為姓,也是一種隨名姓。

概論[編輯]

隨名姓來自於滿族習俗。滿族在日常生活中,稱名不稱姓,只有在祭祀神明及祖先時才會稱姓。他們經常將父祖名字中的首字,作為命名依據,繼承在自己及後代的名字之前。「父子祖孫,相沿成習」,是為隨名姓。《清稗類鈔[1]所舉例子有,顧八代徐元夢舒赫德鄂爾泰尹繼善等。

亦有漢軍旗人採用隨名姓,如壽山裕庚後人。

注釋[編輯]

  1. ^ 清稗類鈔·姓名類·滿族以名之一字為氏》氏族之制[……]前宗之者有元魏,近宗之者有滿族大臣。順、康、雍、乾之朝,滿大臣有以姓之一字為氏者,有以名之一字為氏者,父子祖孫,相沿成習,猶有周人以地命氏、以名命氏之遺意焉。若石,若顧,若舒,若鄂,若尹諸族皆是也。茲約舉之。雍正朝,大學士徐元夢,本姓舒穆祿氏,孫舒赫德,曾孫舒常,此一族乃以姓之一字為氏者也。順治朝,鎮海將軍石廷柱,本姓瓜爾佳氏。子石琳,孫石文炳、石文晟。康熙朝,禮部尚書顧八代,本姓伊爾根覺羅氏,子顧儼,孫顧琮。雍正朝,大學士鄂爾泰,本姓西林覺羅氏,以父名鄂拜,遂以鄂為氏。子鄂容安,孫鄂津。乾隆朝,大學士尹繼善,本姓章佳氏,以父名尹泰,遂以尹為氏,其諸子尚有相沿不易者。此四族皆以名之一字為氏者也。其餘習俗相稱,亦輒以名之第一字冠於字號之首,哈剌庫不稱李,墨勒根鰕不稱祖,從滿俗也。間有名為滿文而譯漢姓以冠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