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仲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叔仲帶
君主
儲君叔仲小
諡號
父親叔仲亥

叔仲帶(?—?),即叔仲昭子叔仲昭伯,諡號,名,一名[1]叔孫氏的別支叔仲氏,叔仲惠伯之孫,叔仲亥之子[2],子叔仲小[3]

前566年,季孫氏的家臣南遺出任費邑宰。叔仲昭伯做隧正(管理修隧道的領導),他想要討好季氏,而諂媚南遺。他對南遺說:「你去請季氏在費地築城,我多給你勞動力。」於是季氏在地築城。[4]前545年,魯襄公出訪楚國,到達漢水楚康王死。魯襄公想回去。叔仲昭伯說:「我們為了楚國,不是為了楚王一人,繼續走吧。」子服惠伯說:「君子有長遠考慮,小人只看眼前(君子有遠慮,小人從邇)。都顧不上饑寒,誰還能顧到後果?不如暫且回去。」叔孫豹說:「叔仲子可以被專任了,子服子是剛開始學習的人。「榮成伯說:「有長遠考慮的人是忠誠的。」魯襄公就繼續前往楚國。宋國向戌說:「我們是為了楚王一人,不是為了楚國。都顧不上饑寒,誰還能顧到楚國?姑且回去,使百姓休息,等楚國立了新君再戒備。」宋平公就回國了。[5]前542年,魯襄公去世,叔仲帶偷了襄公的拱,給了駕車的人,放在他的懷裏,再從他那裏拿過來,因而獲罪。[6]前538年,叔孫豹死後,他的庶子豎牛送財貨給叔仲昭子和南遺,讓他們向季孫宿說叔孫家臣杜泄的壞話,來除掉他。[7] 前537年,叔仲帶對季孫宿說:「我從子叔孫(叔孫豹)那裏接到命令,說,安葬不是壽終的人要從西門出去。」季孫宿命令杜泄執行。杜泄說:「魯國的禮儀是卿的喪禮從朝門出去。夫子主持國政,沒有正式修改禮儀,現在自己加以改變。下臣怕被殺戮,不敢服從。」安葬完畢就出走了。[8]

參考資料[編輯]

  1. ^ 世本
  2. ^ 《世本八種·秦嘉謨輯補本》:彭生皮,亥,衍,皮生子柳子碩,亥生昭伯帶。
  3. ^ 杜預春秋經傳集解》:穆子,叔仲帶之子叔仲小也。
  4. ^ 左傳·襄公七年》:南遺為費宰。叔仲昭伯為隧正,欲善季氏而求媚於南遺,謂遺:「請城費,吾多與而役。」故季氏城費。
  5. ^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及漢,楚康王卒。公欲反,叔仲昭伯曰:「我楚國之為,豈為一人?行也!」子服惠伯曰:「君子有遠慮,小人從邇。饑寒之不恤,誰遑其後?不如姑歸也。」叔孫穆子曰:「叔仲子專之矣,子服子始學者也。」榮成伯曰:「遠圖者,忠也。」公遂行。宋向戌曰:「我一人之為,非為楚也。饑寒之不恤,誰能恤楚?姑歸而息民,待其立君而為之備。」宋公遂反。
  6. ^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六月辛巳,公薨於楚宮。叔仲帶竊其拱璧,以與御人,納諸其懷而從取之,由是得罪。
  7. ^ 《左傳·昭公四年》:公使杜泄葬叔孫。豎牛賂叔仲昭子與南遺,使惡杜泄於季孫而去之。
  8. ^ 《左傳·昭公五年》:叔仲子謂季孫曰:「帶受命於子叔孫曰:『葬鮮者自西門。』」季孫命杜泄。杜泄曰:「卿喪自朝,魯禮也。吾子為國政,未改禮,而又遷之。群臣懼死,不敢自也。」既葬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