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咮龍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咮龍屬
化石時期:馬斯特里赫特階68–66 Ma
咮龍顱骨重建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鳥臀目 Ornithischia
亞目: 鳥腳亞目 Ornithopoda
科: 鴨嘴龍科 Hadrosauridae
亞科: 賴氏龍亞科 Lambeosaurinae
族: 艾瑞龍族 Arenysaurini
屬: 咮龍屬 Minqaria
Longrich et al., 2024
模式種
鶩咮龍
Minqaria bata

Longrich et al., 2024

咮龍屬名Minqaria,意為「喙」)是艾瑞龍族賴氏龍亞科鴨嘴龍類的一個屬,來自摩洛哥晚白堊世(馬斯特里赫特階)的奧勒德阿卜杜恩盆地英語Ouled Abdoun Basin。屬下包括單一物種鶩咮龍M. bata),所知於部分顱骨。[1]

發現與命名[編輯]

摩洛哥的賴氏龍亞科化石產地。咮龍發現於西迪徹納恩地區。
咮龍顱骨材料

咮龍正模標本MHNM.KHG.1395發現於摩洛哥奧勒德阿卜杜恩盆地(上第三層,西迪徹納恩地)的沉積物中。標本由部分顱骨組成,包括右頜骨、左齒骨腦殼[1]

2024年,朗里奇等人據此化石遺骸描述了艾瑞龍族鴨嘴龍科新屬新種鶩咮龍(Minqaria bata)。屬名Minqaria阿拉伯語中意為「喙」。種名bata在阿拉伯語中意為「鴨子」。[1]

描述[編輯]

復原圖英語Life restoration

估計該屬長約3.5米(11英尺)、重約250公斤(550英磅),體型與同時期的近親異客龍相仿。鑑於腦殼骨骼業已融合,正模標本很可能屬於一隻成體,儘管尺寸較小。該屬可根據顱骨和牙齒上的幾處特徵與其它艾瑞龍族進行區分。[1]

分類[編輯]

朗里奇等人(2024年)將咮龍加入系統發育分析,發現其屬於鴨嘴龍科演化支艾瑞龍族,且處在一個包括同在奧勒德阿卜杜恩盆地發現的異客龍及其它摩洛哥賴氏龍亞科的演化支中;它們在系統發育分析中通過單一生物地理特徵聯繫在一起。分支圖如下:[1]

賴氏龍亞科 Lambeosaurinae

鹹海龍 Aralosaurus

牙克煞龍 Jaxartosaurus

青島龍 Tsintaosaurus

副櫛龍族 Parasaurolophini

賴氏龍族 Lambeosaurini

艾瑞龍族 Arenysaurini

艾瑞龍 Arenysaurus

弱肩龍 Adynomosaurus

瓦斯特斯波布勒英語Basturs Poble bonebed的艾瑞龍族 Basturs Poble arenysaurin

似鴨龍 Canardia

似凹齒龍 Pararhabdodon

匙龍 Koutalisaurus

布拉西龍 Blasisaurus

塞拉德羅斯蒂亞爾的艾瑞龍族 Serrat del Rostiar arenysaurin

異客龍 Ajnabia

咮龍 Minqaria

穆拉·拉萊克的股骨 Mrah Lahrach femur

西迪·達奧尼的股骨 Sidi Daoui humerus

古生態學[編輯]

晚白堊世馬斯特里赫特階的摩洛哥恐龍,包括咮龍(最右)、異客龍、徹納恩龍及幾件未命名標本

正模標本發現於摩洛哥中北部奧勒德阿卜杜恩盆地英語Ouled Abdoun Basin的磷酸鹽中。磷酸鹽屬近岸海洋環境,為鯊魚、(硬骨)魚、滄龍及其它海生爬行動物所主導。恐龍較為罕見,但仍發現了至少三種鴨嘴龍科(包括同為艾瑞龍族的異客龍)、大型阿貝力龍科徹納恩龍、兩種其它可能不同的小型阿貝力龍科及一種未命名的泰坦巨龍類[2][3][4]摩洛哥賴氏龍亞科化石分屬於各種體型的個體(包括咮龍正模標本),表明鴨嘴龍類在該生態系統中數量眾多且具有多樣性。[1]這些恐龍生存於距白堊紀-古近紀邊界及滅絕恐龍的希克蘇魯伯事件約一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最末期(晚馬斯特里赫特階)。[5]

古生物地理學[編輯]

晚白堊世期間,咮龍與其近親異客龍、掠食者徹納恩龍及未描述的蜥腳類共存

鴨嘴龍類,即咮龍所歸入的分類群,在與之同時期的異客龍被發現前從未在非洲有過記錄,兩者最近的賴氏龍亞科近親也均來自歐洲。鑑於這一分類地位及晚白堊世陸海重構,歐洲與非洲間的海洋擴散英語oceanic dispersal被視為非洲存在咮龍、異客龍等鴨嘴龍類的唯一可行解釋。儘管海洋擴散已被視為歐洲鴨嘴龍類擴散的方式,但不能排除間歇性陸地連接作為擴散手段的可能性。歐洲和非洲之間更主要的海洋屏障以深水為特徵,使異客龍成為該現象的更有力證據,因為不同條件可能會減弱屏障,但無法完全消除屏障。海洋擴散作為賴氏龍亞科擴散模型的進一步證據,亦在於更完整區域間動物群交流(陸橋擴散)的缺乏。可能的擴散方式包括游泳、漂浮或漂流(動物站在漂浮的殘骸或植物上遷徙)。對於大型動物來說,漂流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年輕的鴨嘴龍類有可能用這種方式遷徙。[5]

晚白堊世各大陸的地圖。當時南方的岡瓦納古陸已經解體,北非則是一座島嶼

更廣泛來講,咮龍所棲息的北非生態系統馬斯特里赫特動物群與岡瓦納古陸北部動物群——即南方大陸動物群——在生物地理學上的聯繫,可能比歐洲及北半球其他勞亞古陸北部大陸動物群還要密切。勞亞動物群以暴龍科及食植虛骨龍類為特徵,而岡瓦納則像摩洛哥那樣由泰坦巨龍類和阿貝力龍類所主導。儘管如此,還是注意到了一定程度的特有現象,類似於其它岡瓦納大陸。一種來自西迪·達奧尼(Sidi Daoni)地區的小型阿貝力龍類與南美印度的阿貝力龍類不同,但可能與生存年代較早的白堊紀北非物種或體型相仿的歐洲物種近緣;[3]同樣,徹納恩龍可能代表一個與其它已知阿貝力龍科不同的譜系。[2][3]相反,其它來自南美的岡瓦納動物如甲龍類半鳥亞科薄板類大盜龍類在非洲沒有記錄。這種特有現象可以解釋為前岡瓦納超大陸分裂成越來越遙遠的大陸塊,導致不同南部大陸祖先共存的動物群變得截然不同。即使在非洲大陸內部,連接歐洲特提斯海幾內亞灣的跨撒哈拉海道的存在,可能將北非動物與非洲大陸更南區域隔離開來,如肯雅的化石產地,而摩洛哥本身可能就是一座孤島。[3]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Longrich, N. R.; Pereda-Suberbiola, X.; Bardet, N.; Jalil, N.-E. A new small duckbilled dinosaur (Hadrosauridae: Lambeosaurinae) from Morocco and dinosaur diversity in the late Maastrichtian of North Africa. Scientific Reports. 2024, 14 (1). 3665. Bibcode:2024NatSR..14.3665L. PMC 10864364可免費查閱. PMID 38351204. doi:10.1038/s41598-024-53447-9可免費查閱. 
  2. ^ 2.0 2.1 Longrich, N.R.; Pereda-Suberbiola, X.; Jalil, N.-E.; Khaldoune, F.; Jourani, E. An abelisaurid from the latest Cretaceous (late Maastrichtian) of Morocco, North Africa. Cretaceous Research. 2017, 76: 40–52. Bibcode:2017CrRes..76...40L. doi:10.1016/j.cretres.2017.03.021可免費查閱. 
  3. ^ 3.0 3.1 3.2 3.3 Longrich, Nicholas R.; Isasmendi, Erik; Perada-Suberbiola, Xabier; Jalil, Nour-Eddine. New fossils of Abelisauridae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upper Maastrichtian of Morocco, North Africa. Cretaceous Research. 2023, 152: 105677. Bibcode:2023CrRes.15205677L. S2CID 261090591. doi:10.1016/j.cretres.2023.105677. 
  4. ^ Perada-Suberbiola, Xabier; Bardet, Nathalie; Iarochène, Mohamed; Bouya, Baâdi; Amaghzaz, Mbarek. The first record of a sauropod dinosaur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phosphates of Morocco. Journal of African Earth Sciences. 2004, 40 (1–2): 81–88. Bibcode:2004JAfES..40...81P. doi:10.1016/j.jafrearsci.2004.07.002. 
  5. ^ 5.0 5.1 Longrich, Nicholas R.; Suberbiola, Xabier Pereda; Pyron, R. Alexander; Jalil, Nour-Eddine. The first duckbill dinosaur (Hadrosauridae: Lambeosaurinae) from Africa and the role of oceanic dispersal in dinosaur biogeography. Cretaceous Research. 2021, 120: 104678. Bibcode:2021CrRes.12004678L. S2CID 228807024. doi:10.1016/j.cretres.2020.104678可免費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