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卡門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彼得·卡門青
原名Peter Camenzind
作者赫爾曼·黑塞
語言德語
發行資訊
出版機構薩繆爾·菲舍爾
出版時間1904
出版地點德國
媒介紙質版
續作《在輪下》

彼得·卡門青》(德語:Peter Camenzind)初版於1904年,是瑞士現代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赫爾曼·黑塞的第一部小說,此書出版後立刻受到評論界和讀者的一致讚譽,是他的成名之作。

章節標題[編輯]

小說以「最初是神話。上帝在尋求自我的過程中,將印度人,希臘人和德國人的靈魂塑造為詩型,並將每個孩子的心靈都賦予詩性。」這部小說純粹是詩意的,其主人公一直渴望成為一名詩人,以最美麗的形式展現人們的生活。彼得·卡門青(Peter Camenzind)很容易讓人想起黑塞的其他主角,如悉達多、哥爾德蒙、哈利·哈萊爾。像他們一樣,他深受痛苦,經歷了許多智力、身體和精神之旅。在他的旅程中,他體驗了德國,意大利,法國和瑞士的多樣景觀,以及人類在生活的不同階段所表現出的廣泛情感。他在本書後半部分的行為象徵着聖方濟各的善舉。 彼得·卡門青在青年時代懷着極大的野心離開山村,去體驗世界並成為其中的居民。他從小就經歷過母親的病逝,渴望去上大學離開冷酷的父親。在學習過程中,他遇到並愛上了畫家埃米尼亞(Erminia Aglietti),並成為一位年輕的鋼琴家理查德(Richard)的密友。由於後者的去世,他感到非常難過,他開始旅行並感受各種生活經歷。 面對生活的滄桑,他不停地喝酒,以此來應對生活的艱辛和莫名其妙的陌生感。他後來遇見並愛上了伊利沙伯,即使她以後會嫁給另一個男人。然而,他穿越意大利的旅程在許多方面都改變了他,並增強了他熱愛生活並在萬物中看到美麗的能力。只有當他與病殘的波比(Boppi)成為朋友時,他才真正體驗到愛另一個人的意義。隨着時間的流逝,他從波比身上見到人類最崇高精神的奇妙的反映,並且與他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友誼。 波比去世後,彼得·卡門青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並照顧年邁的父親。

創作背景[編輯]

該書創作與一戰前夕,德國國力強盛而危機四伏;民族主義甚囂塵上,叔本華和尼采成為新的偶像;以新奇為時髦的風氣盛行,各種現代文藝流派應運而生。然而剛剛踏上文壇的黑塞卻獨闢蹊徑,以浪漫主義的詩意的筆觸塑造了彼得·卡門青這樣一個不隨俗合流的人物。小說主人公是瑞士中部山區一個農夫的兒子,少年時好夢想,他進城念完大學,涉足上流社會,終因不能適應都市裏資本主義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便「力求從世界和社會返歸自然」。



參考資料[編輯]

  • Hesse, Hermann. Peter Camenzind Translated by Michael Roloff.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Inc., 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