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資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數據資產(英語:Data assets)是擁有數據權屬(勘探權、使用權所有權)、有價值、可計量、可讀取的網絡空間中的數據集。[1]

屬性[編輯]

數據資產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具有物理屬性、存在屬性和信息屬性。

1)物理屬性體現在其在存儲介質中以二進制形式存在,佔有物理空間。

2)存在屬性指其可讀取性。

3)信息屬性是其價值所在。

價值[編輯]

數據被認為是一項重要的企業資產,能夠給企業帶來價值。在經濟業務活動中,會計主體可通過生產、採集、加工、購買等方式擁有並控制數據資源,並且可以通過出讓數據、加工數據或提供數據服務來獲取利益。數據資源是能給會計主體帶來預期經濟利益或產生服務潛力的資源。但並不是所有的數據都能夠帶來利益,垃圾數據就不能帶來經濟利益。

歷史沿革[編輯]

1974年,理查德·彼得斯(Richard E. Peters)認為數據資產包括持有的政府債券公司債券和實物債券等資產。[2]

1997年,尤谷爾·阿爾甘(Ugur Algan)認為「公司的市場價值和競爭定位直接關係到其數據資產的數量、質量、完整性以及由此產生的可用性,並指出創建E&P數據庫是利用好數據資產的第一步」。[3]

2009年,托尼·費希爾(Tony Fisher)指出數據是一種資產,企業要把數據作為企業資產來對待[4];國際數據管理協會(DAMA International: the Data Management Association)在《DAMA數據管理知識體系指南》(The DAMA Guide to the Data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中指出,在資訊時代,數據被認為是一項重要的企業資產,每個企業都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管理。[5]

2011年,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發佈《個人數據:一種新資產類別的出現》(Personal Data: The Emergence of a New Asset Class)報告,指出個人數據正成為一種新的經濟「資產類別」。[6]

2013年,美國陸軍信息技術應用指南(Arm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Instructions)中將數據資產定義為「任何由數據組成的實體,以及由應用程式所提供的讀取數據的服務;數據資產可以是系統或應用程式輸出的文件、數據庫、文檔或網頁等,也可以是從數據庫返回單個記錄的服務和返回特定查詢數據的網站;人、系統或應用程式可以創建數據資產」。[7]

2015年7月,北京中關村成立國內首家開展數據資產登記確權賦值的服務機構「中關村數海數據資產評估中心」,以推動大數據作為資產的確權、賦值、促進交易等。[8]

2016年4月,「全球首個數據資產評估模型發佈暨中關村數據資產雙創平台成立儀式」上,貴州東方世紀用數據資產進行「抵押」拿到了貴陽銀行的第一筆「數據貸」放款、中關村數海數據資產評估中心與Gartner公司一起發佈了全球首個數據資產評估模型。[9]

2018年4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發佈了《數據資產管理實踐白皮書(2.0版)》。[10]

2018年9月,朱揚勇、葉雅珍認為數據資產是擁有數據權屬(勘探權、使用權、所有權)、有價值、可計量、可讀取的網絡空間中的數據集,數據資產兼有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的特徵,是一種新的資產類別。

大數據中的數據資產[編輯]

1997年NASA研究員Michael Cox和David Ellsworth在IEEE第8屆國際可視化學術會議上首先提出了「大數據」術語。[11]
2008年9月《自然》雜誌出版了一期大數據專刊,使得大數據在科學研究領域得到了高度重視。2012年3月美國政府發佈了《大數據研究和發展倡議(Big dat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itiative)》,大數據引起了很多國家和全社會的重視。
大數據時代,人們的關注點是數據。數據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其價值被不斷挖掘和創造,數據正在成為一種新的資產——數據資產。

參考文獻[編輯]

  1. ^ 朱揚勇; 葉雅珍. 从数据的属性看数据资产. 大數據. 2018, 4 (6): 65–76 [2019-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6). 
  2. ^ Richard E. Peters. A Cross Section Study of the Demand for Money: The United States, 1960-62.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74, 29 (1): 73–88 [2019-04-16]. 
  3. ^ Ugur Algan. Anatomy of an E&P data bank: Practical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The Leading Edge. 1997, 16 (6): 901–902. 
  4. ^ Tony Fisher. The Data Asset: How Smart Companies Govern Their Data for Business Success. Wiley. 2009 [2019-04-16]. 
  5. ^ International D. The DAMA Guide to the Data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DAMA-DMBOK. Technics Publications. 2009. 
  6. ^ World Economic Forum. Personal Data: The Emergence of a New Asset Class.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1. 
  7. ^ Arm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Instructions. Data asset. definedterm.com. [2018-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6). 
  8. ^ 新華網. 北京中关村成立数据资产评估中心 推动数据资产登记确权. xinhuanet.com. [2015-07-21]. [失效連結]
  9. ^ 新華網. 中关村数据资产双创平台启动 发布全球首个评估模型. xinhuanet.com. [2016-04-29]. [失效連結]
  10.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 数据资产管理实践白皮书(2.0版). 北京: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8. 
  11. ^ Michael Cox; David Ellsworth. Application controlled demand paging for out-of-core visualization. IEEE Society Press. The 8th Conference on Visualization: 235–244.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