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白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易白沙(1886年—1921年),原名易坤,字越村湖南長沙人,中國革命黨人、學者。新文化運動中公開批判孔子的第一人。

生平[編輯]

1886年出生於湖南長沙白沙井。1898年,12歲,讀私塾,接受傳統教育。早年也研究鄭思肖《心史》,及黃宗羲王船山顧炎武等人的作品。因欣賞白沙先生陳獻章,改名白沙。

光緒二十九年(1903)應吳傳綺之邀赴安徽,主持懷寧中學,繼為師範學堂、旅皖湖南中學堂校長。在安徽期間,與章太炎陳獨秀等交往,力圖把墨子「尚同」、「非攻」、「兼愛」等主張,與「自由、平等,博愛」結合。

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後,安徽宣佈獨立。易白沙與著韓衍等人組織青年學生為青年軍,韓任總監,他任大隊軍監。1913年「二次革命」期間,他往來奔走湘、皖之間,響應討袁。討袁失敗後流亡日本,與章士釗創辦《甲寅》雜誌,並發表《廣尚同》、《鐵血之文明》、《教育與衛西琴》等文章。

1915年9月,《青年雜誌》創刊(第二捲起改名《新青年》),易白沙在該刊發表《述墨》、《孔子平議》、《戰雲中之青年》、《諸子無鬼論》等文章,宣傳民主與科學。其《孔子平議》一文認為:「中國二千年尊孔之大秘密」,就在於「利用孔子為傀儡,壟斷天下之思想,使失其自由」,並提出「真理以辨論而明,學術由競爭而進」,此文首次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語。

1917年,在長沙縣立師範學校、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任文史講習。又在天津南開大學、上海復旦大學短暫任教。

1919年,返回長沙嶽麓山僻處獨居,編寫《帝王春秋》。1921年2月,孫中山兩次致函謂「弟甚欲得一能文者與共昕夕,以素所懷抱主義政策,見之文章,勒為條教,不審能助我否?」。4月末,隻身赴北京徘徊新華門前伺機刺殺政府要人,但未能得手。於是南下廣州,會晤孫中山。胡漢民張繼等勸說「宜文章報國,不必赴險」。同年端午節,乘小輪赴明儒陳獻章故里新會陳村,蹈海自殺,遺體未獲。

身後[編輯]

《帝王春秋》在其逝世後出版,孫中山題寫書名。

易白沙蹈海後毛澤東寫輓聯:「無用之人不死,有用之人憤死,我為民國前途哭;去年追悼楊公,今年追悼易公,其奈長沙後進何?」孫中山發表「表彰易白沙函」。章太炎賦詩《吊易白沙》。[1]

參考文獻[編輯]

  1. ^ 劉長林. 易白沙之死的社会意义建构. 學術月刊. 2009, (6): 14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