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格爾圖戰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綏遠抗戰
綏遠抗戰的一部分
日期1936年11月13日-20日
地點
結果 晉綏軍獲勝,大漢義軍撤離紅格爾圖
參戰方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 蒙疆聯合自治政府
日本 大日本帝國(只有志願軍)
指揮官與領導者
中華民國 傅作義
中華民國 趙承綬
德穆楚克棟魯普
王英
兵力
中華民國 晉綏軍 大漢義軍 3000~4000人
傷亡與損失
不詳[1] 陣亡1000餘人,被俘20餘人[1](另說陣亡1700餘人,被俘300餘人[2]

紅格爾圖戰役,是綏遠抗戰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綏遠抗戰中第一場爆發的戰役。戰役從王英率領大漢義軍圍攻由晉綏軍把守的紅格爾圖開始,到大漢義軍被晉綏軍擊退結束,前後歷時8天。

戰役背景[編輯]

察東事件以及德王的內蒙古自治運動等的影響下,綏遠地區的形式開始變得非常緊張。[1]

雙方準備[編輯]

大漢義軍[編輯]

大漢義軍於11月13日接到了日軍指揮部下達的作戰命令,其作戰企圖是:「以佔領包頭之目的,擬分兩路進攻。」一路是張復棠部,於十五日前從南壕塹出發,向興和方面進犯。另一路為主力,由步兵第二旅,騎兵第一、二旅及騎兵支隊初直屬隊組成,於十四日從商部出發,企圖經紅格爾圖、上城子、烏蘭花、固陽,向包頭方面進佔。[3]14日夜,大漢義軍主力從商都出發,向紅格爾圖方向推進。[1]

晉綏軍[編輯]

金綏軍方面,在紅格爾圖的守軍只有騎1師所屬騎2團1、4兩個騎兵連和一個重機槍排;218旅所屬步兵436團3營一個騎兵連和張存德率領的當地民眾守備隊百餘人,由騎2團張著副團長指揮防守。[4]

戰役經過[編輯]

14日晚上12時,其先頭部隊進至距紅格爾圖四里之陽坡村[1],與達密凌蘇龍派出的巡邏隊遭遇,發生前哨戰。15日上午8時,大漢義軍1500餘人開始向紅格爾圖發起進攻,戰鬥中日軍出動了飛機四架、山炮六門,向東、北兩面圍牆猛轟,掩護分由東北南三面,向城內進攻的步騎兵。而城內的守軍則以工事堡壘為依託,雙方激戰兩個小時後,大漢義軍陣亡六七十人,只得暫時撤退。[5][1]此後大漢義軍繼續進攻,戰至下午5時,大漢義軍的多次衝鋒全部被擊退。[4]

彭毓斌集寧得知戰況後,立即下令駐防高家地的騎兵第六團,利用夜間增援紅格爾圖。14日晚上12點,騎六團團長張培勛率該團兩個連及機槍一排,由高家地馳來增援,從西門進入紅格爾圖。15日拂曉,田中隆吉、王英指揮兩個騎兵旅,一個步兵旅向紅格爾圖猛撲,先後衝鋒七次之多。[1]

歸綏總指揮部當時作出判斷,斷定這次不是像八月那樣的騷擾行動,日偽軍已經開始正式進攻綏遠。11月15日,傅作義和趙承綬趕到集寧前線,親自指揮作戰。二人認為,雖然進攻紅格爾圖的並不是日偽軍主力,但是聲勢浩大,也具有相當的威脅性,一旦紅格爾圖失守,綏遠的東南部也即將被攻陷。最終二人商討決定,在大漢義軍大舉進攻的時候,採取防守策略,並出其不意發動進攻;集中優勢兵力機動作戰,靈活調動正規部隊,用於攻勢作戰;大漢義軍反撲的時候,不要等攻到面前,要主動迎擊;對多路敵人,要集結優勢各個擊破;當前的任務先要擊破圍攻紅格爾圖的大漢義軍部隊。[6][1]

11月16日上午,傅作義與趙承綬發出作戰命令:由騎兵第一師師長彭毓斌事騎兵四個團,由步兵第二一八旅旅長董其武率領步兵兩個團及炮兵一個營,在彭毓斌、董其武統一指揮下行動,目標為殲擊紅格爾圖附近的大漢義軍部隊,並限於17日夜間發起襲擊。同時,調駐守豐鎮的六十八師四〇一團至大六號,掩護集寧東北一帶,支援出擊部隊。騎一師與二一八旅當時分駐集寧、大六號、旗下營卓資山等地,距離指定集結地八蘇木,近者110里,遠者達270里,但他們還是在一夜之間所有部隊都趕到了集結地區。

16、17兩日,在田中隆吉指揮下,大漢義軍總指揮王英率領石玉山部和楊守誠部兩個騎兵旅、金憲章部步兵旅、兩個炮兵連以及胡寶山部騎兵支隊、於志謙率領的游擊大隊等直屬部隊,在日本飛機掩護下,從東、南、北3面繼續向紅格爾圖守軍陣地猛攻,但陣地始終在守軍手中。[4][1]

17日拂曉,晉綏軍進擊部隊步、騎、炮兵三隱蔽集結於八蘇木附近,距大漢義軍集結地只有二三十公里。當天上午9點,彭毓斌發佈進攻命令:「本師以奇襲該敵之目的,擬下今(17日)夜行動,於明(18日)拂曉向該匪側背施行攻擊,務期殲該匪於紅格爾圖以東,野貓溝以西一帶地區。」[5][1]

這時,王英偽軍在前線的約有三、四千人。除以一部圍攻紅格爾圖,其餘則分佈於土城子、打拉村、台道灣等處。17日晚上11點,董其武在廷鎮以南十二蘇木召開部隊長會議,下達作戰命令:四二二、四三六兩步兵團各加屬炮兵一連,於十八日凌晨2點,向土城子、打拉村、二台子、七股地一帶的日偽軍進行分割包圍,並分別聚殲;同時命令騎兵團秘密迂迴於打拉村、土城子以東地區,截擊潰退和增援的日偽軍。[2]12點,董其武率步兵四三六李作棟團、四二二王雷震團,山炮一營,向頭股地、土城子、陽波村等處的大漢義軍進襲,騎兵第三、四團及炮兵一連,向三股地、打拉村之敵奇襲,騎兵第五團主力及裝甲車隊、特務連為師之預備隊,防守從商都到紅格爾圖的道路。18日凌晨1點30分,各部隊疾進至不浪山腰,並立刻發起了全線進攻。四二二團先在土城子以南與敵發生激戰,隨即攻佔了陽坡村。晉綏軍騎兵攻佔三股地後,沖至打拉村。第四三六團先後攻佔了頭股地、小土城子。戰至上午7點,土城子以北東西山腰也被晉綏軍步兵佔領。紅格爾圖東南北三面的大漢義軍部隊開始向北方逃竄,其中南面的攻城偽軍繞道城東向北逃竄。8點30分,騎一師師部勝利進入紅格爾圖。此次作戰大漢義軍陣亡500餘人,被俘20餘人,連同保衛紅格爾圖三天之戰,大漢義軍共損失兵力1000餘人[6](據董其武提供的資料上顯示,「是役共斃傷敵偽軍1700餘人,俘虜偽軍300餘名」[2])。

在紅格爾圖激戰的同時,駐守興和的晉軍李服膺部一個團,在17日至18日與來犯的大漢義軍展開了攻防戰,至18日中午最終將對方擊退,20日大漢義軍全部退出興和。[1]

戰役影響[編輯]

大漢義軍初戰不利,使得原有作戰計劃被打亂。大漢義軍及其盟軍蒙古軍開始將主要防禦力量轉移至綏遠北部的百靈廟,並企圖藉此為基地向南部綏遠發起進攻。這直接導致了接下來的百靈廟戰役的爆發。[1]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余子道. 全国抗战之先声——绥远抗战. 軍事歷史研究. 1987, 1: 51–66. 
  2. ^ 2.0 2.1 2.2 董其武. 戎马春秋:董其武回忆录.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13-03-01. ISBN 9787503434334. 
  3. ^ 大漢義軍總司令部. 命令(1936年11月13日). 軍事雜誌. 1937, 100. 
  4. ^ 4.0 4.1 4.2 绥远抗战. 呼和浩特: 內蒙古文史資料第25輯. 1986. 
  5. ^ 5.0 5.1 騎一師師部:《紅格爾圖一帶剿擊王英部戰鬥經過》,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國民黨軍委會檔.
  6. ^ 6.0 6.1 傅作義. 绥战经过详纪. 軍事雜誌. 1937, (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