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蟠桃宮山門

蟠桃宮,全名「護國太平蟠桃宮」,是位於北京東便門內護城河南岸的一座道教宮觀。現已無存。[1]

歷史[編輯]

蟠桃宮內的道士,右側即《護國太平宮碑》

蟠桃宮始建於元朝,一說始建於明朝。後來衰落。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工部尚書吳達禮重建王母殿後三間殿[1]。據說吳達禮重修蟠桃宮時,在蟠桃宮東側又建了觀音庵,當時庵名「白雲深處」,相傳是由前朝宦官的舊宅改建[2]。蟠桃宮香火興盛,不少青年男女都來燒香、拴娃娃,祈求子嗣[1]

蟠桃宮廟會十分有名,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不久即停辦。1985年,因展寬馬路,將蟠桃宮的山門、鼓樓及部分東配殿拆除,後來在1987年因修東便門立交橋,將蟠桃宮的建築全部拆除,部分建築構件由文物部門保存[1]。在東便門立交橋西南路邊的綠地中,尚存一塊《護國太平宮碑》,周圍環以鐵護欄[2]。2010年代初,為該碑加建了一座碑亭。該碑陽面碑額為「護國太平宮碑」,陰面碑額為「萬世流芳」。陽面碑文為:

東便門內王母娘娘殿後重建三間殿碑記

今夫君(?)蘭迂誕之說習聞,而不足徵者多矣。無徵不信則不從俗。傳小兒出痘有鬼神,余當捉之。其年余諸子出痘,顧見第五子云王母娘娘護佑。及疫愈,余遍覓娘娘廟,得於在東便門內橋南,辦香拜畢,見大殿後有隙地少許,故老雲舊有殿三間,為回祿□,因慨然謀建復焉。夫父母之於子無有不愛者,天性也。聚神之說雖不可知,因愛子之情展誠,誠敬以答神,不可謂非禮之所必出也,況親見而足徵者。□殿成,乃樹碑以記而系之以辭曰:赫赫王母尊靈顯披兮,翠冠霞帔璀璨綺靡兮,大德曰生以保赤子兮,爰間殿宇綏神祇兮,式瞻頂禮綿遐紀兮。

康熙元年五月轂旦

工部尚書吳達禮敬立

陰面碑文為:

太上混源門下嗣全真教弟子徐真育隻身創建募化宮闈內監、勲戚、文武、黎庶、善信眾等,同意捐財,鳩工建造。惟願:聖母垂慈黙佑

建築[編輯]

蟠桃宮坐南朝北,和其西北方向的北京城東南角樓遙對。蟠桃宮共有兩層殿宇,其主要建築有:[1][2]

  • 山門:坐南朝北。門前有石獅和旗杆各一對。門上石匾內書「護國太平蟠桃宮」,左右牆上嵌有「蟠桃盛會」四個綠邊琉璃大字。
  • 鐘樓、鼓樓:位於山門內
  • 前殿:祀西王母娘娘,並築有一座鰲山,山上塑有眾仙騰雲前來為王母娘娘祝壽。
  • 後殿:祀斗母元君

廟會[編輯]

1929年蟠桃宮廟會與內城東南角箭樓

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西王母娘娘的壽誕,會舉行蟠桃聖會。故蟠桃宮每年農曆三月初一至初三舉辦廟會。[1]

崇文門外沿護城河向東行三里,便到蟠桃宮。路上車水馬龍,人頭攢動。時逢春末夏初,遊人大多穿上夏裝。在遊客中,女性佔了很大比重。《都門贅語·蟠桃宮詩》曰:「暮春天氣最清和,如蟻遊人夾道行。多少仙姬爭艷冶,不知誰是許飛瓊。」[1]

蟠桃宮前面及東面很空曠,大鼓書、單弦相聲、變戲法等的藝人在廟外獻藝。民間花會高蹺十不閒舞獅旱船等也來此朝拜。做生意的小商販所擺的攤位鱗次櫛比,連綿數里。此時正值春耕開始,買賣農具的人也很多。[1]

清朝末年的蟠桃宮廟會

蟠桃宮廟會上有一種趕腳用的毛驢,俗稱「對槽驢」。遊客可以從崇文門外橋頭乘此種毛驢來到蟠桃宮門前。[1]

蟠桃宮對面的護城河畔長堤很平坦,是廟會期間賽馬的好地方。豪門貴族的紈絝子弟多好此道。李鴻章的孫子李國傑為了多玩兩天,曾經命當時的主管衙門下令,將蟠桃宮廟會由三天變為五天。[1]

約在1960年代,蟠桃宮廟會停辦。2007年,蟠桃宮廟會恢復,改在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內舉辦[3][4]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旧京城南的庙会,首都人,2009-8-3. [2012-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8). 
  2. ^ 2.0 2.1 2.2 2.3 蟠桃宫庙会,新华网,2006-06-19. [2012-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6). 
  3. ^ 京味吆喝唤回“蟠桃宫”记忆. 網易. 2011-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6). 
  4. ^ 蟠桃宫庙会重现 汇聚各色中华老字号美食. 環球網. 2017-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Template:老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