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菊巴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賽菊巴寺
基本資訊
國家中國
位置 中國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薩迦縣
宗教藏傳佛教
宗派格魯派

賽菊巴寺,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薩迦縣,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1][2]

歷史[編輯]

賽菊巴寺位於日喀則地區薩迦縣駐地以東、賽·藏節曲河(夏布曲河上游)北岸。該寺坐落在大日山南麓的山坳中,三面環山,西南距離帕度村800米。[1][2]

賽菊巴寺又稱「藏堆賽菊巴甘丹頗章」。始建於15世紀中葉,由宗喀巴八親教弟子之一的吉·喜饒僧格創建。吉·喜饒僧格(1382年-1445年)生於後藏,自幼出家,除了依宗喀巴學佛之外,還曾拜賈曹傑(1364年-1432年)為師學習密宗經典。1419年,絳欽卻傑向宗喀巴提議興建專門用於學習密宗經典的寺院,獲宗喀巴贊同,宗喀巴詢問諸弟子誰願意承擔這一任務,宗喀巴連問三次之後,吉·喜饒僧格表示願意承擔。此後,他奉師命,與一世達賴根敦珠巴(1391年-1474年)赴後藏建寺。當時,有律師羅朱柏巴師從這二人學習顯密教法,其他弟子也師從喜饒僧格學習密宗教法,師從根敦珠巴學習顯宗教法,羅朱柏巴為副講。喜饒僧格首先在薩迦賽地方創建了賽菊巴寺,此為格魯派興建傳授密宗的寺院之開端。該寺建成後,喜饒僧格將該寺交給弟子德朗巴·班丹桑布管理,爾後喜饒僧格又在甘丹寺興建了一座密院,後來返回堆龍德慶在「曲敏龍」地方又興建了一座密院,這座密院連同後藏的密院一起被分別稱為上密院、下密院。吉·喜饒僧格也因創建密宗寺院而聞名。[1][2]

賽菊巴寺建立後,實行「赤巴」(意為「法台」、「座主」)管理制,第一任到第十三任赤巴(吉·吉饒僧格、德朗巴·班丹桑布、根堆培、哲西帕巴、班欽·桑傑嘉措、貢覺嘉措、貢覺央培、甲央謝巴)圓寂之後,由拉薩下密院向賽菊巴寺委派赤巴,任期三年,直到1959年。[1][2]

民主改革前,賽菊巴寺有谿卡3個(旺丹格多谿卡、俄布谿卡、大熱谿卡),土地300餘畝、喇嘛85人。文化大革命中,該寺被毀滅。1987年,國家撥款開始重建該寺,新建大殿1座,高二層,面闊6米,進深9.1米,面積54.6平方米,有方柱6根。該寺恢復開展正常的佛事活動。21世紀初,該寺僧人定員8人。[1][2]

建築[編輯]

賽菊巴寺被毀前,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大殿、甘丹頗章、僧舍等。[1][2]

  • 大殿:由該寺第七任赤巴多吉桑布(生卒年不詳)創建。朝南,高三層。[1][2]
    • 大殿第一層:由前廊、經堂、佛殿組成。前廊面積2柱,廊前壁畫彩繪四大天王。經堂面積16柱(4×4排列),面闊5間,進深5間,主供宗喀巴合金等身像,兩邊供奉吉·喜饒僧格(該寺創始人)、德朗巴·班丹桑布(生卒年不詳)、根堆培(在密宗建樹頗多)、哲西帕巴(生卒年不詳)、班欽、桑珠嘉措(生卒年不詳)、尊珠帕巴(生卒年不詳)、多吉桑布(生卒年不詳)泥塑等身像以及密集金剛勝樂金剛能怖金剛鎏金銅像;左右兩側貼着牆壁放有經書架,上有印刷版《甘珠爾》一套、用金汁書寫的《般若經》一套;壁畫是十六羅漢及護法神內容。佛殿面積2長柱,上前方辟有木格亮窗,佛殿內主供釋迦牟尼及八大隨佛弟子(舍利弗目犍連須菩提優婆離阿那律富樓那迦旃延羅睺羅)泥塑像,高度為2.7米。
    • 大殿第二層:第二層東側為護法神殿,朝西,面積2間,主供能怖金剛以及六臂依怙吉祥天女、財神等泥塑像,高2.5米;殿內懸掛着槍、劍、刀、弓、箭、盔甲等兵器。第二層西側是強巴佛殿,朝東,面積4柱,主供強巴佛鎏金銅像,高度為2.5米,左右兩側供奉宗喀巴師徒三尊、十一面觀音、吉·喜饒僧格鎏金銅像,高約2.5米;南北兩側的經書架上有《甘珠爾》、《丹珠爾》以及宗喀巴的著作。第二層前廊上是熱色欽姆,朝北,供奉能怖金剛勝樂金剛密集金剛合金質像,高約0.5米,還供奉該寺第十任赤巴貢覺央培(享年83歲)的銀質靈塔,高0.6米;藏有以金汁書寫的《般若經》六套。[1][2]
  • 甘丹頗章;即拉章,是賽菊巴寺最早的建築。位於大殿北側,朝南,高四層,每層面積4柱。第一層是庫房;第二、三層是該寺歷任赤巴的臥室;第四層有佛殿,殿內主供馬頭金剛、密集金剛、勝樂金剛泥塑像,高0.5米;還供奉宗喀巴鎏金銅像,高2.5米,另有宗喀巴所賜的「勒欣」(經書套)。[1][2]
  • 珠布曲泉水:位於賽菊巴寺南側。泉水從一條石縫內流出,清澈見底。該泉水原是西藏噶廈研製藏藥「陸君日布」的專用水,該水毒性很大。相傳,吉·喜饒僧格在這裏靜修至大圓滿時,從石縫中湧出藥泉水,後來被僧俗信眾視為消災除病的聖水,至今仍有香客為治病而遠道前來取水或沐浴。[1][2]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