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重寶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八重寶函
禁止出境展覽文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公佈
時代
出土陝西省扶風縣(1987年)
現藏陝西省法門寺博物館
入錄2002年
八重寶函在寶雞的位置
法門寺
法門寺
法門寺在寶雞地圖上的位置

八重寶函,或稱唐八重寶函,中國唐代文物,國家一級文物,是唐懿宗賜贈的一套八層盒函,用於供奉佛祖釋加牟尼佛指舍利的一個影骨[a]。盒函最外層是一個檀香木函,裏面套裝着三個寶函、兩個寶函、一個玉石寶函和一座單檐四門純金。1987年5月5日發現於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地宮後室。2002年1月18日,被國家文物局收錄進《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屬於禁止出境展覽文物[1]現藏於法門寺博物館,存於法門寺內的法門珍寶館。

相關歷史[編輯]

重修後的法門寺塔

唐代200多年間,先後有高宗武后中宗肅宗德宗憲宗懿宗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養佛指舍利。唐懿宗時舉行了唐朝最後一次迎奉佛骨的活動,法門寺在這時得以重修。此次迎佛骨,於懿宗咸通十二年(871年)八月在法門寺塔下結壇開始,十四年(873年)四月八日迎入長安,七月十九日懿宗病逝,十二月新即位的唐僖宗詔還法門寺。僖宗乾符二年(875年)正月四日,佛骨送還法門寺,按照佛教儀軌,將佛指舍利及數千件稀世珍寶一同封入塔下地宮,用唐密曼荼羅結壇供養。此次迎奉佛骨聲勢浩大,供品極多,耗費空前,可謂集前代歷次佛事侈靡之大成,禁軍兵杖,香剎寶帳,無所不用其極,遠非一般法事,而是國家大典。八重寶函當為此次迎奉中,唐懿宗賜贈。[2][3][4]

出土[編輯]

1981年8月24日晚,法門寺明代重修的真身寶塔在風雨中坍塌了半邊。1986年,政府決定撥款重建。1987年2月底,開始重修寶塔。因為相傳法門寺塔下藏有佛祖的指骨舍利,清理地基時尋找佛指舍利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5]此次發掘共出土佛指舍利四枚,其中真身指骨一枚,其餘三枚屬於影骨,八重寶函中供奉的是一枚影骨,也是四枚中最先出土的。[6]

考古人員在打開地宮第四道石門後,進入地宮的後室,在地宮後室北壁正中位置發現了八重寶函。出土時外用紅錦包裹,最外層是一個檀香木寶函,出土時已殘。出土時,寶函蓋上為一尊鎏金菩薩像,兩側各立一名石雕護法天王,另有四個銀瓶分立後室四角,各類器物以佛教密宗的格局圍繞着寶函布放。寶函被整體運輸到扶風縣博物館內的工作室。1987年5月4日傍晚,考古專家開始開啟寶函。至1987年5月5日凌晨1點,最後一層寶函打開,第一枚佛指影骨舍利面世。巧合的是,當日正值農曆四月初八佛誕節[7][8]

形制和工藝[編輯]

各重寶函的名稱及形制、工藝[9][10]
層次 名稱 描述 備註
第八重 銀棱盝頂檀香木寶函 最外面一層寶函,30厘米見方,以檀香木製成,用雕花銀條棱邊。「盝頂」是中國傳統建築形式之一,呈四面坡,中為四條平脊相圍的平頂。此函出土時已嚴重朽壞。僅餘下的盒壁四周,有釋迦牟尼說法圖、阿彌陀佛淨土圖及禮佛圖等描金加彩浮雕
第七重 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通高23.5厘米,長寬各20.2厘米,重2699克。鈑金成型,紋飾鎏金。司前有一金鎖扣和金匙,後有兩鉸鏈與函蓋相連。函體四壁以平雕刀法刻有「護世四大天王」像,四天王持弓執箭,各有神將夜叉多人侍立;蓋為盝頂,頂面鏨有兩條流雲圍繞、首尾相對的行龍,斜剎均鏨有兩隻狻猊(一說雙龍戲珠),底襯卷草 [11]
第六重 素面盝頂銀寶函 通高19.3厘米,長寬各18.4厘米,重1999克。鈑金成型,外壁拋光。蓋作盝頂,函身方正。蓋與身以鉸鏈相連,司前貫有鎖鑰,通體光素無紋,素淨,不加絲毫雕刻繪描,出土時有絳黃色綾帶封系 [12]
第五重 鎏金如來說法盝頂銀寶函 高16.2厘米,長寬各14.8厘米,重1660克。鈑金成形,紋飾鎏金。盝頂,蓋與函身以鉸鏈相連,司前貫有鎖鑰。函正面有如來,四周有兩菩薩,四弟子,二金剛力士,二供奉童子,外壁鑿有如來及觀音畫像,或飾以雙鳳翔,配以蔓草紋,或刻上金剛沙彌合什禮佛的圖景 [13]
第四重 六臂觀音純金盝頂寶函 高、長、寬均為13.5厘米,重1512克。函蓋雕有雙鳳及蓮蓬,蓋側有瑞鳥四隻繞着中心追逐,正面為六臂如意輪觀音圖,左側為藥師如來圖,右側為阿彌陀佛圖,背面為大日如來 [14]
第三重 金筐寶鈿珍珠裝純金寶函 高13.1厘米,長寬各11.3厘米,重973克。純金雕鑄,函身鑲滿紅寶鈿、綠寶鈿、翡翠、瑪瑙、綠松石等各色寶石,並鑲嵌寶石花朵,函蓋頂面和側面紅、綠二色寶石鑲嵌成大大小小的蓮花,通體以珍珠、寶石嵌飾,並雕上花瓣圖案 [15]
第二重 金筐寶鈿珍珠裝武夫石寶函 武夫石磨製而成,周身以雕花金帶為邊,鑲嵌珠寶花鳥,通體以珍珠、寶石嵌飾,並雕上花瓣圖案
第一重 寶珠頂單檐四門純金塔 寶函的最後一層為寶塔形,裏面直接放置有佛指舍利。金塔由塔身和塔座兩部分構成,通高105毫米。塔頂為蓮花朵捧托金珠頂,四面檐角翹起,閣額及檐下均飾菱紋,塔身四壁刻滿紋飾,並有四扇小金門,門周布魚子紋,門下部有象徵性飛梯至塔座;塔座為純金方台,中立一小銀柱,用以套置佛指舍利

參見[編輯]

註解[編輯]

  1. ^ 影骨,是與靈骨相對的,指用玉石等其他材質的物質仿製的舍利

參考[編輯]

  1. ^ 国家文物局发出通知,首批一级文物禁止出国(境)展览. 中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網. [2009-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4). 
  2. ^ 李勇. 皇家寺院:御赐美名的著名古刹. 現代出版社. 2014-07-01. ISBN 978-7-5143-2302-3. 
  3. ^ 唐代帝王迎佛骨. 中國佛教協會. 2014-09-19 [2017-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3). 
  4. ^ 法门寺佛指舍利. 中國佛教網. [2017-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9). 
  5. ^ 衡孝芬. 考古遗珍:中国的十大考古发现. 現代出版社. 2014-08-01. ISBN 9787514323610. 
  6. ^ 法门寺20件参展文物介绍. 人民網. 2004-05-26 [2017-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9). 
  7. ^ 法门寺佛指舍利的发现. [2017-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2). 
  8. ^ 《圖說天下·探索發現系列》編委會. 国宝传奇.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08-09-01. ISBN 9787807626947. 
  9. ^ 八重宝函,佛韵流芳. 中國網-大公報. 2004-05-20 [2017-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9). 
  10. ^ 八重宝函. 中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網. [2017-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7). 
  11. ^ 李來玉. 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 中國考古網. 2014-06-17 [2017-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9). 
  12. ^ 李來玉. 素面盝顶银宝函. 中國考古網. 2014-06-16 [2017-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9). 
  13. ^ 李來玉. 鎏金如来说法盝顶银宝函. 中國考古網. 2014-06-13 [2017-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9). 
  14. ^ 李來玉. 六臂观音纯金盝顶宝函. 中國考古網. 2014-06-12 [2017-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9). 
  15. ^ 李來玉. 金筐宝钿珍珠装纯金宝函. 中國考古網. 2014-06-11 [2017-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9).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