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宋慶齡故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京宋慶齡故居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所在北京市西城區後海醇親王府花園
坐標39°56′44″N 116°22′59″E / 39.9454443°N 116.3831477°E / 39.9454443; 116.3831477座標39°56′44″N 116°22′59″E / 39.9454443°N 116.3831477°E / 39.9454443; 116.3831477
分類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時代1963年
編號2-9
登錄1982年

北京宋慶齡故居,官方全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同志故居,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西城區後海北沿46號,是1963年至1981年間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宋慶齡在北京的官邸。該住所所在地最早為納蘭明珠的宅院,後來為成親王永瑆所有,光緒十四年(1888年)時被賜予了載灃,是為醇親王府的花園部分。1949年,載灃將醇親王府出售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下屬的學校。1962年,醇親王府的花園被改建完畢。1963年起為宋慶齡在北京的住所,至1981年宋慶齡病重住院。1982年,北京宋慶齡故居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編輯]

宋慶齡故居的所在地在清朝康熙年間是納蘭明珠的宅園。乾隆年間,納蘭明珠的孫子咸安因為牴觸權臣而被抄走全部家產,該處房產的一部分一度被和珅佔為別院。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清高宗弘曆撥銀5.3萬兩,為皇十一子成親王永瑆在該房產旁修建了一座花園。嘉慶四年(1799年),和珅的全部家產均被查沒,該處別院被清仁宗顒琰賜給了成親王永瑆[1]:176-177。光緒十四年(1888年),由於成親王永瑆的後代因為世襲而降爵失去了住在王府的資格,加之原有的醇親王府成為「潛龍邸」,原成親王府被慈禧太后賜予了奕譞,成為了醇親王府[2]:812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根據北洋政府頒佈的《清室優待條件》,醇親王府的產權歸醇親王載灃所有。1924年,醇親王府的正院被北洋政府徵用,載灃遷居至內宅和花園部分[1]:176-177。1949年,載灃將王府出售給了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附設的高級工業學校[3]:161-162

1962年,由北京市建築設計院設計、北京市第五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在醇親王府花園內修建的二層仿古住宅樓正式完工,花園內其餘建築也已翻修完成[4]:272。1963年,宋慶齡遷居於此[2]:812,整座花園改為宋慶齡在北京的居所;同年,花園內的戲台被拆除改建為草坪[5]:182

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逝世後,原前廳「濠梁樂趣」和後廳「暢襟齋」所改建的大客廳和大餐廳被佈置成故居陳列室,用以介紹宋慶齡的生平[2]:812。1981年10月,該住所被正式命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同志故居」[6]。1982年2月23日,北京宋慶齡故居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並於當年5月29日舉辦「宋慶齡同志生平展」,鄧穎超親自為展覽揭幕[6]。1985年,宋慶齡故居被首都綠化委員會命名為西城區花園式單位[2]:560。1992年,宋慶齡故居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北京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179。2007年5月29日宋慶齡故居文物庫正式開始奠基建設,2009年5月31日與修繕完成的故居同時對外開放[6]

結構[編輯]

宋慶齡故居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西城區後海北沿46號,佔地面積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院落東南角開有院門,進入院門後有一座掛有「寶翰堂」牌匾的大廳,大廳西側有一扇隨牆門與一條遊廊相連,遊廊的另一端面對的是院落中央的小湖。小湖的北岸為院內主屋,其餘三面均建有土山,土山上種有大量樹木,山腳下臨湖一側有一座兩層的南樓,南樓東側建有一座扇式亭,西側建有角形的「聽雨屋」,東北角處為六角攢尖頂的「恩波亭」。園內共有古樹60餘種,總計100餘棵。位於小湖北側的主要建築有一座四合院和一座二層主樓。其中四合院均為灰筒瓦卷棚式屋頂,前廳為「濠梁樂趣」[註 1],面闊七間;後廳為「暢襟齋」,為五間兩進;東廂房為「觀花室」,面闊三間;西廂房為「聽鸝軒」,面闊三間[註 2]。主樓與四合院的西廂房相接,樓下是小客廳、小餐廳、治療室和秘書辦公室,樓上是宋慶齡的書房和臥室。[2]:813[8]:134-135[9]:81

註釋[編輯]

  1. ^ 這塊牌匾是從園內其他被拆除的建築移過來的,前廳原名為「益壽堂」[8]:134
  2. ^ 由於與主屋相連,其原有的「聽鸝軒」牌匾被轉移到了後廳的東耳房上[8]:134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著. 北京志·文物卷·博物馆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6-05-01: 463. ISBN 7-200-06342-8. 
  2. ^ 2.0 2.1 2.2 2.3 2.4 段育達 主編;北京市西城區志編纂委員會 編 (編). 北京市西城区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9-08-01: 979. ISBN 7-200-03779-6. 
  3. ^ 張明義、王立行、段柄仁 主編;宋惕冰(卷)主編;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編). 北京志·文物卷·文物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6-03-01: 784. ISBN 7-200-05631-6. 
  4. ^ 張明義 等 主編;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李燕秋 卷主編 (編). 北京志·建筑卷·建筑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3-09-01: 1014. ISBN 7-200-04939-5. 
  5. ^ 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北京志·文化艺术卷·戏剧志、曲艺志、电影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0-06-01: 748. ISBN 7-200-03946-2. 
  6. ^ 6.0 6.1 6.2 走进故居. 宋慶齡故居管理中心網站. 2014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3) (中文(中國大陸)). 
  7.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國家文物局. 2014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9) (中文(中國大陸)). 
  8. ^ 8.0 8.1 8.2 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著. 北京志·市政卷·园林绿化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0-09-01: 570. ISBN 7-200-04127-0. 
  9. ^ 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編). 北京志·城乡规划卷·建筑工程设计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7-03-01: 607. ISBN 7-200-06440-8. 

外部連結[編輯]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