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日本腔吻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日本腔吻鱈

未予評估IUCN 3.1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鱈形目 Gadiformes
科: 鼠尾鱈科 Macrouridae
屬: 腔吻鱈屬 Coelorinchus
種:
日本腔吻鱈 C. japonicus
二名法
Coelorinchus japonic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6[1]
異名
  • Caelorinchus japonic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6
  • Coelorhynchus japonic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6
  • Macrourus japonic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6

日本腔吻鱈學名Coelorhynchus japonicus),又稱日本鬚鱈,為輻鰭魚綱鱈形目鼠尾鱈科的其中一。分佈於日本本州以南以及東中國海琉球海溝北部到台灣東側太平洋海區等,屬於水深300-1000米遠洋底層魚類。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長崎。[1]

深度[編輯]

水深300至1000公尺。

特徵[編輯]

本魚身體側扁且長,越往後越尖細,吻長且尖,吻端有一硬棘。鼻骨前側邊緣完全被骨支托。吻部腹面完全被鱗;頭部稜脊發達具特化之強棘鱗,頭部頂端之上枕區鱗棘列數一列,身體上的鱗片較小,呈六角形,不易脫落,鱗列3至6列呈放射狀排列。發光器呈短桿狀,自肛門起點延伸至兩腹鰭間。肛門緊鄰臀鰭起點。腹鰭部位具有灰斑;口大呈暗褐色。體長可達75公分。

生態[編輯]

棲息於深海沙泥底質中,以頤下的短鬚探索泥底之底棲魚類或無脊椎動物,作為食物來源。有小群聚之行為,產卵期二月至四月。

經濟利用[編輯]

個體較大型,軀幹部份可食。捕獲數量甚多,有時可見於魚市場;小型個體則作為下雜魚。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日本腔吻鳕.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