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鹽漬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次生鹽漬化(英語:secondary salinization)是由於不合理的灌溉措施而引起的耕地鹽漬化,主要發生在蒸發作用強烈的乾旱半乾旱地區。當因渠系滲漏和不合理灌溉使地下水水位過度升高,通過毛細作用上升至地表附近蒸發時,就會使土壤和地下水中所含鹽分積聚於土壤表層,形成次生鹽漬化。加強給排水管理、進行渠道防滲、採用節水灌溉技術是防治次生鹽漬化的主要方法。[1][2][3][4]

參考文獻[編輯]

  1. ^ 河海大學 (編). 水利大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5.10: 231. 
  2. ^ 地質礦產部地質辭典辦公室 (編). 地质大辞典(四)矿床地质、应用地质分册. 地質出版社. 2005.06: 535. 
  3. ^ 張洪江 (編). 土壤侵蚀原理 (第二版).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8.01: 227. 
  4. ^ 張鳳榮 (編). 土地保护学.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1.01: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