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日耳曼努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尼古拉·日耳曼努斯的托勒密世界地图,绘于1467年的本,展示了日耳曼努斯对托勒密地图使用的二次投影,以及在西北角新加入斯堪的纳维亚的地理知识 [1]
托勒密世界地图,现代书籍插图
约翰内斯·施尼策(Johannes Schnitzer)的心形托勒密世界地图,出自霍勒(Holle)1482年版 的托勒密地理学指南

尼古拉·日耳曼努斯Nicolaus Germanus,约1420 – 约1490[2]是一位日耳曼制图师,他采用全新的投影方式,革新制图方法,对文艺复兴的地图学贡献重大,还补充了托勒密地图的资料,以现代化方法重新绘出了《地理学指南》的地图。

姓名[编辑]

在十五世纪,学者和工匠普遍使用拉丁文起本名。Nicolaus Germanus 是“日耳曼人尼古拉”的拉丁形式。他的全名不详,名字前有时会加上“Donnus”或“Donus”,这是拉丁语“Dominus”(上帝)的缩写。[3]

生活[编辑]

尼古拉·日耳曼努斯的早年生活无人知晓。最早的记录出现在莱辛巴赫修道院英语Reichenbach Priory (Baden-Württemberg)(现位于巴登-符腾堡),日耳曼努斯在1442年成为本笃会修道院的院长,似乎曾在1460年左右接受宇宙学方面的培训,并于1464年到达意大利[4],先是在佛罗伦萨居住,在那里他编制了星象表,于1466年首次修订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后来他移居罗马,1477年时为梵蒂冈图书馆制造了地球仪和世界地图。他接着准备了数年,为托勒密地图册的更新和修订工作作准备。关于他最后的活动记录来自一位日耳曼学者康拉德·塞尔特斯,他在佛罗伦萨见到日耳曼努斯,并纪录道日耳曼努斯愤愤不平抱怨他人拿走了他在工作的荣誉和利润。[5]

作品[编辑]

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编辑]

尼古拉·日耳曼努斯是促使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现代化和普及的重要人物。至少有15本《地理学指南》手抄本是由日耳曼努斯撰写而成,或是直接从他的作品中复制而来。除了1482年的佛罗伦萨版本,所有15世纪印刷版本都是源于其手稿。[5]

学者根据涵盖的地图数量和采用的投影类型,大致将他的手稿分为三个版本。第一版(约1460年至1466年)只包含了27张以梯形投影绘制的托勒密原版地图,日耳曼努斯自称是这份地图的作者。在所谓的“多尼斯投影”(Donis projection),纬度是由平行线表示,而经线则汇聚在极点。[1][5]此版为1478年出版、1490年重印的罗马版《地理学指南》之基础[6]。另一位制图师亨利克斯·马特拉斯·杰马努斯(Henricus Martellus Germanus)也在1480年的手稿版《地理学指南》采用了梯形投影。

第二版(1466年至1468年)包括二十七张旧地图和三张新地图,涵盖北欧、西班牙和法国。他参考丹麦制图师克劳迪斯·克拉维斯英语Claudius Clavus(Claudius Clavus)所提供的更精确描述来绘制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含冰岛和格陵兰),也采用了被托勒密称为优越但更难建构的组合投影法(homeotheric projection)来绘制世界地图 。[5]该版本成为1482年和1486年的乌尔姆版的基础,这是第一部在阿尔卑斯山以北印刷的《地理学指南》,也是第一部在销售前就先上色的地图集。它是用约翰内斯·德·阿姆斯海姆(Johannes de Armsheim)准备的木刻版印刷的,他首次引入了雕刻师在地图上签名的做法。[6][1]

最后一次修订(1468年至1482年)加入了另外两张描绘意大利和巴勒斯坦的地图,并将世界地图扩展到北欧,不过新版中对冰岛和格陵兰的定位显然不如旧版准确。[5] 1482年印制的伯林格耶里英语Francesco Berlinghieri《地理学指南》(Geographia)则混合使用了此版和早期版本的地图。 [7]

乌尔姆和伯林格耶里的1482版本地图,包含了第一批印刷的现代地图(源自日耳曼努斯)。[8] 日耳马努斯还引入了其它地图学上的创新,包含使用点或圆圈来标记确切地点以及使用虚线来表示边界。[5]

地球仪[编辑]

日耳曼努斯在1477 年制造了地球仪和天球仪作为新建梵蒂冈宗座图书馆的列藏,为此获得了200达克特,又因加入教宗牧徽和提供两张封面而额外得到7达克特。这些地球仪被列入1481年的清单并保存在教宗厅,直到1527年在罗马被洗劫期间遗失。此地球仪是记载中最早的现代地球仪,比现存的贝海姆地球仪早了15年。[2]

星象学[编辑]

日耳曼努斯也是一位称职的星象学家。1466 年,他在佛罗伦萨期间为博尔索·埃斯特公爵准备了一张占星表,展示了他计算未来几年行星位置的能力。他在罗马也为教皇保禄二世准备了类似的占星表。[2]

参考文献[编辑]

引文[编辑]

  1. ^ 1.0 1.1 1.2 Suárez (1992).
  2. ^ 2.0 2.1 2.2 Babicz 1987
  3. ^ Fischer 1911
  4. ^ Meurer 2007 pp. 1182-1183
  5. ^ 5.0 5.1 5.2 5.3 5.4 5.5 Meurer 2007 pp. 1182-1183
  6. ^ 6.0 6.1 Campbell 1987 p. 9
  7. ^ Campbell 1987 pp. 9, 123-124
  8. ^ Edson 2007 p. 139

参考书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