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暴怒障碍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间歇性暴怒障碍
同义词间歇暴怒症、间歇暴躁症、阵发性暴怒疾患
症状远超过合理的程度的愤怒甚至冲动的暴力行为
常见始发于细故引发的冲动性喊叫、尖叫、言语攻击
诊断方法DSM-5
治疗认知行为疗法
药物精神药物
盛行率4-6% general population
分类和外部资源
医学专科精神医学
ICD-116C73
ICD-9-CM301.3、​312.34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间歇性暴怒障碍(英语: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IED,中国大陆作间歇性暴怒障碍,台湾作间歇性暴怒症[1]是一种行为障碍英语Behavioral disorder,又称间歇暴怒症[2]间歇暴躁症[3]阵发性暴怒疾患[4],其特征为愤怒和/或冲动的暴力行为,其愤怒远超过合理的程度(例如因细故而引发的喊叫、尖叫或言语攻击)。患者的攻击行为并非事先计划的,而是源于对任何患者感知到的挑衅所做出的过度反应。有些患者表示在发作前感受到了情感变化,例如压力情绪变化、能量变化等。[5]

该障碍目前被归类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的“破坏性、冲动控制和行为障碍”类别。病患通常同时患有其他情绪障碍,特别是躁郁症,因此不容易被诊断。[6]患者每次的发作通常是短暂的(持续不到一个小时),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发作时会伴有各种身体症状(出汗、口吃、胸闷、抽搐、心悸)。[7]攻击性行为经常带来一种解脱感,某些情况下还会伴随着愉悦感,但患者通常会在发作后感到悔恨

病理生理学[编辑]

冲动行为(尤其是有暴力倾向的行为)被认为与脑脊液CSF)中低浓度的5-氢氧靛基醋酸英语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5-HIAA)所表现的低脑血清素转换率有关。这种受质似乎作用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下丘脑是中缝背核和中缝核英语Raphe nuclei输出血清素的目标,用来维持昼夜节律和调节血糖。5-氢氧靛基醋酸偏低的趋势可能是遗传性的,并可能造成冲动行为。其他与间歇性暴怒障碍相关的特征是迷走神经张力降低和胰岛素分泌增加。对间歇性暴怒障碍的建议解释包括色氨酸羟化酶基因多态性,它产生血清素前体。具这种基因型的个体更容易有冲动行为。[8]

间歇性暴怒障碍也可能与前额叶皮层损伤有关,对杏仁核、前额叶这些区域的损害也增加了冲动和攻击行为的发生率,并且无法预测个人行为的结果。这些区域的病变也与血糖控制不足有关,导致这些区域与计划和决策相关的大脑功能下降。美国的全国样本估计有 1600 万美国人可能符合间歇性暴怒障碍的标准。[9]

诊断[编辑]

DSM-5诊断[编辑]

目前DSM-5中用来诊断间歇性暴怒障碍的标准包括:[10]

  • 反复出现无法控制冲动的状况,包括以下任何一种:
    • 言语攻击(发脾气、争吵)或在一周内发生两次或以上并且状况持续至少三个月的具体暴力行为,且不会造成物品被破坏或导致身体受伤(标准A1)
    • 一年内有3次造成伤害或破坏的爆发(标准A2)
  • 攻击的程度与心理社会压力源的程度明显不相符(标准B)
  • 无预警且没有目的的爆发(标准C)
  • 爆发通常会导致痛苦或功能受损,并导致经济或法律后果。(标准D)
  • 必须年满6岁才能诊断(标准E)
  • 反复的爆发不能用另一种精神疾病来解释,也不是另一种医学疾病或物质使用所导致。(标准F)

需要注意的是,DSM-5现在包含两个单独成立的标准,用于具有经验支持的攻击性爆发类型(A1 和 A2):[11]

  • 标准A1:在三个月内平均每周发生两次以上的言语和/或不具有破坏性或伤害性的具体攻击事件。可能包括发脾气、长篇大论、争吵、纠纷或不具伤害的攻击。该标准包括高频率/低强度爆发。
  • 标准A2:12个月内发生3次以上更罕见且更具有严重破坏性/攻击性的事件。可能在不考虑后果的情况下破坏物品、攻击人或动物。该标准包括低频率/高强度爆发。

DSM-IV诊断[编辑]

过去DSM-IV中用来诊断间歇性暴怒障碍的标准与目前的标准相似,差别在于言语攻击不是用来诊断患病的标准。 DSM-IV诊断的特点是不连续发作,且因无法自我克制导致的暴力攻击或破坏物品的冲动行为。期间表现出的攻击程度与社会心理压力源的大小显著不平衡,并且在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如头部受伤、阿兹海默症物质使用疾患等)或药物的影响后进行诊断。[12] 根据DSM-IV中列出的标准,应透过心理咨询对情感和行为症状进行诊断。

DSM-IV-TR对间歇性暴怒障碍的定义非常具体,基本上是通过排除其他条件来定义的。诊断所需条件如下:

  1. 发生几次导致人身或物品严重损害的冲动行为
  2. 其中攻击程度与环境心理压力源的大小显著不平衡
  3. 并且没有更适合用来解释此偶发性暴力的精神或身体疾病。

鉴别诊断[编辑]

许多精神疾病及物质使用疾患会造成患者较容易有攻击性的行为,并且这些疾病经常与间歇性暴怒障碍共病,使鉴别诊断变得不易。平均而言,间歇性暴怒障碍患者同时患有抑郁症焦虑障碍的可能性为一般人的四倍,同时患有物质使用疾患的可能性为一般人的三倍。 [13]尽管躁郁症患者容易出现过激行为,但这些具攻击性的行为只会在躁狂和/或抑郁发作时出现,而患有间歇性暴怒障碍的患者即使在情感正常英语Euthymia (medicine)时也可能出现攻击行为。[14]
在一项临床研究中,间歇性暴怒障碍的患者有60%的几率同时患有躁郁症,部分患者会在发作前持续出现类似躁狂的症状。一项研究指出,间歇性暴怒障碍的平均发病年龄约比躁郁症的发病年龄早五年,并且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 [13]
酒精和其他物质滥用同样可能使人出现攻击行为,但除非这种攻击行为出现在急性中毒和戒断期之外,否则不会被诊断患有间歇性暴怒障碍。对于PTSD等其他慢性疾病则需在另一种疾病发展之前评估其攻击行为是否符合间歇性暴怒障碍的标准。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患者对人的攻击行为通常是刻意为之,而间歇性暴怒障碍的攻击行为则是无预警的冲动行为。 [15]

治疗[编辑]

透过认知行为疗法和精神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但药物治疗的成效有限。 [16]接受治疗能纾解患者与发作时相关的情绪压力,并帮助患者辨别冲动行为,使患者较能了解并降低自己的爆发程度。间歇性暴怒障碍经常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治疗方法,相比于其他疗法,认知放松和应对技巧疗法 (CRCST) 在团体和个人环境中成效较高。 [16]该疗法分为12节课,前三节主要训练患者放松,然后是认知重组暴露疗法。后期课程主要训练患者抵抗攻击的冲动并加强其他预防措施。 [16]
在药物治疗方面,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包括氟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似乎可以缓解一些病理心理症状; [17] [18]氨基丁酸(GABAergic)等情绪稳定剂和抗癫痫药物,如加巴喷丁卡马西平双丙戊酸盐似乎能有效降低爆发的频率。 [17] [19] [20] [21]而抗焦虑药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并能增加患者对挑衅性刺激的忍受度,帮助减少严重爆发的次数,特别适用于同时患有强迫症或其他焦虑症的患者。 [19]然而,有些抗焦虑药(如苯二氮卓类药物)可能会造成部分服用该药物的人更易怒。 [22]

流行病学[编辑]

根据两项流行病学的美国样本研究估计,间歇性暴怒障碍的终身患病率约为4-6%,具体数字取决于采用的标准。[23] [24]而乌克兰的一项研究也得出差不多的结果,代表4-6%的终身患病率不仅限于美国样本。 [25]研究显示,间歇性暴怒障碍的一个月和一年点盛行率(某疾病在某一时间点发生的个案数)分别为2.0%[24]和2.7%[23]

2005年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间歇性暴怒障碍的终身患病率约为6.3%。[26] 在患有间歇性暴怒障碍的美国受试者中,约67.8%曾对人发起攻击,20.9%曾对人发起具威胁性的攻击,11.4%曾攻击过物体。受试者们在状态最差的时候,一年平均发生27.8次严重的攻击行为,其中约2-3次发作需要就医。受试者们一生中因发作所造成财产损失的平均值为1603美元。 [23]

2016年3月《临床精神病学杂志》中的一项研究表示弓形虫感染与间歇性暴怒障碍等精神疾病的攻击相关。[27]

历史[编辑]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一版(DSM-I)中,冲动性攻击障碍被称为被动攻击型人格。具这种人格的人通常会对挫折或环境压力产生过度反应,这些反应可能具攻击性,可以是言语或肢体上的严重攻击,程度超出正常范围。

在第三版(DSM-III)中,此种障碍被命名为间歇性暴怒障碍,并被归类在第一轴违常下。然而,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该标准操作性不佳。 [28]被以此标准诊断患有间歇性暴怒障碍的人中,约有80%不符合现在的诊断标准。

在第四版(DSM-IV)中重新定义了一些标准,但仍然缺乏关于攻击行为的强度、频率、性质等能明确判断是否为间歇性暴怒障碍的标准, [15]为此一些研究人员使用替代标准来进行“综合研究”(IED-IR)。诊断所需的攻击行为的严重程度和频率明显可控,攻击行为本质上必须是冲动的,并且在发作之前会感受到痛苦,同时它也成为边缘性人格反社会人格的诊断标准。[29]这些研究标准成为诊断第五版(DSM-5)的基础。

在第五版中,该障碍被归类在“破坏性、冲动控制和行为障碍”类别。根据第四版标准,必须发生肢体上的攻击才能被诊断为有此障碍,而第五版则针对这个标准进行了一点修改,内容包括口头攻击和非破坏性/未造成伤害的肢体攻击,并且更新了一些标准。此外,攻击必须是冲动下的行为,并且需要对个体造成严重的痛苦、残疾或不利影响;必须要年满六岁才能接受诊断。文本中也阐明了该疾病与其他疾病的关系,例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分裂性情绪失调症”。

参考资料[编辑]

  1. ^ 关嘉庆. 只是脾氣壞嗎? 恐有間歇性暴怒症. 健康医疗网. 2017-04-17 [2022-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中文(台湾)). 
  2. ^ 陈绍祖. 間歇暴怒症 藥物+心理治療雙管齊下.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21-04-08 [2022-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31). 
  3. ^ 陈丰伟. 陳豐偉/動不動就暴怒 你有「間歇暴躁症」?. 联合新闻网. 2015-04-19 [2022-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8) (中文(台湾)). 
  4. ^ 陣發性暴怒疾患. 杏语心灵诊所. [2022-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中文(台湾)). 
  5. ^ McElroy SL. Recognition and treatment of DSM-IV 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 J Clin Psychiatry. 1999,. 60 Suppl 15: 12–6. PMID 10418808. 
  6. ^ McElroy SL, Soutullo CA, Beckman DA, Taylor P, Keck PE. DSM-IV 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 a report of 27 cases. J Clin Psychiatry. April 1998, 59 (4): 203–10; quiz 211. PMID 9590677. doi:10.4088/JCP.v59n0411. 
  7. ^ Tamam, L., Eroğlu, M., Paltacı, Ö. (2011). "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 Current Approaches in Psychiatry, 3(3): 387–425.
  8. ^ Low brain serotonin turnover rate (low CSF 5-HIAA) and impulsive violence. J Psychiatry Neurosci. July 1995, 20 (4): 271–5. PMC 1188701可免费查阅. PMID 7544158. 
  9. ^ The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DSM-IV 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 Arch. Gen. Psychiatry. June 2006, 63 (6): 669–78. PMC 1924721可免费查阅. PMID 16754840. doi:10.1001/archpsyc.63.6.6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0). 
  10.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11. ^ Coccaro, EF, Lee, R, & McCloskey, MF (2014). Validity of the new A1 and A2 criteria for DSM-5 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 Comprehensive Psychology, 55(2). doi: 10.1016/j.comppsych.2013.09.007.
  12. ^ DSM-IV 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 a report of 27 cases. J Clin Psychiatry. April 1998, 59 (4): 203–10; quiz 211. PMID 9590677. doi:10.4088/JCP.v59n0411. 
  13. ^ 13.0 13.1 Coccaro, E.F. (2012). 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 as a disorder of impulsive aggression for DSM-5.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9. 577-588.
  14. ^ Coccaro, EF (2000). 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 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s, 2:67-71.
  15. ^ 15.0 15.1 Aboujaoude, E., & Koran, L. M. (2010). Impulsive control disord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6. ^ 16.0 16.1 16.2 McCloskey, M.S., Noblett, K.L., Deffenbacher, J.L, Gollan, J.K., Coccaro, E.F. (2008)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 A Pilo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76(5), 876-886.
  17. ^ 17.0 17.1 McElroy SL. Recognition and treatment of DSM-IV 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 J Clin Psychiatry. 1999,. 60 Suppl 15: 12–6. PMID 10418808. 
  18. ^ Goodman, W. K., Ward, H., Kablinger, A., & Murphy, T. (1997). Fluvoxamine in the Treatment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nd Related Conditions. J Clin Psychiatry, 58(suppl 5), 32-49.
  19. ^ 19.0 19.1 Boyd, Mary Ann. Psychiatric nursing: contemporary practice. Philadelphia: Wolters Kluwer Health/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8: 820–1. ISBN 978-0-7817-9169-4. 
  20. ^ Bozikas, V., Bascilla, F., Yulis, P., & Savvidou, I. (2001). Gabapentin for Behavioral Dyscontrol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Am J Psychiatry, 158(6), 965.
  21. ^ Coccaro EF, et al.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Fluoxetine in Patients With 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April 21, 2009): Vol. 70, No. 5, pp. 653–62.
  22. ^ Archived copy (PDF). [2016-10-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7-17). 
  23. ^ 23.0 23.1 23.2 The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DSM-IV 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 Arch. Gen. Psychiatry. June 2006, 63 (6): 669–78. PMC 1924721可免费查阅. PMID 16754840. doi:10.1001/archpsyc.63.6.6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0). 
  24. ^ 24.0 24.1 Coccaro EF, Schmidt CA, Samuels JF et al. Lifetime and one-month prevalence rates of 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 in a community sample. J Clin Psychiatry 65:820–824, 2004.
  25. ^ Bromet EJ, Gluzman SF, Paniotto VI et al. Epidemiology of psychiatric and alcohol disorders in Ukraine: Findings from the Ukraine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 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 40:681–690, 2005.
  26. ^ Prevalence and features of 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 in a clinical setting. J Clin Psychiatry. October 2005, 66 (10): 1221–7. PMID 16259534. doi:10.4088/JCP.v66n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1). 
  27. ^ Coccaro EF, Lee R, Groer MW, Can A, Coussons-Read M, Postolache TT (March 2016). "Toxoplasma gondii Infection: Relationship With Aggression in Psychiatric Subjects"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6-03-24.. J Clin Psychiatry 77(3): 334–341.
  28. ^ Felthous et al., 1991
  29. ^ Coccaro et al., 1998

参见[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