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通博閃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夜晚的卡塔通博閃電

卡塔通博閃電(西班牙語:Relámpago del Catatumbo[1]是一種發生在委內瑞拉的特殊大氣現象,指的是在卡塔通博河注入馬拉開波湖處周圍的一小塊沼澤地區頻繁發生閃電的現象。這一地區的閃電通常擁有長達5公里的電弧,每年中有140至160個晚上都會發生閃電,每個小時更可高達280次。這一小塊地區也因為這些頻繁強勁的閃電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對流層臭氧產生地[2][3]

現象描述[編輯]

在卡塔通博地區,每年有約140至160個晚上會發生雷暴,每次雷暴都能持續約10小時,平均每小時內可產生280次雷擊。卡塔通博地區雷暴產生的臭氧在全世界占了一個相當可觀的比例(約10%)。是世界上最大的對流層臭氧產生地。

另外,由於卡塔通博閃電發生時能輕易地從數百公里外的地方看見,當地船隻在夜晚航行時能以該現象作導航,因此該現象又稱為馬拉開波燈塔(西班牙語:Faro de Maracaibo)。[4]

卡塔通博閃電通常發生在北緯8度30分到9度45分以及西經71度到73度之間。

此現像還有一樣特徵是這地區所產生的閃電是幾乎沒有雷聲。而且在當地居住的當地人從來沒有被閃電擊中。

可能的成因[編輯]

卡塔通博地區的風暴和閃電可能源於安地斯山脈猛烈的山風,這些山風吹向附近的電離氣體 - 特別是沼澤中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甲烷。這些電離氣體要比空氣輕,遇風後就上升至雲層間,導致猛烈的充放電現象,即閃電[5]

卡塔通博閃電的最大特徵就是無雷聲伴隨的連續閃電,閃電的巨大電弧可以長達2至10公里。中午時分水汽蒸發量最大,此時閃電更加頻繁。委內瑞拉安第斯山脈的一部分,佩里哈山脈(3,750m)與梅里達山脈,起到了包圍與集中東北吹來的帶電荷的風的作用,從而在卡塔通博河上空產生了巨大的直展雲[3]

科學調查[編輯]

馬拉開波湖

歐洲探險家很早就注意到了卡塔通博閃電這一特殊現象,普魯士博物學家與探險家亞歷山大·馮·洪堡曾描述卡塔通博閃電為「猶如磷光閃耀的電氣爆炸……」。義大利地質學家奧古斯丁·科達奇描述其為「從連綿不絕的蘇利亞河周邊升起的閃電」。[6]

1966到1970年間,科學家安德魯·扎沃德斯基(Andrew Zavrostky)在安第斯大學的協助下,於胡安·曼努埃爾沼地國家公園(Ciénagas de Juan Manuel National Park)的清水湖(Aguas Claras)與烏木湖(Aguas Negras)以及西馬拉開波湖的周邊地區進行了三次探險,他在1991年表示卡塔通博閃電現象的成因可能是冷熱空氣的交匯。他的研究還推測閃電現象與該地區基岩中所含的有關。[7]

而在1997至2000年間,納爾遜·法肯(Nelson Falcón)及其同事在進行了幾次探險後首次提出了卡塔通博閃電的分子物理學解釋,他們認為該現象的主要成因是當地大氣中豐富的甲烷,但這僅僅是個假說,乾旱產油地區的大氣甲烷含量要比卡塔通博地區豐富的多,卻沒有同類現象發生。[4]

文化影響[編輯]

蘇利亞州州旗,可見貫穿其中的閃電。

參考資料[編輯]

  1. ^ 存档副本. [2009-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19). 
  2. ^ Fire in the Sky. [2008-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23). 
  3. ^ 3.0 3.1 存档副本. [201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6). 
  4. ^ 4.0 4.1 Microfísica del Relámpago del Catatumbo (PDF). [2010-01-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9-23). 
  5. ^ 存档副本. [2009-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2). 
  6. ^ Modelo Electro atmósferico del Relámpago sobre el Río Catatumbo (PDF). [永久失效連結]
  7. ^ Una vida consagrada a los números (PDF). [2010-01-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20).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