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正義 (中國政治人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盧正義(生卒年不詳),原名盧樹森江蘇南通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文革」中著名造反派

人物簡介[編輯]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在如皋師範讀書,九一八事變後加入中共,宣傳抗日

1935年時被捕,在國民黨蘇州反省院交上一首新詩《轉變》:「我拋棄了舊日的路程, 踏上了新的道路。……」[1]

獲釋後又成為中共幹部。1945年日本投降後從延安到東北大連,任市政府教育局局長。

1955年調到北京,任教育部小學教育司司長,後任政治教育司司長,至文革前已長期在家養病不上班。

1966年《五一六通知》在中共黨內傳達之後,當月在北京相繼出現三張大字報[2],分別由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簡稱「學部」)林聿時吳傳啟[3]、北京大學聶元梓等七人[4]、以及教育部盧正義貼出。其中盧的大字報指向當時教育部的常務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劉季平,5月26日在教育部大院引起轟動[5]

此後,到1966年12月間,盧正義又與其他一些上通中央文革小組的人在教育部和人教社搶先貼出批判陶鑄的大字報[6],為自己的「左派」形像進一步添重加碼。

由於其大字報竟能一再得文革風氣之先,盧正義迅即成為當時教育部和高教部中緊跟中央文革的「革命造反派」組織的領袖人物。同時,由於他的歷史問題被揭出,隨著當時「揪叛徒」之風盛行,他也迅速成為另一派群眾組織始終緊追不捨誓欲揪出的「大叛徒」、「大特務」。「盧正義的叛徒問題」一時成為北京高校紅衛兵造反派中「天派」和「地派」爭執的一個焦點。[1]

1968年,盧正義在其本派組織保護下逃離北京,對立派組織則派人追捕。最後,在從南京開往武漢的江輪上,盧正義離奇失蹤,生不見人死不見屍。至1970年時由公安部門追緝亦無果。[7]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見胡宗式文《北京文革兩派鬥爭簡史(二)》中「盧正義的叛徒問題是分歧的導火索」一節,載於《記憶 REMEMBRANCE》2014年2月28日第109期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 有關這三張大字報,除了其大方向相同之外,其炮製出籠的各自背景至今均無定論,尤以盧正義為最神秘。
  3. ^ 林聿時、吳傳啟大字報《評楊述的青春漫語》發表於5月23日。可參見嚴家祺文章《中國社科院「前身」學部文革簡史——為「文革」爆發五十年而作》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 聶元梓等人的大字報《宋碩、陸平、彭珮雲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幹些什麼?》發表於5月25日。
  5. ^ 當年盧正義自稱其大字報是5月25日貼出的。
  6. ^ 見胡宗式、章鐸所著《北京大學文革資料選編(中)》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 ^ 參見署名「陽溯」者在「文革與當代史研究網」上發表的《教育部文革雜憶》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一文中「盧正義失蹤之謎」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