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赤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盧赤松(569年—625年7月30日),字子房[1]幽州范陽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出自范陽盧氏北祖大房,隋朝、唐朝官員。

生平[編輯]

盧赤松在隋朝歷任河南王楊昭府掾、渭水縣北海縣縣令、南鄉縣縣長,大業末年擔任河東縣縣長[2][3]。盧赤松與李淵過去是老朋友,大業十三年(617年)八月,盧赤松聽說李淵晉陽起兵抵達霍邑縣,就放棄河東縣前去迎接李淵,李淵任命盧赤松為行台兵部郎中。唐朝武德年間,盧赤松累次升遷至上儀同太子舍人上開府,封固安縣開國公,又升任太子率更令柱國,封范陽郡開國公。武德八年六月廿一日(625年7月30日),盧赤松在京城長安去世,虛歲五十七,貞觀廿三年十月十四日(649年11月23日)歸葬於洛陽邙山南都城東北十三里[4][5]。其墓誌全名《大唐太子率更令柱國范陽郡開國公盧公墓誌》[1]

家族[編輯]

十四世祖[編輯]

祖父[編輯]

父親[編輯]

夫人[編輯]

  • 蘭陵蕭氏,南梁鄱陽王蕭恢曾孫女,貞觀十八年十月七日(644年11月11日)於長安去世,虛歲七十二,附葬於盧赤松之墳[1]

子女[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趙文成,趙君平編選. 《新出唐墓志百种》. 杭州市: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10年11月: 10–11. ISBN 978-7-80735-895-4 (中文(中國大陸)). 
  2. ^ 《隋書·卷五十七·列傳第二十二》:子赤松,大業中,官至河東長史。
  3. ^ 《北史·卷三十·列傳第十八》:子赤松,大業中,位河東縣長。
  4. ^ 《舊唐書·卷八十一·列傳第三十一》:盧承慶,幽州范陽人。隋武陽太守思道孫也。父赤松,大業末為河東令,與高祖有舊,聞義師至霍邑,棄縣迎接,拜行台兵部郎中。武德中,累轉率更令,封范陽郡公,尋卒。
  5. ^ 《新唐書·卷一百六·列傳第三十一》:盧承慶,字子余,幽州涿人,隋散騎侍郎思道之孫。父赤松,為河東令,與高祖雅故,聞兵興,迎見霍邑,拜行台兵部郎中,終率更令、范陽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