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苾何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契苾何力
國家鐵勒
姓名契苾何力
封爵涼國公
族裔鐵勒
逝世儀鳳二年(677年)
諡號
墓葬陪葬昭陵

契苾何力(?—677年),初名將,鐵勒人。契苾,或譯為解批[1][2]契弊[3][4][5]車鼻施

生平[編輯]

出身鐵勒契苾部首領世家,哥論易勿施莫賀可汗之孫。幼年莫賀特勤契苾葛去世,襲位,時年九歲,號大俟利發。在熱海(今伊塞克湖)一帶游牧。

降唐[編輯]

唐太宗貞觀六年(632年),與母率部眾六千餘戶歸降唐朝,就地置賀蘭州,封其弟契苾沙門為刺史,其母為姑臧夫人。被封為左領軍將軍,駐守涼州。貞觀九年(635年),跟隨涼州都督李大亮率部參加對吐谷渾的戰爭。次年,會戰於赤水川(今青海省興海縣東南黃河西岸唐乃亥一帶),追擊吐谷渾可汗至突倫川(今新疆且末西),破其牙帳,奮戰力俘吐谷渾王慕容伏允,俘其妻兒,獲得頭功,被調往長安任北門宿衛、檢校屯營事,以宗室女臨洮縣主下嫁。貞觀十四年(643年),為蔥山道副大總管與交河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率突厥、契苾數萬騎,參加滅高昌之戰。

貞觀十六年(642年),契苾何力在回鄉省親、巡撫舊部之時被反叛的部眾綁架至薛延陀。被執至薛延陀可汗夷男牙帳,嚴辭拒絕招降,割耳明志,忠於唐朝。唐太宗不惜以公主(新興公主)下嫁為條件換回他。契苾何力回國後竭力勸說唐太宗不要許婚,以免日後白白替薛延陀夷男可汗鞏固地位。擔任右驍衛大將軍。貞觀十九年(645年),作為唐軍前軍總管隨太宗參加了伐高句麗的戰爭,督戰白岩城(今遼寧遼陽東北)。在征討高句麗的戰爭中,身先士卒衝鋒陷陣,亂陣中腰部被敵方勇士高突勃以長矛刺傷,尚輦奉御薛萬備單槍匹馬殺入萬軍中救出契苾何力,契苾何力更加意氣奮怒,包紮上傷口再次衝殺,所部胡族騎兵們也跟進奮擊,大破高麗軍,乘勝追擊幾十里。勝十數倍於己之敵。後任左驍衛大將軍,昆丘道副總管,率鐵勒十三部兵十萬,作為阿史那社爾的副手參加對龜茲于闐等國的征討。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為昆丘道總管,領兵攻擊龜茲,生擒龜茲王訶梨布失畢及諸首領。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逝世後,契苾何力與阿史那社爾一起,欲以身殉葬,為唐高宗勸止。

高宗時期[編輯]

永徽二年(651年),在唐朝滅西突厥汗國的戰鬥中,他任弓月道行軍大總管。統兵八萬西突厥阿史那賀魯。顯慶二年(657年),升左驍衛大將軍。

唐高宗顯慶龍朔年中,與蘇定方等人屢次征討高句麗。龍朔元年(661年),任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征高句麗。因漠北鐵勒諸部發生騷動,充鐵勒道安撫大使,漠北,安輯諸部,平九姓鐵勒,擒葉護、設等二百人歸。乾封元年(666年),高句麗大將蓋蘇文死,眾子爭權,國中內亂。唐高宗詔契苾何力任遼東道大總管兼安撫大使,作為李勣副手攻克平壤,擒獲高句麗寶藏王。戰後,封鎮軍大將軍、行左衛大將軍、涼國公、檢校右羽林軍。

儀鳳二年(677年),契苾何力去世,唐高宗將其陪葬昭陵,追贈輔國大將軍、并州都督,諡號烈。

家庭[編輯]

契苾何力三子:長子契苾明,左鷹揚衛大將軍、鎮軍大將軍、行左屯衛將軍、兼賀蘭都督、襲爵涼國公;次子契苾光武則天時官至右豹韜衛將軍,為酷吏所殺;三子契苾貞,官至司膳少卿。契苾何力有孫特進涼國公行道州別駕契苾嵩,尚臨洮縣主,封張掖郡公。契苾明有女嫁左屯衛將軍、皋蘭州都督渾某。契苾光子契苾嶔,太子通事舍人、張掖縣開國男;契苾嶔子吏部常選契苾尚賓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舊唐書/卷109》,出自劉昫舊唐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新唐書·卷110》,出自《新唐書

參考文獻[編輯]

  1. ^ 《魏書》:高車,蓋古赤狄之餘種也,初號為狄歷,北方以為敕勒,諸夏以為高車、丁零。其語略與匈奴同而時有小異,或雲其先匈奴之甥也。其種有狄氏、表紇氏、斛律氏、解批氏、護骨氏、異奇斤氏。
  2. ^ 《魏書》:後高車解批莫弗幡豆建復率其部三十餘落內附,亦拜為威遠將軍,置司馬、參軍,賜衣服,歲給廩食。
  3. ^ 《隋書》:從幸榆林,時鐵勒契弊歌棱攻敗吐谷渾,其部攜散,遂遣使請降求救。
  4. ^ 《隋書》:伊吾以西,焉耆之北,傍白山,則有契弊、薄落職、乙咥、蘇婆、那曷、烏讙、紇骨、也咥、於尼讙等,勝兵可二萬。
  5. ^ 《隋書》:由是一時反叛,拒處羅,遂立俟利發俟斤契弊歌楞為易勿真莫何可汗,居貪汗山。復立薛延陀內俟斤字也咥為小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