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宮一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月宮一號(英語:Lunar Palace 1[1]、Moon Palace 1[2]或Yuegong-1[3][4][5])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為建設月球基地而設立的生命保障研究實驗裝置。

概況[編輯]

月宮一號位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院路校區內,占地160平方米,為可以完全模擬月球環境的封閉設施。它以封閉設施模擬人員在沒有外部輸入(電力/能源除外)的情況下執行長期任務時的狀況。

月宮一號包括1個居住艙和2個植物艙[6],總有效空間約142平方米。一期工程於2014年竣工,二期則建成於2017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方面稱之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的」四生物鏈環的人工封閉生態系統(之前一個類似系統是位於美國的「生物圈二號」,未能達到預期目的)。

管理[編輯]

月宮一號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劉紅教授團隊設計,建成後亦由該團隊運營並負責管理。

實驗[編輯]

2014年105天綜合實驗[編輯]

2014年2月3日至5月20日,謝倍珍(女,艦長)、董琛(男)、王敏娟(女)三位來自北航的志願者,在「月宮一號」一期成功進行並最終完成中國首次長期多人高閉合度密閉試驗。

2017~2018年「月宮365」綜合實驗[編輯]

2017年5月10日至2018年5月15日,8名志願者(4男4女)分為兩組(每組由兩男兩女組成),在「月宮一號」進行為期365天的綜合性密閉試驗。

2017年5月至7月,第一組志願者(劉慧(女,艦長)、劉佃磊(男)、胡靜斐(女)、高寒(男))在月宮一號內進行了60天實驗。

2017年7月9日,「月宮365」計劃第一次換班,第二組志願者(劉光輝(男,艦長)、伊志豪(男)、褚正佩(女)、王偉(女))入艙,開展200天密閉試驗。[6]

2018年1月26日,第二次換班儀式成功舉行,200天密閉試驗獲得成功,中國因而打破了前蘇聯BIOS-3設施於1973年創造的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中連續駐留180天的世界紀錄。按照計劃,第一組志願者還將再次入艙,開展第三階段105天(實為110天)的實驗。[7]

2018年5月15日,第一組志願者再次出艙,標誌為期370天的「月宮365」實驗順利結束,同時創下世界上時間最長、閉合度最高的密閉生存實驗紀錄[8]

2017年12月18日,英國《自然》雜誌在其官網上發布了2017年最佳科學圖片[9],「月宮一號」入選。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Huang Leyi, Yu Fei. Chinese scientists prepare for lunar base life support system. SpaceDaily. 1 July 2014 [2017-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2. ^ Voice of Moscow. Chinese space team survives on worm diet for 105 days. SpaceDaily. 26 May 2014 [2017-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3. ^ Li Hongmei. China reportedly to produce Yuegong-1 lab growing food in space. China Economic Net. 2013-12-20 [2017-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5). 
  4. ^ 「月宮1号」が中国初の長期的で多人数による密閉試験を完了. The People's Daily. 2014-05-21 [2017-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 
  5. ^ 我国在地球建"月宫一号"模拟月球生存:已开始启动性实验. 觀察者網. 2013-12-18 [2017-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中文). 
  6. ^ 6.0 6.1 月宫200天:第二批志愿者入“月宫”. sputniknews.cn. [2017-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5) (中文(中國大陸)). 
  7. ^ “月宫365”实验再换班 舱内驻留200天创世界纪录-新闻网. news.buaa.edu.cn. [2018-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2). 
  8. ^ 康琪雪. 月宫生存370天创世界纪录!刚刚,4位勇士出舱了!. 京報網. 2018-05-15 [2018-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5). 
  9. ^ Gaind, Nisha. 2017 in pictures: The best science images of the year. Nature. 2017-12-18, 552 (7685): 308–313 [2018-02-01]. doi:10.1038/d41586-017-08492-y.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8)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