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王康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康德[1](?—?),代人,北魏、東魏、北齊官員。

生平[編輯]

王康德獲高歡引薦為帳內都督,與高歡一起出兵太行山以東,以軍功至大官[2][3]。北齊時期,王康德歷任幾個州的刺史,並省尚書左僕射開府儀同三司,封新蔡王[4][5]

武平二年(571年),北周晉國公宇文護派遣齊國公宇文憲率領兩萬人馬從龍門出兵,王康德因為宇文憲的軍隊來到,率軍趁夜逃跑,宇文憲因此回到關中[6][7]

武平六年(575年),南陳將軍吳明徹率領蕭摩訶圍攻宿預,將王康德擊敗趕走[8][9]

武平七年十二月乙卯(577年1月15日),齊後主派遣王康德和宦官齊紹等人將胡太后、皇太子高恆送到北朔州[10][11]

參考資料[編輯]

  1. ^ 《北史校勘記·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一·一五》:康德 北齊書卷十九張保洛傳作「王康德」。張森楷雲「據周書卷一二齊王憲傳有(新蔡王)王康德,則有『王』字是也,此誤脫文。」按本書卷八齊後主紀武平七年十二月亦見「王康德」。但本傳下文單稱「德」。卷五八周宗室諸王傳稱「新蔡王康德」。
  2. ^ 《北齊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以帳內從高祖出山東,有麴珍、段琛、牒舍樂、尉摽、乞伏貴和及弟令和、王康德,並以軍功至大官。
  3. ^ 《北史·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一》:從神武出山東,又有賀拔仁、麴珍、段琛、尉摽、子相貴、康德、韓建業、封輔相、范舍樂、牒舍樂,並以軍功至大官,史失其事。
  4. ^ 《北齊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康德,代人也。歷數州刺史、並省尚書,封新蔡郡王。
  5. ^ 《北史·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一》:德,代人。歷數州刺史、並省尚書左僕射、開府儀同三司,封新蔡王。
  6. ^ 《周書·卷十二·列傳第四》:六年,乃遣憲率眾二萬,出自龍門。齊將新蔡王王康德以憲兵至,潛軍宵遁。憲乃西歸。
  7. ^ 《北史·`卷五十八·列傳第四十六》:六年,憲率眾出自龍門,齊將新蔡王康德潛軍宵遁。
  8. ^ 《陳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二十五》:七年,又隨明徹進圍宿預,擊走齊將王康德,以功除晉熙太守。
  9. ^ 《南史·卷六十七·列傳第五十七》:又隨明徹進圍宿豫,擊走齊將王康德,以功除晉熙太守。
  10. ^ 《北齊書·卷八·帝紀第八》:乙卯,詔募兵,遣安德王延宗為左,廣寧王孝珩為右。延宗入見,帝告欲向北朔州。延宗泣諫,不從。帝密遣王康德與中人齊紹等送皇太后、皇太子於北朔州。
  11. ^ 《北史·卷八·齊本紀下第八》:乙卯,詔募兵,遣安德王延宗為左廣,廣寧王孝珩為右廣。延宗入見帝,帝告欲向北朔州,延宗泣諫,不從。帝密遣王康德與中人齊紹等送皇太后、皇太子於北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