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爾蓋·艾森斯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謝爾蓋·艾森斯坦
出生謝爾蓋·艾森斯坦
1898年1月22日
 俄羅斯帝國利沃尼亞省里加
逝世1948年2月11日(1948歲—02—11)(50歲)
 蘇聯俄羅斯莫斯科
活躍時期1923–1946
配偶Pera Atasheva (1934–1948; his death)
獎項
列寧勳章 榮譽勳章 1941-1945年偉大衛國戰爭中忘我勞動獎章
蘇俄功勳藝術工作者 史達林獎 史達林獎

謝爾蓋·米哈伊洛維奇·艾森斯坦(俄語:Серге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Эйзенштейн羅馬化:Sergey Mikhaylovich Eyzenshteyn,1898年1月22日—1948年2月11日)蘇聯導演電影理論家,猶太人[2]。他是電影學蒙太奇理論和蘇聯蒙太奇學派奠基人之一[3],其影片《波坦金戰艦》為這一理論的代表作。他著名的作品除了1925年《波坦金戰艦》外,還有1924年的《罷工》、1927年的《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1932年的《墨西哥萬歲俄語Да здравствует Мексика!》以及史詩片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及《恐怖的伊凡俄語Иван Грозный (фильм)》。其理論著作有《蒙太奇》、《蒙太奇1938》、《垂直蒙太奇》、《雜耍蒙太奇》、《電影中的第四維》、《鏡頭以外》。

生平[編輯]

早年[編輯]

1898年出生於俄羅斯帝國里加(現為拉脫維亞首都),曾在彼得堡建築工程學院學習,其家人過著四海為家的生活。父親米哈伊爾·奧西波維奇·艾森斯坦是有著瑞典血統的德國猶太人,是建築師,而母親朱莉婭·伊萬諾夫娜·科內斯塔婭來自俄羅斯東正教家庭,是富商的女兒。1905年俄國革命爆發,朱莉亞帶著謝爾蓋離開里加前往聖彼得堡,謝爾蓋時常回里加看望父親,後其父亦於1910前後去聖彼得堡和他們團聚。朱莉亞與與丈夫離婚後離開家人,遷去法國居住。謝爾蓋小時接受的是東正教教育,後變成無神論者。在彼得格勒土木工程研究院期間,謝爾蓋學習父親從事的建築工程職業,後來參軍為革命服務,父子關係徹底破裂。1918年,他不顧父親反對毅然加入紅軍,戰敗後其父前往德國,而謝爾蓋則輾轉彼得格勒、沃洛格達陶格夫匹爾斯等地作戰,1920年轉移至明斯克,宣傳十月革命。在此期間他接觸到歌舞伎劇場,並學會了300個日語漢字,他後來表示這對他的影像發展產生了影響。這些學習也促成他前往日本旅行。

轉戰銀幕[編輯]

1920年艾森斯坦搬到莫斯科,開始從事無產階級文化的劇院生涯。期間作品有《防毒面具》、《聆聽莫斯科》和《懷斯曼》。隨後擔任設計師弗謝沃洛德·梅耶荷德的助手。1923年,他在《左翼藝術戰線俄語ЛЕФ》雜誌上發表了《雜耍蒙太奇》,提出了「雜耍蒙太奇」的概念,引起理論界關注[4][2][5],。他執導的第一部影片是《罷工》(1925),師從吉加·維爾托夫俄語Дзига Вертов。20世紀20‐30年代為其創作高峰期,主要作品有首部電影《罷工》(1925年)、享譽世界的《波坦金戰艦》(1925年)、作為十月革命10月慶典一部分的《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1927年)。儘管受到外界評論家的讚譽,但在家裡,艾森斯坦則著重與志同道合者對影片的結構性問題的探索,如拍攝角度、人物運動和剪輯,其中就有從蘇聯電影節隱退的弗謝沃羅德·普多夫金亞歷山大·多夫任科,他們公開發表文章自我評價,將電影前景與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具體理論相適應。

歐洲之旅[編輯]

1928年秋,艾森斯坦離開蘇聯踏上歐洲之旅,與他同行的有常年電影合作者格里戈里·亞歷山德羅夫和攝影師愛德華·忒斯。以政府立場來看,此次旅程讓艾森斯坦等人可以學習有聲的動態影像技術,並把著名蘇聯藝術家引薦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艾森斯坦也在旅程中看到許多在前蘇聯範圍以外的景觀和文化。接下來兩年,他前往柏林、蘇黎世、倫敦和巴黎等地參觀和講學,並於1929年在瑞士擔任墮胎教育紀錄片的監製。

追夢美國[編輯]

1930年4月下旬,派拉蒙影業的代表傑西·拉斯基英語Jesse L. Lasky為提供在美國拍攝電影的機會。1930年5月抵達好萊塢簽訂10萬美元短期合同,然而該商議最終破產。艾森斯坦提出為軍火大亨巴西爾·扎哈洛夫希臘語Βασίλειος Ζαχάρωφ拍攝傳記、兩部分別改編自蕭伯納作品《武裝與人》、傑克·倫敦作品《薩特的金子》,但所有項目都沒能打動工作室的製片人。派拉蒙隨後提出拍攝西奧多·德萊賽作品《美國悲劇》的電影版,艾森斯坦曾讀過並痴迷於其原作,他在莫斯科時還有幸碰見了作者。該劇的劇本於1930年10月開始創作,但派拉蒙並不喜歡,艾森斯坦的共產黨員身份被反共者、好萊塢技術總監研究院主人弗蘭克·皮斯發覺,後者意圖公開發動抵制艾森斯坦的鬥爭。1930年10月23日,經「雙方同意」,派拉蒙正式與艾森斯坦解約,但派拉蒙須支付艾森斯坦返回莫斯科的回程費用。

因此,艾森斯坦面臨著回國的壓力。這件事使得蘇聯電影業界,須在沒有艾森斯坦和他的電影、技巧和理論的條件下,解決有聲電影問題,他亦因此遭到「意識形態錯誤」的批判,並被封為形式主義的典型案例。他在這一時期所作的論文,如《迪斯尼見聞》,直到十年後才作為開創性學術文獻而被世界各地電影學院列為課程,而浮出水面。

漫遊墨西哥[編輯]

1930年11月24日,艾森斯坦與信託簽訂合同,基於「自由的願望,依照其對墨西哥電影的看法來執導電影」[6]。合同規定,電影不涉及政治,來源於辛克萊夫人的立取可用資金「不能超少於兩萬五千美元」[7],拍攝進度一期為「三到四個月」[7],最為重要的是,「艾森斯坦在墨西哥拍攝所有電影,所有的鏡頭和劇本構思要體現出墨西哥特色,電影的財產權歸辛克萊夫人······」這份附帶在遺囑中的合同,簽署日期為12月1日,允許「蘇聯政府內部放映電影」[8]。據報導,有人曾口頭澄清,電影成品時的預計時長為約一小時。

12月4日,艾森斯坦與亞歷山德羅夫和泰斯乘坐火車前往墨西哥。隨後他制出這部六集電影的簡要說明。不久之後,項目的標題定為「墨西哥萬歲俄語Да здравствует Мексика!」。抵達時,艾森斯坦會見了弗里達·卡羅迭戈·里韋拉。艾森斯坦如欽佩墨西哥文化一樣看待這幾位藝術家,後來艾森斯坦把他的電影稱之為「動人的壁畫」[9]。美國電影界左派急切地關注艾森斯坦在墨西哥的進展,克里斯·羅布還出了本書記載此事,名為《離開好萊塢:論電影、現代主義和美國激進電影文化的興起》[10]

在艾森斯坦離開祖國很長一段時間後,史達林向已成為逃亡者的艾森斯坦發了封電報以表關切[11]。在壓力之下,艾森斯坦因為影片的問題而指責瑪麗·辛克萊英語Mary Sinclair擔任製片主任的弟弟亨特·金布羅(Hunter Kimbrough)[12]。艾森斯坦希望給辛克萊施加壓力,讓他知道史達林對於他的關切,因此他更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完成電影。不過辛克萊一怒之下將攝製叫停,下令金布羅帶著剩下的膠片和三個蘇聯人回到美國,設法處理已拍攝的影片,留下艾森斯坦等人自作自受,估計Soldadera未拍攝的膠片長度從17萬英尺[13]到超過25萬英尺的長度[14]

史達林上台後,艾森斯坦因其理念與史達林路線不合,屢遭迫害,電影創作也多受干擾[15]。艾森斯坦1948年2月11日因中風卒於莫斯科[16]

作品[編輯]

獲獎[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Goodwin 1993,第34頁
  2. ^ 2.0 2.1 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爱森斯坦(1898-1948). 俄羅斯國情網. [2013-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1). 
  3. ^ 愛森斯坦與俄國蒙太奇電影理論. Cinespot.com. 2010-05-29 [2014-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0). 
  4. ^ 俞虹. 爱森斯坦. 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2 [2013-04-17]. [失效連結]
  5. ^ Christie & Taylor 1994,第87–89頁
  6. ^ Seton 1952,第189頁
  7. ^ 7.0 7.1 Geduld & Gottesman 1970,第22頁
  8. ^ Geduld & Gottesman 1970,第23頁
  9. ^ Bordwell 1993,第19頁
  10. ^ Left of Hollywood: Cinema, Modernism, and the Emergence of U.S. Radical Film Culture
  11. ^ Seton 1952,第513頁
  12. ^ Geduld & Gottesman 1970,第281頁
  13. ^ Eisenstein 1972,第14頁
  14. ^ Geduld & Gottesman 1970,第132頁
  15. ^ 劉立軍. 爱森斯坦的创作命运. 俄羅斯文藝. 2001, (01): 26–29 [2022-03-31]. ISSN 1005-7684. doi:10.16238/j.cnki.rla.2001.0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3). 
  16. ^ 爱森斯坦的电影. 中外影视大辞典.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001. ISBN 9787504335326. [失效連結]
  17. ^ 17.0 17.1 Neuberger, Joan. Ivan the Terrible: The Film Companion. I.B.Tauris. 2003: 2;9 [2018-01-22]. ISBN 97818606456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9). 
  18. ^ Сергей Эйзенштейн. culture.ru. [2019-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0) (俄語). 
  19. ^ Hincks, Joseph. Google Doodle Celebrates the Films of Sergei Eisenstein. Time. 2018-01-21 [2018-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2). 

參考書目[編輯]

  • Christie, Ian; Taylor, Richard (編), The Film Factory: Russian and Soviet Cinema in Documents, 1896–1939, New York,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ISBN 0-415-05298-X 
  • Goodwin, James, Eisenstein, Cinema, and History,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3, ISBN 0-252-06269-8 
  • Seton, Marie, Sergei M. Eisenstein: A Biography, New York: A.A. Wyn, 1952, OCLC 2935257 
  • Geduld, Harry M.; Gottesman, Ronald (編), Sergei Eisenstein and Upton Sinclair: The Making & Unmaking of Que Viva Mexico!, Bloomington,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0, ISBN 978-0-253-18050-6 

延伸閱讀[編輯]

  • 董金明. 《映像馆-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爱森斯坦》. 遼寧美術出版社. 2006. ISBN 9787531436904. 
  • 瑪麗·西頓(著). 《爱森斯坦评传》. 由史敏徒翻譯. 中國電影出版社. 1983.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