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濤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郭洪濤(1909年11月16日—2004年3月12日),又名洪恩惠卿,化名孫耀祖陝西米脂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

生平[編輯]

早年[編輯]

1925年,其參加中國共產黨,擔任中共特支書記、中共榆林地委組織部部長。後被國民政府逮捕關押至太原監獄,後經營救出獄1934年初返回陝西,任中共陝北特委組織部部長。1934年7月8日,成立了陝北紅軍游擊隊總指揮部,謝子長任總指揮,郭洪濤任政委,賀晉年任參謀長,建立了安定、延川根據地。1935年2月5日,中共陝甘邊特委、中共陝北特委在赤源縣周家鹼舉行聯席會議,決定成立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軍委,統一領導陝甘邊、陝北兩塊根據地的黨、政、軍組織,惠子俊任中共西北工委書記(一直沒有到任,由崔田夫代任),崔田夫任組織部長,張秀山任宣傳部長,郭洪濤任秘書長,謝子長任西北軍委主席,劉志丹為副主席兼前敵總指揮,高崗為總政委,白堅為秘書長,朱子休為參謀長。

1935年3月,中共中央駐北方代表(簡稱「中代」)和中共上海臨時中央局決定派遣朱理治(時任中共河北省委組織部長、代理書記)、聶洪鈞(時任上海中央局組織部長兼秘書長)等赴西北加強領導,解決問題,二人組成「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上海臨時中央局駐西北代表團」。1935年5月初朱理治離開河北,動身經西安抵達陝甘邊根據地南區耀縣。7月5日,朱理治到達西北工委所在地延川縣永坪鎮,向郭洪濤了解西北情況。1935年7月15日,朱理治主持召開了中共西北工作委員會擴大會議。

中共陝甘晉省委副書記等職位。同年冬中央紅軍長征結束,其任中共陝北省委書記。後調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中共陝甘寧邊區黨委書記。

抗日戰爭[編輯]

中日戰爭爆發後,兼任八路軍綏德警備區司令部政治委員兼中共綏德地委書記。1938年,調入山東,擔任中共山東省委書記、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書記。之後成立中共中央山東分局,擔任書記,開始組建山東軍區

1941年,郭洪濤被選為中共七大代表,率山東代表團步行赴延安,任延安七大代表團學習班支部書記。1942年2月,郭洪濤在中共中央黨校學習,參加整風運動。

整風運動[編輯]

1942年秋,中共中央西北局召開高幹會議,檢查了西北黨史上的路線是非問題,清算了王明路線。當時擔任西北局書記的高崗在作為會議結論的《邊區黨歷史問題檢討報告》中,指郭洪濤主持陝北肅反、拒絕歡迎中央和中央紅軍到陝北。還指1939年湖西錯誤「肅托」事件是郭洪濤在山東分局工作時採取宗派主義幹部政策的結果。1945年4月-6月,郭洪濤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國共內戰期間,任東滿鐵路管理局、東北鐵路總局,牡丹江鐵路局、吉林鐵路局、北平鐵路管理局局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編輯]

1954年初高崗問題揭露後,劉少奇鄧小平同意中央重新審查郭洪濤問題。1960年4月批准的《中央監委關於郭洪濤同志幾個歷史問題的審查意見》對郭洪濤的歷史問題進行了平反。歷任天津鐵路管理局局長、鐵道部副部長、國家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受迫害,隨後擔任國家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港口領導小組組長、國家經濟委員會顧問、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等職。 

2004年3月12日,郭洪濤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1]

參考來源[編輯]

  1. ^ 郭洪涛回忆录.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4. ISBN 9787801369710.